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氧的知識

用下圖總結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跟氧化還原反應的關係:

圖32不同反應分類的關係

用下表來幫助學生區分電離和電解:

表11電離和電解的比較

階段性複習通常以課時為單位,采用講授法、談話法、提問法、練習法等方法。為配合階段性複習而編選的練習題應注意綜合運用已學知識,其數量可比日常性複習多些。

(三)終結性複習

在終結性複習之前,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複習的起點、目標、內容和重點,製訂合理的複習計劃,精心編選複習提綱和練習題,還要認真地製訂每節課的教案。

終結性複習通常分為三輪進行。第一輪主要是按課本結構進行,次序可適當調整,著重打好基礎,輔以一定的例題示範和練習。要通過這一輪複習使學生認真掌握各章節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加深理解和加強前後聯係,克服遺忘現象。第一輪複習要穩紮穩打,不能追求速度。

第二輪以綜合提高為目的,通常按照化學基本概念和化學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學、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6個專題進行。複習時要著重係統整體知識技能,加強知識技能間的綜合聯係,注意總結規律性的知識,加深、發展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例如,引導學生總結各類物質的反應規律和製取規律、非金屬單質置換規律、陽陰離子放電順序與產物規律、判斷或比較微粒大小的規律、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規律、離子共存或不能共存的規律、晶體物質的熔沸點規律等等。要注意規律的適用範圍和例外情況。

有些概念容易混淆,例如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和同係物;電解和電離;原電池和電解池;電解和電鍍等等,可以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加深理解,防止混淆。在第二輪複習中還要通過典型例題的講解、理解應用題和綜合提高題的訓練以及錯例分析,幫助學生總結題型和解題規律,研究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規範,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輪以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融會貫通為目的,進行綜合提高訓練,介紹新穎題型,要以學生自我複習為主,教師注意做好個別輔導工作。

終結性複習除了采用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以外還可以采用實驗法。實驗法不但適用於複習化學實驗和實驗操作方麵的知識,也可以用於複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概念和化學基本理論方麵的知識。

用實驗法複習時,一般不是重複過去的實驗,而是對原來的實驗加以提高、綜合,或者根據複習內容設計新的實驗,或者要求學生完成實驗習題。例如,含有Ca2+、Mg2+、

或分離、關於硫及其化合物的係列實驗、電解池與原電池的組合等等。實驗應富有知識性和思考性。完成實驗習題對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方法、靈活運用知識技能和提高能力能起較大的作用。可以采用教師演示實驗的形式,並且跟討論、講解結合;在時間允許時,也可以采用在實驗室實驗的形式。

化學實驗展覽是複習跟化學實驗有關的內容的一種好形式。展覽可以分為常用的儀器及其使用;藥品的存放;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常見氣體的製取和收集;物質的提純、鑒別和檢驗;重要的化學實驗等幾個部分順序陳列。每個部分的各陳列項目都應當配以醒目標簽,其內容包括本項目的原理、操作、現象、解釋或結果處理、注意事項等說明,還應適當提出思考題或實驗習題。例如,關於氧氣的製取、收集和性質試驗這個項目,應陳列氧氣的製取和收集裝置、製取氧氣常用的兩組藥品(高錳酸鉀、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以及試驗氧氣性質用的儀器和藥品等。在標簽上寫出有關的反應方程式、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還可以提出一係列問題讓學生回答和思考。例如:加熱盛放固體藥品的試管時,為什麼試管口要向下傾斜?使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前為什麼先要把木炭加熱到發紅?為什麼要把木炭慢慢地由瓶口伸到瓶底?硫在氧氣中燃燒跟在空氣中燃燒有何不同?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為什麼要預先在集氣瓶底裝少量水或者鋪一層細砂?如果隻有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如何製取氧氣?等等。也可以擴大展覽內容的範圍,增加各種知識係統圖、比較表、衍變關係圖、化工生產流程圖、各種標本模型等,把化學實驗展覽擴大為係統的化學複習展覽。布置化學實驗展覽和製作展覽標簽可以吸收學生參加一部分工作,激發他們動手動腦的學習興趣,但教師要做好指導和組織工作,能對學生的複習有所幫助。

準備和布置好的展覽一般在第二輪結束時組織學生參觀,在第三輪複習時,由學生自由參觀,還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重點內容進行複習,教師要做好組織安排和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