第六十二章孤獨的力量(1 / 2)

趙旭日聽的不是太懂,感覺大概意思是不收錢,他不知道如果一定給錢的話是不是有些不敬,也不敢亂說亂做。

“施主,那你晚上在這裏住嗎?天色不早了,要下山的話得趕緊,要不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僧人又問道。

趙旭日仔細打量了一下那位僧人,隻見他約摸五十歲左右,皮膚黧黑,眼睛頗大,臉龐胖乎乎的,隻是眉毛很重,看起來有些不那麼麵善。

“我,我今晚就不走了,不過你們這裏有地方住嗎?剛剛上山時看到有寫著‘寮房’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給香客們住的吧?”

“是的,你要是不走的話,就隨我來吧。”僧人雙手合十轉身而去。

一間六七平方米的屋子裏擺有一張床,一張小桌子,沒有椅子和凳子,趙旭日坐在床上,將將能趴在桌子上看到窗外。由近及遠的幾盞燈有些昏暗,發出微黃的光。四周一片寂靜,趙旭日感受到了孤獨,但也很享受這樣的孤獨感。他安安靜靜地睡去,一夜無夢。

第二天清晨,趙旭日醒的很早,但不似往常那般的睡個回籠覺了,他起身去室外轉了轉,發現了一處小水塘,裏麵的水清沏見底,趙旭日不忍糟蹋這樣的好水,他就近尋了一個小盆,從水塘裏舀了一些水洗漱。

他的這一舉動,被不遠處的住持看在了眼裏。

趙旭日有些留戀此處的寧靜,他打算在行朗山上再住些時日,這日晚飯過後,趙旭日在寺廟的周圍散步,不知是有意還是巧遇,趙旭日迎麵遇上了住持大和尚。

趙旭日原本不想和住持大和尚說什麼的,隻是這一條小路隻容兩人通過,及至住持跟前,趙旭日雙手合十,口稱大師您好。趙旭日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住持大和尚,心裏有點犯怵,生怕說的不錯冒犯了住持。

“施主,你有一顆慈悲心,阿彌陀佛。”

“我有慈悲心,你怎麼知道的,我們沒說過話,也是第一次見麵,你這麼說未免有些牽強了吧。”趙旭日平時言語極少,是個非常孤僻之人,但隻要他願意說,他的話比一般人又要多的多。

住持大和尚笑了笑,說:“施主如果願意的話,我們‘寮房’說話。”

“好啊。”趙旭日一是十分孤獨,二也是想聽聽這位住持大和尚有什麼高見,於是和住持一前一後的向寮房走去。

房間裏有熱水瓶,趙旭日給自己的杯子裏續上水後,又拿出一次性紙杯,他為了防止紙杯子燙手,將兩個杯子套在了一起,給住持大和尚沏上一杯茶。隻見那茶葉在水中翻騰,根根茶葉立於水中,煞是好看。

“好茶,屬於上好的‘金鑲玉’,施主喜好品茶嗎?”住持笑道。

“不是什麼‘金鑲玉’,這叫‘君山銀針’。”趙旭日對於這個住持大和尚的學識產生了疑問,頓時就有些不屑起來。

住持大和尚笑了笑,說道:“這個‘君山銀針’也叫‘金鑲玉’的,同一種茶葉有兩三個名字不奇怪,就像你一樣。”

“像我一樣?”趙旭日有些疑惑不解。

“是啊,構成凡世間的要素,名為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是自我存在的主觀的身體和客觀的環境。受、想、行的三蘊,是心體的現象,識蘊才是心的主宰。凡夫眾生的生生死死、生來死去,死去生來的主體,便是這個被稱為心王的識蘊,也就是靈魂。人的善惡之心和行為,都是存儲在各自的識蘊之中,從而能感受到不同的生死果報。請問施主姓名?”

趙旭日聽住持大和尚的一席話,似懂非懂,但他從來就沒有聽過這樣的話語,覺得有些玄妙。“我叫趙旭日,大師。”

“你叫趙旭日,這是父母給你取的名字,你不能改,改了即為大不孝。這是外在的一個趙旭日,還有一個藏在你內心的不為人知的趙旭日,外在的與內在的你常常衝突不斷,這也是你煩惱不斷的緣由。如果你表裏如一,一心向善,那你的塵世煩憂就會化解。”

“嗯,是的。”趙旭日若有所思。

住持大和尚離開後,趙旭日忽然覺得佛學或許可以讓自己獲得重生。他決意在這裏待上一段時間。

日複一日的聽晨鍾暮鼓,吃齋飯,加上趙旭日每天清晨大陽一出山,他就會從山頂快步走至山腳,然後再快步回山頂,這樣的強身健體之法也是住持大和尚教他這麼做的,他說大陽出山後,空氣才會新鮮,對於一個不經常運動的人來說,跑步與散步都不合適,隻有快步走才是最理想的、最有效果的強身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