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觀察試管中稀HNO3與Cu的反應,生成無色氣體。雖然NO很容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棕紅色的NO2,但生成NO是主要現象,通常情況下學生對此現象觀察不到。用錄像教學,在稀HNO3與Cu反應生成NO的瞬間定格、放大使學生捕捉到這個主要現象。
此外,有些化學實驗反應過程所需時間較長,如石油分餾,在課堂上很難將全部過程演示,運用錄像把不同沸點的分餾現象和蒸餾產物,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實驗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形成正確的概念,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做法跨越時空,把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
三、計算機多媒體係統
計算機多媒體係統是目前最先進的教育技術。在未來信息社會中,它在人的終生教育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計算機多媒體係統是利用計算機的視、聽、說並通過人與機雙向交流為教學提供逼真的表現效果,使學生通過各種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麵如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等來操縱控製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1.提供綜合信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由於計算機軟件貯存了大量的信息,擴大了人的感知空間和時間,可以提高學生主觀對客觀世界認識的範圍。例如講“元素周期表”時,可用百科知識軟盤,其中元素周期表把各元素具體化、物質化,圖像展示了每種元素的單質實物,並逐一介紹其性質、用途及來源。使學生學習輕鬆,印象深刻,利於掌握。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編製教材中的一些工業生產流程圖,如工業製硫酸、工業製硝酸、合成氨、矽酸鹽工業、煉鋼煉鐵、煤加工等,使得原來枯燥的書本工業生產變得形象具體,讓學生感到所學的化學知識能聯係生產實際,保持學習的興趣。
2.提供交互環境,使學生學會怎樣學習。現在我們都注重把教學重點由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技巧轉向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離子反應方程式”和“配平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教學中,利用計算機,開展人機對話式教學,可以使學生迅速掌握知識,同時培養了能力。在這兩課的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通過主機把講課的內容反映到大屏幕投影電視上,並在舉例說明後,學生就可以在各自的計算機上練習了,最後再提煉出規律,效果極佳。
我們還把微電腦應用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對於中學化學實驗的要求,運用計算機不是處理高難度實驗和定量實驗的數據分析,而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輔助學生做實驗習題,並鼓勵學生發揮創造能力設計實驗。在學生做實驗前,利用計算機設計實驗方案,從中篩選出最佳方案,再動手去做,既節省時間又節省藥品,還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運用和鞏固。
3.提供靈活內容,有利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在化學計算課和化學複習課中,運用計算機教學更能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每一位學生都不相同,當老師統一講解完此課的要求,例如計算課上,講明解題步驟、思路、原理、方法後,每位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以不同的進度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學習,最終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提高,這是最合理的因材施教。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於化學教學中,除了需要教師具有堅實精深的化學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寬厚的、立體的知識結構,選擇編輯有助於化學教學的高質量軟件。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全體教師共同的迫切願望,讓我們通過各自的教學實踐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做法,總結出先進的教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