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那獨居城市一隅、被冷落了60年的破敗的棚戶區,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垂暮的老人的話,那麼,新建起的那一片片高高矗立的、嶄新的棚改新區,就是一位充滿活力的青春少年,他不僅自己高高地挺起了胸、昂起了頭,也為自己的這座城市注入了新鮮血液,使這座城市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

我突然想起一首老歌:青春啊青春,美麗的時光,比那彩霞還要鮮豔,比那玫瑰更加芬芳。

若問青春在什麼地方?

它帶著愛情,也帶著幸福,更帶著力量,在你的心上!

青春啊青春,壯麗的時光,比那寶石還要燦爛,比那珍珠更加輝煌。

若問青春為何壯麗?

它充滿深情,也充滿智慧,更充滿理想,為四化發光!

此刻,如果把這首歌獻給那些棚改的建設者,獻給那些居住在棚改新區的人們,獻給經曆了8年棚改的城市,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是啊,經過了8年的棚改,未來的遼寧,未來的14座城市,將更加充滿深情、充滿智慧、充滿理想。

f毎當想起那往0的時光“人生中最美麗的珍藏,就是那往日時光。”這是歌曲《往曰時光》中的第一句歌詞,那天在采訪途中的賓館裏,靜靜的夜,聽到這首歌,第一句便打動了我。

人的一生會經曆很多很多,會有很多的感動,也會有很多的感慨。那些親身經曆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棚改的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記憶和不同的感受。

北票的張成龍擔任棚改辦主任整整10年了,那天他對我說:“回想起過去的那些年,真的不敢想象是怎麼過來的,如果現在讓我再從頭幹起,我真的懷疑自己能不能幹得了。”是啊,那時候,他們碰到的困難太多太多了,就憑著一股熱情,就憑著一種忠誠,他們闖過來了。

遼寧省委秘書長、原撫順市委書記周忠軒在向我介紹完遼寧的棚改情況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感慨地說:“什麼活不好幹?領導重視的活不好幹,老百姓關注的活不好幹。棚戶區改造省委高度重視,黨中央高度重視,棚戶區每一個老百姓高度關注,全社會高度重視,這活能好幹嗎?那時真是時時刻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出一點問題也不行。”

撫順市原房產局局長史有成就出生在棚戶區,他的父親是一所小學的搖鈴工,老師們都叫他工友。現在,史有成已經退休了,那些年辛辛苦苦,經曆得太多太多,而且現在身體也不是太好。盡管他不願意再去回想那讓他心力交瘁的日日夜夜,但他還是忍不住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到棚戶新區去看看那萬家燈火。他禁不住感歎道:“我現在比較欣慰,我想我沒有白當這一回官兒。那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阜新市副市長李明山,從當上副市長那天就趕上了棚改,再有一年也要退休了。他說:“我當副市長之前,在太平區當書記,那時候,海州區高樓林立,太平區平房遍地。城市的布局應該有一個大的調整,但是無能為力呀!後來我想,那些破舊的平房改不起,我把學校的校舍改成樓房行不行?可是,我在太平區當了10年書記,也沒幹成,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現在,一個棚改,一切全都解決了,沒有這個曆史的機遇,我們個人能幹成什麼呢?”

撫順莫地社區的王淑貞,沒事的時候總要拿出省委領導到她家看望時的那張照片。那天我來到她家的時候,她也把這張照片拿出來讓我看。那時她還住棚戶區的平房,省委領導進屋的時候她正在倒酸菜缸。照片上的她,頭發花白,戴著套袖,一件黑色的棉坎肩,上麵沾了不少她倒酸菜缸時沾的汙漬,省委領導坐在她的右手邊,眉頭緊鎖,和她談話。從這張照片上看,王淑貞很老。但是現在,王淑貞完全變了,她染了頭發,穿一件黑色的外套,裏麵是高領的毛衣,氣色好多了,人一下子年輕了許多。盡管仍很清貧,但家裏幹幹淨淨、亮亮堂堂。老人家指著照片對我說:“他是我一生中最感謝的人。”

在本溪程家小區陳光巒家,老人今年75歲,1962年從沈陽水利學校畢業,來到本溪礦務局機電廠,整整50年了,老人家患有輕微腦梗,說話有些吃力。他的老伴說,那天一位省委領導到他家裏來了,事先沒通知,也沒準備,在她家坐了很長時間,問她上樓花了多少錢、原來住的什麼樣?可親切了。她給上海的弟弟打電話,給營口的妹妹打電話,她們也都高興。她說他們希望這位領導能再回來看一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好,這樣他就會放心了。

7—座菸史的豐碑在黑山八道壕,有一座明代烽火台,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平地上的烽火台,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巨大的烽火台,當地政府在烽火台旁立起一座棚改紀念碑,碑文由黑山籍軍旅書法家趙英奇撰文並書丹:棚改記二〇一〇年,史冊錄非凡。黑山八道壕,棚改鑄奇篇。群樓平地起,彈指一揮間。輝煌耀天地,放眼收壯觀。多少動人事,筆拙難書全。且從起始記,次第栽美談。八道壕煤礦,開采近百年。礦工居室破,斷壁又頹垣。垃圾堆窄巷,汙水積門前。夜來雨雪落,窪地變泥潭。更苦水暖電,曰常保障難。民情民心意,省市皆掛牽。時至春節後,二月二十三,王瑉書記示,棚改勿遲延。省長陳政高,四月赴黑山。深憂民生苦,更知棚改難。改造百萬平,戰役非一般。一年見分曉,那個能承擔?八道壕現場,靜處起硝煙。勇者敢亮劍,使命賦黑山。視同軍中令,受命無戲言。市縣領導在,承諾對蒼天。掛帥任組長,市長王文權。縣委縣政府,統領各機關。書記王功生,坐鎮掌全盤。前線總指揮,汪興縣長擔,立下軍令狀,任務當年完Q五月十二日,誓師總動員。昔日阻擊戰,威名天下傳。而今承烈誌,奮力建家園。棚區如戰場,晝夜戰猶酣。群情高萬丈,眾誌闖雄關。宣傳聲勢大,各組勇攻堅。簽約到各戶,分片管拆遷。

>義由族敗室,轉眼化灰煙。前線指揮部丨徹夜有值班〇汪興總指揮,大智率群賢。雄心創大業,敢為天下先。

紛紜繁雜事,速辦易與難。抓住關鍵點,化解瞬息間。爭分奪秒幹,常忘曰落山。堅持五同時,藝術搶時間。管理軍事化,作風紀律嚴。廣廈應聲聳,林立同雲端。君問多少座,一百二十三。拆遷到入住,.二百零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