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模型和電化教學工具的使用(2 / 3)

例3一些實驗的聯合裝置,如將CO2、H2、O2等的實驗室製娶收集裝置中涉及的各種實驗儀器圖事先製好。在教學進行過程中,可由投影儀顯示,然後根據先後次序和所需儀器,逐步組裝,最後形成個完整的實驗裝置圖。

2.投影儀用於實驗教學

利用一些簡單的儀器裝置,把某些演示實驗,放在投影儀上進行,將實驗過程和現象展示在屏幕上,可以使實驗現象明顯,可見性好,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演示實驗的效果。

例1初中第五章有關酸和金屬反應的演示試驗

可將鐵片、鋅片、銅片、銀絲分別剪成或彎成Fe、Zn、Cu、Ag形狀然後分別放在盛稀鹽酸的培養皿中,用投影儀示出,可以清晰地看到鐵、鋅與稀鹽酸可以反應,均有氣泡放出,後兩者無此現象,無反應。再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重複上述反應,反應現象相同。

例2硝酸鉀的結晶

用100ml小燒杯、盛放20ml水,再加入牛皮膠粉末少許(約10mg);邊加熱邊攪拌,邊加入硝酸鉀晶體,將溶液加熱至沸,製成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用鑷子夾持一團脫脂紗布,在準備好的玻璃上均勻塗上一層硝酸鉀的熱飽和溶液,立即將此玻璃片放在投影儀的載物玻璃上進行投影,一會兒在銀幕上可見少量晶粒出現,晶粒不斷長大,不斷向四麵伸展生長。一兩分鍾後,美麗的晶體圖像就可布滿整個銀幕(溶液中加牛皮膠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溶液在玻璃上的附著力)。

例3銀樹的生成(置換反應)

在投影儀的載物玻璃上放置一塊洗淨的玻璃片(150mm×200mm),用小刀刮鋅片的邊緣,刮下少許鋅片粉末,分散在玻璃片上。

在撒有鋅粉的小玻片上,滴上1~2ml硝酸銀溶液,立即再蓋上另一片玻片,並用手輕輕地按壓,使玻璃片之間的溶液呈均勻的液膜狀,在銀幕上可立即看到鋅粉與硝酸銀反應的現象:在鋅粉的周圍出現黑色的斑點,各斑點以鋅粉為中心,逐漸向四周伸展生長,幾分鍾後形成一簇簇鬆花狀的銀樹圖案。

例4原電池反應

在投影儀上放置一培養皿,內盛稀硫酸,然後在培養皿內的兩側放置帶導線的鋅片(剪成Zn形)和銅片(剪成Cu形),讓溶液浸沒金屬片,這時觀察現象:隻有鋅片周圍有氣泡生成。

然後再把鋅片和銅片的兩根導線相連接,再觀察現象:此時鋅片周圍無氣泡生成,而銅片周圍則有大量氣泡生成。

注意,使用的鋅片應盡量用純度較高,如果鋅片不純,那麼鋅片本身就可形成無數個原電池,所以即使把導線相連,鋅片的周圍仍有氣泡生成。

我們現在使用的投影儀許多是折射式的,那麼在這樣的投影儀上進行的投影化學試驗,可采用的儀器常是培養皿、玻璃片、燒杯等,而試管和其它較複雜的儀器則不適於在折射式投影儀上使用。如果使用直射式投影儀,則許多試管反應,均可使用投影儀來增強反應效果。但此時使用的試管和其它反應器均要重新製作,而不能使用一般的試管和其它反應器。製作時,可使用無色透明的有機玻璃,製成兩邊平行的扁平的試管,其它反應器也應製成扁平的(不要太厚)。根據需要將有機玻璃裁成一定尺寸的材料,使用氯仿粘合即可。

(二)錄像

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要求,使用課前攝製好的錄像進行放映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它既可以作為演示實驗的補充,又有利於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還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利用放映錄像進行教學還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所以說,它是幫助我們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好助手。

1.作為演示實驗的補充

有些課堂演示實驗效果欠佳,有些實驗因種種原因無法在45分鍾課堂教學中演示,這類實驗若上課前攝製錄像後拿到課上放映,同樣能起到上述的演示實驗的作用。

那麼,這類實驗具體指的是哪些方麵呢?

(1)可見度低但又無條件改成邊講邊實驗的演示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