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想,整治社會風氣單純強調某一麵都是徒勞的,必須進行綜合治理,必須解決分配不公的向題。

〔1989年1月6日〕

語言能否新一些

有著悠久曆史的中華民族,更有燦爛的語言文化,漢語被世界公認為詞彙最豐富,最富生命力的語種,然而遺憾的是,時至今日,語言在我們一些同誌那裏,已經變得枯燥乏味,僵化生硬起來,最近我參加了幾個座談會和會議,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特別是一些平時語言風趣幽默,很有思想見地的同誌,一發起言來,變了個人似的,不僅語言拘謹生硬,枯燥乏味,而且套話、空話、廢話連篇,除了重複文件,報紙上的語言外,很少有自己東西。

當然,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國家幹部,思想上和語言上必須和中央保持一致。但是,思想一致不是鸚鵡學舌,不是說廢話套話,而是用中央的精神統一思想,結合我們的實際,解決具體問題。

不能否定,空話廢活在一些不那麼崇尚實際的地方確實能顯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甚至有些高屋建瓴。是近我國一位學者從國外講學歸來,深有感觸地說:“中國大陸出去的青年要比台灣來的育年會說會辨得多。”然而他又接著指出,“很可惜,經濟的發展,常常並不決定於活的力量。”能說會道如果真能說到點子上,有真知灼見,倒也是件好事,然而如果是度話空話,不僅對社會發展沒有好處,反麵危害極大,文化大革命中很大空對社會遺成的危害,我們應該是記憶猶新的。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為什麼一些人對此樂而不疲津津樂道呢?我想原因無外有以下幾種:

一是思想僵化導致語言的僵化,一些同誌思想不解放,觀念陳舊,錯誤地理解和中央保持一致的含義,講話套上級,討論照報紙,發言抄文件,還有的甚至用計劃經濟體製下的思想觀念來指導今天的工作,自然和當前的形勢格格不入。

二是過於看重意義而不往重實效。這種風氣使得人們說話和想問題,總是避開實際問題,去挖掘那些所謂的意義,用一些空洞漂亮的詞彙來升華我們的工作。然而再有意義的工作也是由瑣碎具體的小事所構成,如果人們隻注重意義而忽視具體操作,往往會出現功虧一簣的後果。

三是有些國誌不注重學習,又不願深人實際調查研究,心中無數,又不肯虛下心來聽取別人的意見,於是便生吞活剝,用報紙上文件上的現成話來掩蓋自己的無知。

四是開會不計成本,反正時間有的是,今天開不完明天接著開,人人都知道的事,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你說過來他講過去。如果會議計算成本,主待就可能盡量減少會議,縮短開會時間,有的放矢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的話不一定對,但卻應引起我們的深思。

〔1994年4月18日〕

現代人與時髦症

“現代人”是一個誘人的字眼,正因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不一定就是現代人,”所以“現代人”更具魅力,更令人追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人”。

顧名思義,大凡“現代人”必須是站在時代的前列,緊扣時代脈搏的人。我們現在有些人,對“現代人”這個字眼欽羨有餘,理解不足,以為現代人就是趕時髦,趕潮流。於是,對一些所謂的“新思想”,不加分析便接受過來、對一些流行的東西,盲目地追隨,以為掌握幾個新名詞便現代起來了,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尤其在對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和民族優秀傳統上,采取虛無主義的誌度,對過去的東西一概否定,一概打倒,以為這就現代了,殊不知全盤否定曆史便否定了現在,否定了過去便否定了自己,連自己都否定了,還何談現代呢?許多青年人正是由於這種盲目的時髦症而誤入歧途,甚至犯了錯誤,毀了自己前途。

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些是很正常的,但若把吃好的穿好的作為生活的唯一目的,也不成其為“現代人”。現在有些年輕人,盲目追求時髦,追求高消費,幾百元一雙的旅遊鞋。上幹元一套的進口西裝,高檔家俱,進口家電,家庭設施現代化了、人卻不一定是現代人。因為盲目追求時髦,犯了時髦症。背離了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特征。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正處在曆史轉折關頭的大國窮國。所以,在這樣一個特定曆史時期特定厲史環境中的現代人,就必須有其特定的含義,那就是,政治上必須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生活上也是艱苦樸素的。那種盲目趕時髦,趕潮流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的。

〔1991年6月21日〕

現代人與傳統

把現代人與傳統放到一起做文章,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然而,曆史是一條長河,講現代人就不能不講曆史的聯係,不能不搬出我們的傳統。

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諸多優秀傳統的民族。如何看待我們的民族,如何繼承我們的傳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常常有個錯覺,認為現代人,就是對傳統的拋棄,以全新的形像出現。於是,凡是傳統的東西,都必須育叛,都必須更新。於是,凡是民族的東西就全不好,凡是西方的東西便全都好。這是一種偏狹的“現代人觀”。也是一種危害極大的錯誤觀念。

我們說,現代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從曆史延續下來的,現代人的身上流著我們祖先的血。現代人強調一個新,這個新是在原有墓礎上向前發展的新,而不是和過去毫無聯係的新,正像空中樓閣是不可能的一樣。

但是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我們現在很多人還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還常常抱殘守缺,對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新生事物還看不慣,還自覺不自覺地進行無端指責甚至阻撓,這種凡是傳統的東西便一切都好,不準越雷池一步的思想觀念也同樣是有害的,它扼殺新生事物,阻礙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目前,這種勢力還是十分頑固的,要衝破還十分困難,因為他們常常振振有詞,人們有時對他們尚無可奈何。有人說,“中國”是個充滿曆史氣息的字眼。這種曆史氣息,實際是說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傳統的東西太多,還缺少一種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