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西大力神(1 / 3)

張儀回到鹹陽,立即嗅到了一股異常的氣息。

長街之上,國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議論著什麼,眉飛色舞之間似乎又透著一種神秘。尚商坊的幾條街市更是熱鬧,酒肆、店鋪與街邊,尤其是那鬧哄哄的六畜大市,人們都在聚相交頭接耳,說得一陣笑得一陣,竟是有了難以言傳的喜事一般。六國商人們碰頭,更是驚詫搖頭,嘖嘖稱奇,連呼“了不得!了不得!秦國大神氣了!”張儀很是疑惑,秦國律法有“妖言惑眾罪”,禁止國人議論國政是非、傳播流言蜚語,目下這般街頭景象,平日是根本不可能遇到的,一定是鹹陽發生了異乎尋常的事情!正在困惑之間,猛聽見街邊一嗓子呼喝:“那是!上將軍第一大功!”張儀恍然醒悟,立即吩咐掉轉車頭向司馬錯府邸而來。到得府門,家老匆匆迎出,卻回說上將軍去了校軍場。張儀沒有再問,便又掉轉車頭駛向校軍場。

校軍場在鹹陽城的西坊國人區,緊靠西門,占地一百餘畝,是僅次於王宮廣場的又一個城內廣場。說是校軍場,實際上也隻是王宮禁軍與城防守軍經常在這裏訓練操演罷了,拱衛鹹陽的五萬大軍則駐紮在東門外的渭水河穀,有自己專門的訓練營地,是用不著進入鹹陽城校軍的。所以,都城內的校軍場,實際上便是一萬王宮禁軍與一萬城防守軍的專用訓練場地。但是,這個校軍場還有一個特殊用途,那便是舉行盛大的歡慶儀典,國君、官吏、世族、國人同場歡慶。這種時刻,往往是秦國朝野少見的喜樂狂歡。

一進入西坊長街,便見行人絡繹不絕的向西流去,呐喊歡呼聲不斷從校軍場方向隱隱傳來。張儀無須再問,便知這一定是秦王為司馬錯大軍勝利班師在舉行慶典。當張儀車馬來到校軍場大門時,守門將領立即迎了上來,要將丞相領到王台上去。張儀卻笑著拒絕了。下得軺車,他換了一身布衣,又卸了頭上玉冠,便隻帶著嬴華與緋雲擠進了校軍場。

鹹陽校軍場堪稱天下奇觀。廣場四周是山坡梯田式的木樓看台,層層向高處延伸,最頂層達到三丈餘高。正北麵南的中央區域是王台,最頂層高出周圍看台六尺,足足三丈六尺高!每逢盛大慶典,四麵看台人山人海,鳥瞰中央場地的盛大操演,歡呼呐喊聲直如山呼海嘯般響徹鹹陽!這校軍場看台區域的分布,也是頗有講究:正北麵南的中央區域,是王室貴胄與國中大臣的專用區域,鹹陽人稱為王台;東西兩側各有一千人的軍士看台,拱衛著王台區域;與正北王台遙遙相對的南麵看台,則是外國使臣與商賈的區域,鹹陽人稱為“六國台”;東西兩麵則是國人區,其間又有細致劃分:東麵三區分別為爵民、士子、百工,西麵三區分別為農人、老軍、商賈。總的說來,但凡慶典,這校軍場彙集的萬千人眾便囊括了秦國朝野的精華人口,也包容了山東諸國在秦國的各色人士。所以,每一次慶典便在實際上成了向天下展示秦國實力的一次絕佳機會,每一個秦人都忒是興奮,呐喊聲也便分外的響亮!

秦人原是馬背部族,保留著西部草原久遠而又古老的集會傳統。商鞅督造鹹陽,便建造了這座奇特而又雄偉的校軍場,實在是想使秦人的這種集會傳統,在都城有個宣泄的去處,不想卻成了天下最宏大的都城奇觀。後來的阿房宮,自然更是這種集會場地的大手筆了。

嬴華最熟悉校軍場,她在前麵拉著張儀,緋雲則在後麵護著,三人曲曲折折一陣擠挨,好容易在高低錯落的人山中擠到了南麵看台的商賈區。這裏全是六國商人,無人識得張儀,嬴華緋雲護衛起來也方便一些。誰知剛剛走到看台尚未坐定,便聞全場一陣戰鼓隆隆,隨著便是山呼海嘯般呐喊:“大力士出場——!”“萬歲!萬歲——!”張儀目力極佳,一看場中便大是驚訝!

在隆隆鼓聲中,但聞“哞——!”的一聲齊吼,五頭秦川黃牛遝遝出場,身披大紅布罩,頭戴青銅麵具,猙獰威武如神獸一般。更奇特的是,牛身大紅布罩兩邊分別繡著兩個金色大字,一邊是“大力”,一邊是“牛神”!張儀知道,這渭水平原的黃牛被山東六國稱為秦川牛,生得肥厚壯碩,力大無比,那最為酷烈的車裂刑罰,便是由五頭秦川牛做行刑手的。秦人但說誰力氣大,口頭諺便是“後生有一把牛力氣!”如今,這五頭秦川牛盛裝出場,莫非要車裂巴蜀兩王?張儀正在思忖,卻聞又一陣山呼海嘯般呐喊,便見一輛兩馬戰車從校軍場東口飛馳而入,戰車上矗立著一個大漢,黑色披風,黑色鐵甲,黑色鐵矛頭盔,身高足有一丈,真正一座黑鐵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