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幫助學生快捷交流
在化學計算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用投影,讓全體學生在膠片上解題,然後讓學生拿著膠片放到投影片上講解,可收到多種優良效果。首先可展現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獲得一題多解的好方法,使全體學生受益,其次可從中糾正某些學生學習不嚴謹的現象,嚴格規範化解題步驟,第三是鍛煉了學生的演講能力,強化學生的主人意識。
電視錄像
電視錄像技術有很多特性,在化學教學中最有意義的是:直觀性、可控性、重複性。根據化學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結構和學生認識過程適當地選用此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促進化學教學。
表7四大理論與元素族關係
(一)緒言課及各章導言課
化學緒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化學,學習化學有什麼用處,和怎樣讓學生喜歡化學。這種課包括各章的導言課若隻采用講授式,易平淡乏味,很難達到教學目的。運用錄像介紹一些身邊化學,生活中的化學,化工生產,世界與中國的科技成就等,教學形象、生動、具體,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物質課
物質課在化學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講授法一般是從物質的性質、存在入手,再講製法、用途及環境保護。使用錄像播放物質的具體製法,用途可以改變以往以講述為主的雷同感。在這方麵的電視錄像資料很多,如:水、石灰岩洞、半導體材料——矽、橡膠、石油等。涉及化工生產的還有:氯堿工業、石油化工、煉鋼煉鐵、合成氨工業等。這些電視片內容豐富翔實,與教材的知識結合緊密,生動直觀。如講到酸雨對環境的破壞時,我們選用的是中央電視台曾在新聞聯播中播放的“泰姬陵在哭泣”的資料片,記述的是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印度古陵,周身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曆經幾百年,現在正經受著酸雨的腐蝕,圖像中反映它在雨中和雨後一段時間裏全部上下都在冒氣泡,隻十幾秒鍾的鏡頭就深刻地揭示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樣的電視片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實驗課
化學實驗要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獨立操作,才能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提高分析、觀察能力的目的。在下列類型的實驗教學中,常會發生很多問題,如操作複雜的定量實驗,反應過程較長的實驗,現象稍縱即逝的實驗,帶有危險性的危險,不易成功的實驗等。這些實驗在課堂上順利演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困難,若改用錄像教學,就能迎刃而解。
1.突出定量實驗的規範操作
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定量實驗有兩個:配製一定摩爾濃度的溶液和中和滴定。由於實驗操作步驟較多且複雜,在多人大班實驗教學中做示範操作,學生不易觀察清楚。利用錄像把整個實驗先拍攝下來,在學生作實驗前放送給學生看,可以提高實驗的效率。
例:“中和滴定”實驗,其步驟有洗滌、查漏、潤洗、注液、除氣泡、調零、滴定、讀數、計算等九步之多,其中有的步驟既要講清操作,又要講明原理,在課堂上確有一定困難。我們拍攝了14分鍾的“中和滴定”錄像片,運用定格、放大等特寫技術,把實驗過程表現得清清楚楚,學生看後一目了然,實際效果高於教師的現場演示。
2.利用可控性,引導學生觀察
根據實驗目的、要求和內容,分清實驗的主要現象和次要現象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些稍縱即逝的實驗,由於實驗現象很快消失或不易觀察使學生沒有注意到主要現象,把這些實驗攝錄下來,引導學生觀察,有利於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