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8

不過,我還想再聽聽專家的評價,那些來自國內和國外的聲音,因為他們的話更具有權威性。

聯合國人居署執行副主席丹尼爾?比奧都說:“中國在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城鎮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近80%。中國的住宅建設速度也是近6年來全世界最快的。”

聯合國人居署官員班吉?奧拉仁?奧因卡說:“沒有哪一個發展中國家比中國、進一步說比東亞,投入更多的資金建設先進的基礎設施,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遼寧的經驗為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指導意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說:“遼寧棚改的成功表明,城市棚戶區改造的順利實施,加快了改善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條件,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和社會公平,優化了城市發展空間,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加了就業,帶動了投資和消費的增長,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發展工程。”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博士說:“遼寧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探索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實現形式,豐富了產品供給方式,解決了公共物品供給短缺的問題;探索出了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轉型的新途徑,拉動了經濟增長,增加了社會就業,促進了消費。利用騰出的土地興建勞力密集型企業、市場,共解決了兩萬多個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

國家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任振興說:“遼寧在認真分析和總結當地曆史傳統以及特殊省情的同時,根據遼寧老工業基地住房困難的特點,著重進行棚戶區改造,抓住了民生之本。責任政府是保障民生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遼寧棚改過程中,政府擔當了主要角色,承擔了主體責任,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可見‘責任政府’是遼寧棚改實踐的關鍵概念,也是遼寧棚改成功的要素。”

《光明H報》專題調研組這樣寫道:遼寧棚戶區改造鍛煉了黨員幹部隊伍,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棚戶區改造,既解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住房、生活和就業問題,也錘煉了黨員幹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風,更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加深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廣大棚改回遷居民敲鑼打鼓為黨委、政府送錦旗,並紛紛打出“感謝黨、感謝政府!”

“中國共產黨萬歲!”的橫幅,以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慶龍說:“是什麼力量使遼寧省委、省政府在錯綜複雜的棚改工作中進展得如此順利?通過調研我感到,人們不僅對棚改的物質成果拍手稱道,更為讚賞和引以自豪的是在棚改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種特有的精神,這就是由黨員、幹部和群眾共同締造的‘棚改精神’。所謂棚改精神,正是遼寧廣大幹部和群眾所概括的:重視民生的為民精神、知難而進的拚搏精神、埋頭苦幹的實幹精神、同心同德的協作精神。”

這些專家們並非每人僅此一句,他們在看到遼寧的棚改之後,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言論和文章,我不過擷取其中的一段。雖然僅此一段,遼寧棚改在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已經讓我們有目共睹了。

iT充滿智慧,燙充滿理想60年了,城市,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實現夢想的地方。

早在2300多年前,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曾經說過,“人們為了生活來到城邦,為了更好的生活留在城邦。”

是啊,昨天,為了生活,我們的父輩,從農村來到城市;今天,為了更好的生活,又有多少農民工,從農村湧進城市。

1949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隻有10.64%。30年後,到1978年,城市化率也僅僅達到17.9%。但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城市化駛入快車道,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長率達到0.9%,由農村向城市轉移了將近6億人口,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而且,從現在開始,中國每年有將近1000萬人口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城市轉移。

我們的城市將給他們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呢?

聯合國人居組織在1996年發布的《伊斯坦布爾宣言》中說:“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

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上海世博會主設計師馬丁?羅班在2009年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說:“城市是為人而建的,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元素,人的舒適度、幸福感,是決定這座城市魅力的重要因素。而評價城市的魅力,不應單看它的經濟指標,更應看當地人在當地曆史文化背景中是否感到舒適。”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說:“21世紀人類最具影響的兩件大事,除了新技術革命,就是中國的城市化。”“繁榮與舒適,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美好願望,也將成為城市變化的永恒追求。”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的城市化建設,正在逐步走出單純的對經濟指標的追逐,而把人放在了城市的首位。

在撫順,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一進市區,你就會看到沿渾河正在修建的景觀帶。撫順的同誌告訴我,撫順正在實施“兩城兩帶”戰略,其中一“帶”就是打造渾河景觀帶,讓百姓走向渾河,讓渾河融入撫順,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自西向東建設月牙島、萬達廣場、人民廣場和位於石化新城的紫氣東來好運角,進而將撫順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遊”的綠色生態城市。

在阜新,通過對細河城市中心段進行綜合治理,細河水變清了,兩岸變綠了,昔日的臭水溝如今變成花紅草綠、老少鹹宜的休閑之地。現I在阜新市提出,要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和“清潔衛生城市”的目標,做好水文章,充分利用阜新市各類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打造宜居的I城市空間,建設一個“花園式的城市”。

在本溪,通過這次棚改,調整了城市結構,把棚戶區改造與新區建III設結合起來,拉開了城市發展的框架。通過優化城市功能和布局結構,形成“本溪主城、沈溪新城、桓仁新城”三大城市板塊,推動全域城市i化;在鞏固提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上,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實現工業城市向生態宜居現代化城市轉變。

在鐵嶺,他們建設了7條新建和改造的道路,許多道路都在6車道以上,部分道路將達到8車道,如此高密度建設寬敞道路是以前從來沒有1i.過的。過去出行不便而破舊不堪的棚戶區將成為市區新的黃金地段。鐵嶺市提出,要建設獨具特色的“生態之城、宜居之地、時尚之都”的目標,把鐵嶺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北方水城”。沈陽提出,要把沈陽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宜居之都”;大連提II出,要把大連建成“生態環境優美和人民生活富裕的宜居區”;丹東市提出,要把丹東建成“文明、生態、繁榮、富裕”的宜居佳地,構建大氣秀!美的新丹東;營口提出,要提升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把營口建設成為“實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和諧之城”。讓全市人民和外來人口切實感受到營口是最適宜居住的“幸福家園”,是一座“功能完備,交通便捷,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富有魅力的濱海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