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二上酒(2 / 3)

路上還能看見穿中原服飾的金發碧眼的西域人。自大唐開國以來,太祖皇帝一統天下,後麵兩位皇帝信奉黃老之學,修生養息了數十年,經過百年戰亂而殘破不堪的神州大地終於迎來了國泰民安的盛世。而當今聖上雄才大略開疆擴土,北擊北莽,十年前燕王秦風虎率燕雲十萬鐵騎擊潰北莽三十萬大軍,一直打到燕然山下,勒石記功以回。西通西域,五年前,當今聖上派持節令前往西域,西域諸國皆俯首稱臣,設西域都護府,不費一兵一卒就將西域納入大唐的版圖。

兩人繞過主街,走到一條小巷裏,這條巷子叫做樟木巷,因巷口一棵上百年的香樟樹而名,兩人都是好酒的人,徐琰老早就打聽好了這巷子裏有家鋪子賣的梅子酒滋味地道,是家老字號。

仲夏末時,氣候已開始炎熱,還能看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著菖蒲艾葉,青石板鋪就的地麵縱使前一夜剛下過大雨也不顯得泥濘,樹上蟬鳴聲聲倒是顯得氣候多了幾分炎熱。兩人還沒走到酒肆遠遠的就聞到清冽的花果混著酒香的味道,清甜甘爽,光是聞著就能消去幾分燥意。

這家店在長安很有幾分名氣,一是因為酒味正,大人們愛來這裏喝梅子酒消暑,小孩子也可以在這兒喝到冰涼酸甜的可口梅子湯,二是因為當朝朝文閣殿堂大學士蘇軾的一句“不趁青梅嚐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蘇軾與當朝首輔荀文君本是同一屆科舉的好友,那時荀文君初從襄樊調入長安為官,蘇軾便在此與荀文君接風,當場作詩一首”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嚐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後來蘇軾做了朝文閣大學士,荀文君做了當朝首輔,二人共為天下士子領袖,兩人友誼傳開為世人所稱道,此處便成了士子入長安必來之處。

過了晌午,酒肆裏還是客滿為患,想來是沾了傅青塚擺擂的光,來喝酒的人盡是些提刀佩劍的江湖客。那些人手中的精鋼劍鑄鐵刀看的李斯年一陣羨慕,他早就想有一柄自己的佩劍,無奈囊中羞澀;一柄最普通的鐵劍少說也要三十兩銀子,兩人兜裏的銅板湊起來都還不到十兩銀子,這還是一路上省吃儉用,加上徐琰坑們拐騙來的。

不過再窮不能窮酒錢,若連酒都喝不了還走個什麼勁的江湖?趁早回鄉下娶個婆娘種地去算了。

人太多,酒肆就在外麵支了個棚子,屋裏早就坐滿了,兩人隻好在棚子邊上一張桌子坐下。馬上就有店小二迎過來,躬著身子滿臉堆笑的問:“客官要點什麼?”

“兩壺梅子酒,一碟茴香豆,酒要冰鎮的。”李斯年在老舊的木桌子上排出九文大錢。

“好嘞,客官您稍等。”店小二殷勤的拿抹布使勁擦幾下桌子,把抹布往肩頭上一甩,往內堂邊跑便喊:“冰鎮梅子酒兩壺,茴香豆一碟!“

店裏客人雖多,店小二還是不一會兒就端上了兩壺梅子酒,李斯年趕緊倒出兩碗,這梅子酒,酒色微黃,清亮如琥珀,冰鎮過更顯得清冽,還沒喝就讓人垂涎三尺。

徐琰嚐了一口,便覺得剛一入口是梅子的酸甜讓人唇齒生津,可咽下時卻是冰涼中帶著一條火線一直入腹,馥鬱的酒香才從喉嚨裏竄上來,滋味當真是有十分變化。嚐過後,徐琰說道:“這酒鋪子藏得深,酒倒端的是地道,該是用的長安城外君竹亭下的水井釀的,酒香來的濃鬱厚重,梅子卻又十分爽冽,嘖嘖嘖,好酒!”

四周坐的江湖客都在談論那在長安城外立下擂台的傅青塚,江湖上從來不缺那等好事之徒,這些人自己本事稱不出二兩,吹起牛來倒像是能有千斤重的分量。

旁邊一留著兩撇八字胡的瘦小漢子正在說著關於傅青塚的八卦事:“要說那傅青塚,我倒是知道些密聞,如今江湖上人人在猜他到底是何方神聖,往日裏從來沒聽說過江湖上有這號人物,怎麼一出手就先挑翻了五虎斷門刀的傳人金尋者,再又挑翻了金剛門的掌門釋檀尊者,就連那早已成名的劍道大師陳陽與莫邢都不是他的對手,還能在長安城裏擺下擂台,大半個月了那麼多武林高手都打不過他。我聽說呀,傅青塚隻怕是秦川北冥劍宗這一代的執劍人。北冥劍宗自稱是天下劍道有一石,他葬劍樓獨占八鬥,北冥劍宗的弟子隻有通過他們葬劍樓的試煉方可出樓,二三十年方有一人,出樓的人就叫做執劍人。執劍人就是北冥劍宗在江湖上的代表,每一位執劍人都是天才豔豔之輩,若這傅青塚真是執劍人,那他能有此實力倒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