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遇仙
5)
但凡神仙,總有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做派,白帝亦然。總是冷不丁的現身在李闡麵前,特別是他趕寫奏折的這幾日。
李闡做為一介閑散王爺,文案之事都由文珍代筆,但此番連文珍都派不上用場。他本對就官場文書這一套生疏的緊,還要把握好分寸,寫的內心一股鬱氣不說,還時不時要被半空中的人影嚇上一跳。
一開始他還尚又些不適,但被驚的摔了茶碗壞了筆墨這種事多上幾回,慢慢的也習慣了,隻是文珍看他的眼神愈加不對,動不動就伸手過來試他額角,大概是覺得他上次病過之後就一直未大好。
李闡此時才覺得世人對神仙誤解頗多,帝君口口聲聲嫌人聒噪,實際上他自己才是最話多的人,李闡閑來旁敲側擊的打聽,是否山上日子太過冷清,平日裏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白帝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攤平一隻手掌道:“本君隨侍王女四千,是否都要招來讓你一見?”
李闡看了看空蕩蕩的門口,又看看帝君臉色,立馬福至心靈,道:“不必了,想來這麼多人,我這屋裏也站不下的。”
但從心裏認定神仙也並非完人,總有小氣刁鑽又麻煩的,西嶽帝君就是此中翹楚。
仗著自己的壽數,但凡是他能想起來的陳年舊事都要拿出來講一講,尤其是關於李闡先祖的,太宗高宗因將祭祀冷落許久,獲得神君大人頗多微詞。但又絕口不提玄宗事,李闡幾次欲問都被繞了過去,反而說起欞星門的改建,要比如今更高闊,灝靈殿後麵的牌樓,不必刻別的虛銜,就刻‘少昊之府’便好……
文珍帶人進來的時候,神仙正嫌棋盤街外的龍柏死了幾株,看起來不夠齊整,要李闡挖了樹來補栽。
那些古柏皆年代久遠,可推溯至兩晉,李闡哪裏知道從何處可以挖來這麼老的樹,隻能胡亂先應了再說,好在這時候文珍推門進來,見他又看著窗下出神,早已見怪不怪,隻報說去河間府的人回來了。
李闡如蒙大赦,趕緊讓他帶人進來。文珍回身招了招手,先進來的是那青衣門吏,後麵跟著個闊臉漢子,應該是畫師了。
見了禮,兩人皆立在堂下,陸遷便將這一路上見聞說了一遍,李闡見他年紀尚輕,但言語清晰思維敏捷,不由得多留了一份心。
據陸遷講,他們是在潼津過的河,這幾日上遊漲水,想來是春汛的緣故,因此河水湍急,但好在那撐革船的艄公是個老把式,一路上倒是有驚無險,向他打聽了河間府造道觀的事也有收獲,艄公說沒聽說河中有新修的道觀,但芮州府有座道觀在翻修。
於是我們下過了河便往芮州的官道上走,一路打聽,才知道這道觀是本是黃河岸邊的一座廢廟,久以無人打理,去歲皇上曾下旨興道,各州道府皆有造觀的份額,隻不過河中府因大河改道淹沒良田百頃,因賑災之事拖了一年,因此今年才找了這間廟,翻修成道觀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