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落差生"的教育轉化
當今確有不少的獨生子女任性、自私、貪玩、片麵追求高消費、高享受、怕苦怕累、無心學習,上進心不強,教師應與家長攜手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避免發生逃學、輟學現象。
2抓好社會化教育
部分獨生子女從小驕生慣養,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性差。學校應當加強良好行為習慣訓練,著重進行意識、品德方麵的培養和鍛煉,提高學生獨立生活和應付各種困難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適應紛繁複雜社會的能力。
3抓好心理衛生教育
未成年獨生子女一般所處的生活條件較好,身體發育較快,但是在心理和社會方麵的成熟過程相對而言比較緩慢,因而使中小學生產生大量的心理失衡現象。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力普及心理衛生知識,開展心理谘詢,進行個別指導,以增強他們自我認識、自我排解、自我調節的能力,幫助其克服和糾正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礙,防止不良行為的發生,培養其自信自強、熱愛生活、樂觀處世、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4抓好群體教育
這是針對獨生子女"獨生"的特殊生活環境采取的一項對策。一個優秀集體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最佳環境。中小學生有好奇好強、愛說愛動的心理特點,樂意參加內容豐富廣泛、形式新穎多樣的集體活動。學校應利用集體的力量來幫助引導獨生子女克服不合群、自私任性和以個人為中心等心理缺陷,通過組織參觀訪問、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等活動,培養他們從愛學校、愛家鄉升華到愛祖國;從愛同學、愛長輩提高到愛人民。
5淨化社會環境,減少誘發犯罪的因素
社會環境不僅對成年人,尤其對未成年人影響極大。因為未成年時期的認識能力、自身的行為控製能力和抵禦外來誘惑能力均很低,辨別是非的能力也比較弱,故很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性、風氣的影響和誘惑。如今社會上的黃毒賭仍不同程度的嚴重存在,是腐蝕未成年人的汙染物。此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不正當競爭,社會上存在的許多非法交易和陰暗麵,都會不同程度地對未成年人的心靈產生極大的誘惑。故筆者認為,整頓社會風氣、淨化社會環境是當前預防獨立子女犯罪的重要一環,必須抓緊抓好。
6加強監管教育力度,預防重新犯罪
首先,基於獨生子女犯罪的內在原因是人生觀的顛倒,以及生理心理所表現出來的幼稚、不成熟、不定型,爭強好勝,辨別是非和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特點,對他們執行刑罰應以教育改造為主,強化思想道德和法製教育,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淨化他們的靈魂,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自我控製、自我約束的能力,增強免疫力。其次,基於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雙差生"、"輟學流失生"多,實際文化水平低和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年齡的特點,少管所要發揮特殊學校的功能,積極配合國家、社會、學校等教育機構,為他們接受義務教育提供必要的條件,以改變其愚昧無知,辨別是非能力差的弱點,為其新生創造良好條件。再次,基於獨生子女犯勞動觀念差、好逸惡勞的特點,強化其勞動觀念教育和技術教育,並通過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改造其思想,提高其生產技能,為其刑釋後適應社會打好基礎。總之,通過有針對性地強化教育改造,提高改造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7堵源截流,加強對輟學流失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目前在押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輟學流失生占到60.11%,他們是獨生子女犯罪的主要來源。每年社會上都有大量的輟學生流入社會,成為違法犯罪的預備軍。故筆者認為,抓好輟學流失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是預防犯罪的重要環節。一是父母要切實履行好監護職能,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對已輟學而未接受完國家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應千方百計地配合學校讓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二是教育部門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防止學生輟學流失社會,更不能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或者勸退,應配合家長做好未成年輟學生返校繼續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三是在淨化社會環境的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應當對已經受完規定年限義務教育不再升學的未成年人進行職業技術培訓,為他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四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製定《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條例》時,對造成未成年人輟學失學的家長和學校要明確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以具體的司法製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以減少輟學、流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