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人數視指導力量和活動場所而定,通常以每班4~6人為宜。參加條件應包括思想好、遵守紀律、各科成績都在中等以上、化學成績優良、對化學有興趣等。要公開動員、公布條件和名額,形成氣氛,讓學生自願報名並由指導教師、化學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研究確定人選。成員確定後可在校內紅榜公布,擴大影響並促進成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課外活動小組成員每年調整一次,但要保持相對穩定。
“有計劃”:要統籌兼顧,按學期(或學年)訂好化學課外活動計劃。活動的內容應具有係統性,避免雜亂,既不受(課內)教學大綱限製,又以課堂教學為基礎進行拓展;理論與實踐並重、理論與實際相聯係;力求科學性、教育性、趣味性、多樣性、實用性與可行性統一。
由於各年級學生特點和學習準備狀態不同,各年級的內容應有區別。根據一些學校的經驗,初中化學課外活動宜以培養化學學習興趣為重點;高一、高二的化學課外活動以配合課堂教學為主,兼顧其他方麵,注意聯係實際和發現、培養好“苗子”;高三則注重化學知識技能的係統總結和適當拓寬加深,以及應用化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確定化學課外活動內容要注意因地製宜,積極創造條件,為當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例如,農村中學可以組織跟農副產品深度開發利用、破除迷信、土壤資源調查與改良、化肥和農藥的科學使用等有關的化學課外活動;城市中學可以組織參觀化工廠、進行社會調查、三“廢”回收利用研究以及與保護環境等有關的其他化學課外活動;礦區中學可以組織采集礦石標本、進行化學分析、資源和環境保護;沿海中學可以讓學生學習海洋資源的化學開發利用等等。
計劃的實施要做到“三落實”:落實活動的時間和地點;落實活動的經費和設備材料;落實指導教師和具體準備工作。每一個活動小組都應有教師負責指導。指導教師可以專任也可以由任課教師兼任,但要提倡化學教師全體參與,把課外活動作為化學教研組的一項重要工作經常進行檢查、研究,實行集體備課、分頭負責。要注意發揮教師特長,可以實行跨年級指導。
化學課外活動計劃一般也要通過教研組集體討論,並要經教學主管部門和領導批準同意。此外,還要積極爭取領導、社會和家長等方麵的重視與支持。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時要抓好預習環節和討論環節,讓學生多做多想、手腦並用,弄懂有關的科學原理和技術原理,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他們的興趣水平和認知水平,培養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化學實驗能力和應用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培養他們的創造和開拓精神。還要重視做好安全教育、環保意識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以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培養他們具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注意對學生全麵地進行考核。
化學課外活動要注重實效、不嘩眾取寵。對計劃執行情況要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作出相應調整。對每次活動都應作詳細記錄和小結,學期結束時要作好總結,做好收集、積累資料和經驗總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