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搞好化學競賽輔導
麵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對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在大麵積提高學生化學學科教學質量的同時,必須致力於優秀學生的培養,促使更多尖子學生脫穎而出。這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需要,也是充分發揮化學教學在“科教興國”中作用的需要。
這裏所謂“尖子學生”是指那些對化學具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廣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理論,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有理想、有抱負,具有自信、自強、為國爭光的誌氣,具有鍥而不舍、頑強拚搏的意誌和勇於進取、勇攀高峰精神的學生。下麵從尖子學生的發現、培養、管理等方麵來探討培育尖子學生的途徑。
尖子學生的發現
在通常的青少年人群中,大約有2%~3%屬智力超常。在通過層層選拔的重點中學中,這個比例要高得多。為識別這些智力超常的學生,美國卡明斯在1975年提出了31項的行為標準表:
1.是一個好學不倦的人。
2.科學、藝術或文學方麵受過獎賞。
3.對於科學或文學有濃厚的興趣。
4.能非常機敏地回答問題。
5.數學成績突出。
6.有廣泛的興趣。
7.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
8.大膽、急於做新的事情。
9.能控製局麵或左右同年齡的人。
10.很會經營企業。
11.喜歡自己一個人工作。
12.對別人的感情是敏感的,或者對周圍情境是敏感的。
13.對自己有信心。
14.能控製自己。
15.善於觀賞藝術表演。
16.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17.創造性思維,善於洞察事物之間的聯係。
18.麵部與姿態富於表情。
19.急躁——易於發怒或急於完成一件工作。
20.有渴望勝過別人的願望,甚至達到作弊的程度。
21.豐富多彩的語言。
22.能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23.別人談話時經常插嘴。
24.坦率地說出對成人的看法。
25.具有成熟的幽默感(雙關語、聯想等)。
26.是好奇好問的。
27.仔細觀察事物。
28.急於把發現的東西告訴別人。
29.能在顯然不相關的觀念中找出關係。
30.遇到新發現,出聲地表示興奮。
31.有忘記時間的傾向。
考克斯(C.M.Cox)“300位天才的早期心理特征”的研究表明:獲得傑出成就的少年,其特征不僅隻是高智力品質(智力完全相同的兒童在成年時並不能獲得相同的傑出成就),而且在於動機和努力的持久性、對自己的能力堅信不移,以及性格的強度和力量。300名“傑出人物”的少年時代在67種優秀品質上都優於一般水平。他作出結論,出現在兒童和少年身上的下列品質要素,預示出將來的成就:“……對目標的持之以恒的、不折不撓的傾向;……堅韌不拔地正視伴隨著智能的各種障礙;……獻身於特殊興趣的智力活動,……深刻的理解力、觀念的獨創性、最高水平的好勝心,而表現出來的朝氣蓬勃的抱負。”
從以上研究成果看,高智商的學生並不一定都能成為尖子學生。選拔、發現尖子學生,除了學業成績以外,必須注意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在高層次的競賽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另外,化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實驗、動手能力是發現、選拔尖子學生的又一個重要標準。
一般來說,智力因素比較容易觀察,隻要通過考試即可比較。而一係列非智力因素就要複雜得多、難比較得多,隻有通過長期觀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加以比較。如果隻了解尖子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了解學生的思想情緒,就不可能全麵了解學生。
尖子學生的培養
近年來,我國化學教育工作者已經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化學特長的尖子學生,在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領獎台上一次又一次地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盡管這些尖子學生有著不同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但在中學階段,他們的智能和個性品質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是他們能成為尖子學生的關鍵所在,也是各校在培養尖子學生的主要成功之處。
(一)學生智能的發展
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怎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盡量多地發展學生的智能,卻是一個更重要的目標。一些素質較好的學生在短期內可以獲取大量知識,例如在高一就能學完全部高中化學,但他並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尖子學生,因為他們的智能的發展可能比知識獲得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