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現代化教學措施(1 / 3)

引用現代化教學措施

在21世紀即將來臨之際,回顧過去,教育曾對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同時,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正在推動教育進行改革,它為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投影幻燈、電視錄像、計算機多媒體係統等多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地走進課堂教學。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這些先進的教育媒體,引起或將引起以下幾方麵的變革:

1.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傳統教學過程是由感知事物,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運用知識四個環節順序連續地組成的,而先進教育技術則把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融合為一體,有形有聲,直觀地引導學生直接揭開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聯係,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質,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

2.改變某些教學原則傳統的教學過程強調教學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先進教育技術可以改變這個順序,可以把遠方的東西移到學生眼前,把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可以把時空放大或縮小,怎樣有利於學生的認識就怎樣運用。

3.改變某些教學內容和教材形式通過先進教育技術,可以將許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內容增加到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現代化。

4.改變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關係應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可以把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都調動起來,改變課程教學固有模式。教師的角色從單純講授知識轉變為設計教材,學生從單純接受知識轉變為自我學習,自我發現,有利於因材施教,個別教學。

下麵分別介紹投影、錄像、計算機多媒體等幾種電教手段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情況。

投影幻燈

投影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真實性、直觀性、高效性,運用得恰當會實行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一)輔助化學實驗

我國大班級授課體製雖提高了教育效率,但在某些化學實驗等課堂教學中也會由於人多而影響學生對客觀事物及現象的觀察和認識。在化學演示實驗中,使用投影儀既保證實驗的真實性,又可放大空間,增大可見度,讓細微變化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麵前。

例: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應使學生從實驗中看到四種現象:鈉比水輕,浮在水麵上;與水反應放出熱,使鈉熔成光亮的小球;產生氣體使小球迅速遊動,直至完全消失;滴有酚酞試液的水溶液變成紅色。這個實驗可改用培養皿盛水,把它放在投影儀上,再進行實驗,所有現象都可投放到屏幕上,圖像放大,真實,易觀察。

又例:結晶概念及其過程。先製取熱的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將溶液滴在玻片上,並把玻片放在投影儀上,一會兒,屏幕上出現晶體析出的圖像,進而看到晶體長大,向四麵擴伸。這個投影實驗使學生對晶體概念和形成過程記憶深刻,並從中受到藝術美的感染。

使用投影輔助實驗還可用在許多地方,詳見表6。

(二)替代部分黑板板書

在講授課教學中,使用投影幫助學生對概念進行比較、理解、掌握、使用,這樣可以節省黑板板書時間,如常有以下的比較:同位素與元素;溶解度、質量百分比濃度與摩爾濃度的關係;原電池和電解池;取代反應與置換反應等。把這些概念抄寫在投影膠片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教學效果極佳。

表6投影實驗

投影用到化學總複習中,幫助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理順脈絡,使繁多的知識條理化和係統化,對培養學生的能力卓有成效。在各元素族複習完以後,教師和學生共同編織“四個理論與元素族關係”表(表7)。把中學無機化學部分總結在一張投影片上,這也符合“薄—厚—薄”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一次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