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兩位兄台,在下可否與兩位同坐?”說話的是個年輕男子,一襲白衣,頭發隻用了素色發帶束起來,身上就再無其他裝飾,生的一雙鳳眼極為勾人,大唐女子向來豪放若是在大街上看到如此俊美的男子,大姑娘小媳婦們少不得要去調戲一番。
男子身邊跟了個穿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頭發披散開來,魁梧壯碩,身長九尺,手上倒提一把無鞘的厚背大刀。
徐琰抬頭望了望四周,連棚子裏都早就沒了空的桌子,他見那年輕男子氣態不俗,是個有錢的公子哥,說不定打打交道今天還能省下一頓酒錢,便說道:“無妨,公子請坐。”
互相通報了名號,那位年輕男子姓林名榆雁,自稱是遼東人氏。
林榆雁再叫了四壺梅子酒,又讓小二上了些熟牛肉等吃食,推了酒肉到徐琰李斯年兩人麵前,一同吃喝。兩人也不推辭,有人請客何苦繃麵子。
林榆雁讓那個中年人一同坐下,四人先舉杯同飲,然後林榆雁道:“我看兩位的衣著,可也是江湖中人?不知師從何處啊?“
聽著這話,徐琰心思活泛些,他們兩人本就是為了碰運氣希望尋得機緣而來的,這個公子哥一看就知道是位豪門子弟,身邊那個侍從一看就知道是個高手,若是能在他身上討得些許好處兩人來長安就是不虛此行了。想到這裏徐琰便說:“說來慚愧,我們兄弟兩人在江湖上逛蕩了好些年了也沒混出個樣子來,也不怕林兄你笑話,我們這次到長安來啊,就是想沾沾那傅青塚的光,趁這八方英豪彙聚的時候能尋得些機緣拜個名師也好學些武藝便知足了。“
一邊喝酒一邊聽著這些人說話,林榆雁輕聲說道:“方才那八字胡的瘦小漢子所說倒還有幾分道理,北冥劍宗的執劍人已有三十年未現世過,算算時間倒也差不多了,說不定啊,這個傅青塚倒還真有可能是那北冥劍宗的人。“
徐琰笑著說到:“若那個傅青塚真是北冥劍宗的執劍人,那這些想要去挑擂的人十有八九是要铩羽而歸咯,想那二十五年前,北冥劍宗裏上一位執劍人,一人一劍的從倒馬關直殺到北莽王庭,摘了十個北莽大將的人頭,江湖上誰能不為之動容?想來這個的執劍人的實力應該是與之相差仿佛,縱使不如也相去不遠,若是沒有真正的高人出手,隻怕是無人敢攖其鋒啊。“
林榆雁笑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管是那些大宗打派還是獨行人皆是如此,縱使強如北冥劍宗這般興盛了上百年的高門大派也逃脫不開,這個傅青塚如此行事也不過是為了名利二字,葬劍樓執劍人出世隻怕江湖上又要掀起些風浪咯。“
徐琰輕聲道:“不知道又有多少不歸人江湖生江湖死,江湖何其大哉,隻消一個浪頭咱們這些小蝦米就給卷走了,不知道何時才能輕劍快馬踏歌長安,真正的瀟灑一回。“
林榆雁笑著給徐琰倒上酒,道:“何處不可眠,大地作床天當被;何時不可醉,江湖作酒月當友;君隻見,寫意風流三尺劍,獨行千裏快哉風;獨不見,肝膽摧折江湖路,亡魂枯骨不歸人。”
徐琰扣桌而道:“君隻見,春風帳暖溫柔鄉,神仙眷侶天涯路;獨不見,青絲踟躕成皓首,生死兩隔奈何橋。“
林榆雁和道:“君隻見,書生筆下歌盛世,滿眼風光皆太平;獨不見,黃沙萬裏盡白骨,百萬伏屍無人顧。“
徐琰大笑道:“生江湖,死江湖,誰家男兒展宏圖;此生手提三尺鋒,八百洞庭驚蛟龍,敢教鬼神哭。“
“但憑徐兄此語,你我當浮一大白!“
林榆雁正要去再倒酒,一拿壺卻發現幾大壺酒早就空了,再一看,李斯年桌前一片狼藉,原來正趁他倆說話時這廝把酒肉盡都吃完了。
徐琰指著李斯年哭笑不得。
李斯年不當回事,咽下嘴裏的肉,把杯底的殘酒倒進肚裏去,一抹嘴,說道:“咋的,說完了?嘖嘖,好一個八百洞庭蛟龍驚,敢教鬼神哭。“
李斯年“啪“的一聲把酒杯往桌子上一垛,
“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