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學實驗活動
(1)實驗基本操作練習。在課內培養實驗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玻璃管的加工、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製、儀器裝置的連接和設計、化學器皿的洗滌等。
(2)配合課堂教學的實驗。例如水的合成、氯氣在氫氣中的燃燒、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測定、同分異構體化學性質的比較等等。
(3)關於新技術、新工藝的實驗。例如電鍍筆的製作和塗鍍、電解加工、電鑄、塑料電鍍、紙版電池製作等。
(4)結合資源利用的實驗。例如從海帶灰中提取碘、從廢定影液中提取銀、從薄荷葉中提取薄荷腦、用頭發製取胱氨酸、用米泔水製葡萄糖等。
(5)定量分析實驗。例如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測定、黃銅中含銅量的測定、食醋中總酸量的測定、小蘇打純度的測定、化肥有效成分的測定等。
(6)跟生活和衛生保健有關的實驗。例如CO毒性原因的演示實驗、吸煙有害的演示實驗、化學去漬、自製豆腐花、照片調色等等。
(四)專題報告或講座
可以由學生做讀書報告、交流心得,也可以請科技人員和教師做化學化工方麵的專題報告,介紹化學化工的新成就和新發展、介紹化學知識的應用或者做化學知識科普講座。例如“火與燃燒”、“什麼是臭氧”、“化學與能源”、“彩色照片”的衝洗和光化學反應原理”等等。
(五)參觀活動
參觀跟化學有關的生產和科研單位,組織觀看有關的科普電影、電視、幻燈、錄像、展覽會、博物館等。
(六)化學競賽
既可以組織學生普遍參加的化學知識競賽、化學用語競賽、化學計算競賽、基本操作競賽、化學智力競賽,又可以組織難度較大的、水平較高的選手賽,分多種層次進行,廣泛吸引學生參加或參觀。
(七)化學表演和化學展覽
例如專題實驗表演、趣味實驗表演、化學實驗展覽、化學複習展覽、我國化學化工發展成就等專題展覽、化學課外活動成果展覽等,要發動廣大學生參加籌備和參觀。
(八)在校內出版化學牆報、板報或者化學小報
(九)組織化學晚會、化學活動日(周)、化學夏(冬)令營等活動
這類活動通常綜合多種活動內容和方式。例如在化學晚會上可以安排化學相聲、化學猜謎、化學魔術、趣味化學表演和化學講座等;在化學活動日(周)、化學夏(冬)令營裏可以組織專題報告、講座、化學競賽、化學遊藝活動、化學展覽、參觀、專題研討、跟化學家見麵等活動。
(十)化學小論文活動
組織學生對化學學習或課外活動中的某個問題比較係統和深入地進行思考、實驗、調查、討論,得出科學的、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或者形成新的發現、改進、創新,在此基礎上撰寫成研究報告或論文。教師要做好選擇課題的指導和研究方法的指導。
化學課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要做到“二有”,即
“有組織”:要成立課外活動組織,其形式既可是固定的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又可是臨時的專題活動小組;既可是分年級的,又可是跨年級或者是跨年級合作的;既可是少數人參加的,又可是全體學生都參加的大型集體活動或者個人活動。其中,要以分年級組織、少數人參加、固定性的課外活動小組作為化學課外活動的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