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處理好統一複習與因材施教的關係
複習課必須麵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況存在差別,對於不同的教學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內容、重點、速度和要求上適當作調整。對於同一教學班,實踐證明,“麵向差生慢起步、立足雙基漸加速”是必要和可行的,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六)處理好學生複習與教師複習的關係
教師複習的效果比較好,但是,學生是複習的主體,教師的複習隻是輔助性的外部因素。沒有學生的主動參加,教師的複習很難收到效果。學生自己編寫的複習小結或提綱,盡管常常不及教師編寫的完善,但前者的效果卻往往優於後者,其原因就在這裏。在教師複習過程中,吸引學生積極參加,師生協同合作,可以進一步提高複習的效果。學生先行複習,可以提高教師複習的起點,也可以使師生配合更加協調,使複習搞得更好。在教師作階段複習和總複習之前,應要求學生提前進行自我複習。
(七)處理好記憶與思考、應用的關係
通過複習,要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應用和掌握,是綜合運用和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高。複習不等於記憶,記憶不是複習的主要任務和方法,它不能保證達到複習的各種目的。要提倡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在應用中加深理解、鞏固記憶。要以思維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反對注入式的複習,多給學生思考、應用的時間和機會。
(八)處理好練習與複習的關係
練習在複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以認真和係統地複習、整理有關知識技能為基礎。但是,過分強調練習、隻是讓學生做題,把複習跟練習等同起來而忽視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和完善,不能使學生的練習做到正確、合理、迅速和高效率,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複習中的練習題大體上可以分為基礎複習題、理解應用題和綜合提高題3個層次由低到高的類型。它們應當互相配合,各有適當的比例和數量。
(九)處理好大綱、教科書與參考書的關係
在階段複習和總複習中,為了便於學生自己複習,常常需要提供複習提綱或複習參考資料。好的複習提綱和複習參考資料具有係統性、簡明性和啟發性,可以給複習帶來某些方便。目前社會上流傳的參考書種類很多,各有特點,也水平參差不齊,少不了魚龍混雜。教師要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選好,或者由教師自行編寫,力戒多、濫。從根本上說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是複習的依據,也是編寫複習提綱和複習參考資料的根據。在使用複習提綱和複習參考資料複習之後,仍應注意跟大綱和教科書進行對照。
(十)處理好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係
在複習時不但要重視知識技能的複習與智能的發展提高,還應該重視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的複習目的和態度、堅強的意誌和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勤奮、嚴謹、踏實、精細的優良學風,積極、穩定而持久的情緒,使學生學會自我控製和調節心理狀態,不驕不躁、謙遜團結,德、智、體、美全麵和諧地發展。
複習的實施
(一)日常性複習
及時和經常地使新舊知識聯係,可以有效地防止遺忘現象。在對新課作鞏固性複習時,最好不要把新課過程原樣重複,因為這樣對學生幫助不大,會使學生失去聽課興趣。要努力用新的方式歸納、概括新課內容,幫助學生從新的角度來理解和掌握概念,達到新的高度。例如,在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和近似原子量教學中,用下列關係式幫助學生複習鞏固有關概念:
設元素X的同位素符號為同位素原同位素原子
子量為百分組成為
則元素X的平均原子量=x1·M1+x2·M2+…
元素X的近似原子量=x1·A1+x2·A2+…
或者用下圖表示各概念間的關係:
↓X同位素原子百分比↓X同位素原子百分比
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元素的近似原子量
學生感到收獲大、新鮮,增加了學習興趣。
日常性複習常采用講授法、談話法、提問法以及練習法等方法,備課時,要精心設計鞏固複習的方案、課前複習的提問題和鞏固複習新知識的複習題、思考題和練習題。
(二)階段性複習
階段性複習可以先按單元進行,然後再複習各單元間的綜合聯係。在複習前先要調查學生在本階段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習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確定複習的內容及重點。在此基礎上製訂複習方案,幫助學生排除疑難、辨析概念、綜合聯係,彌補學習上的缺陷,做好單元知識總結;還可以在適當的階段作某些專題複習,揭示規律,提高學生學習的水平。例如關於物質結構知識的專題複習,化學反應類型的專題複習,各類置換反應的專題複習,氧化還原反應的專題複習,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化學計算專題複習等等。對一些內容可以采用圖表形式。例如,用表10來總結關於氧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