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心靈靜默的時刻(2 / 3)

大商無算 文|千山暮雪

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吳承恩《西遊記》

1900年6月16日,庚子之變中,一把大火燒毀了北京前門外大柵欄地區鋪戶民宅數千家,設在此地的山東瑞蚨祥分店的庫存絲綢布匹和來往賬目也全部化為灰燼。大火剛滅,瑞蚨祥掌門人孟洛川第一個在廢墟上支起帳篷、搭起木板,宣布恢複經營。他還貼出了大字告示:凡本店所欠客戶的款項一律奉還,凡客戶所欠本店的款項一律勾銷,本店永不歇業!

孟洛川的一虧再虧引得周邊顧客議論紛紛:哪有光還別人錢,不討回自己的債的?孟洛川簡直就是傻瓜一個!但是,主動讓利於顧客的孟洛川很快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那些欠瑞蚨祥銀款的顧客個個感激涕零,於是紛紛介紹自己的親戚朋友來,讓他們成為了瑞蚨祥的忠實顧客。

在現代,和孟洛川一樣的傻瓜同樣也不少。但實際上,最大的傻瓜往往就是最明智的商人。

2005年春節前夕,罕見的暴風雪下了整整18天,山東威海市城裏城外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交通嚴重癱瘓。威海市各家超市的農副食品出現了斷供,影響了市民的生活。在這關乎民生的關鍵時刻,山東家家悅超市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培桓為解燃眉之急,竟然租用了挖掘機,調動自己的物流車隊,組織員工用四輛履帶車開路,到80裏以外的蔬菜基地宋村扒開凍土,從菜窖裏挖出蔬菜。在暴風雪中,他們把386噸蔬菜運進了威海市,給風雪中的威海市帶去了一份溫暖與祥和。

此時,其他超市的菜價已經漲了10倍以上,王培桓卻決定:菜價一分錢都不漲。一時間,同行們紛紛譏笑王培桓:“放著大把的錢不去賺,他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大半個月之後,這場暴風雪終於過去了,威海市蔬菜、水果、肉類的供應沒有再出現短缺的現象,價格也漸漸恢複了正常。有趣的是,絕大多數消費者更喜歡到家家悅超市去采購物品。原來,在物價上漲期間,人們感恩於家家悅超市“菜價一分不漲”的善舉,所以即使暴風雪停了他們也不惜舍近求遠,到這家超市去購物。而擁有了大批的忠實顧客之後,家家悅超市每天都門庭若市,生意異常火爆。

大火燒毀瑞蚨祥,孟洛川為何一虧再虧?風雪襲擊威海,王培桓為何不漲一分菜價?或許,我們能從孟洛川講過的四個字中找到答案。

晚年,孟洛川攜兒孫登泰山。望著東方冉冉升起的旭日,他的兒子想到父親縱橫捭闔、馳騁商場七十餘年的壯闊人生,恭敬地問:“父親,您這一生的經商之道是什麼?”孟洛川在東嶽之巔沉思良久,出人意料地說出了四個字:“大商無算!”

大商無算!是的,孟洛川“無算”,寧願吃虧也不失仁義,但正因如此,他帶領下的瑞蚨祥發展成為了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王培桓“無算”,白白讓出了百萬利潤給消費者,但正因他善於吃小虧,企業才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得以長久發展。

載於《遼寧青年》

人生難免會吃虧,在特別的時刻不去計較,大度一些,反而會迎來別人的尊敬和認可。這對以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做完好事回報自然就來了 文|雪雪多多

‘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纓絡經·有行無行品》

盛世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家舜,被人尊稱為“銷售大王”,因為他幫助海飛絲、舒膚佳等品牌變成譽滿全球的世界品牌。但鮮有人知的是,20多年前,這位銷售大王隻是公司最普通的員工,而且,他的廣告生涯是靠“被投訴”起步的。

李家舜1990年從助理美術指導做起,一頭紮進廣告圈。一年多後,他從公司的創意部門調到業務部門,負責籌辦小型廣告活動。

那段時間,公司第一次嚐試做“品牌娛樂”,品牌娛樂指廣告產業和娛樂產業相結合而出現的一種營銷手段。最先和盛世長城合作的是一家音樂公司,該公司希望吸引司機朋友購買他們的CD。於是,盛世長城研究出一個很棒的創意:在香港10個加油站免費派送CD,條件是司機必須加滿一定數量的汽油。

音樂公司在盛世長城的建議下,專門製作出一張愛情CD,把張學友和譚詠麟的歌曲串燒在一起,中間夾帶一些“情話”,負責籌辦這次促銷活動的正是李家舜。因為是第一次嚐試,盛世長城和音樂公司隻製作了5000張CD。沒想到,活動舉辦不到兩小時,所有CD就送完了。更糟糕的是,發完CD之後加油站的員工不懂得怎麼應對。司機們加滿了油,可當他們滿懷期待地找加油站索要那張愛情CD時,卻被冷冷地告知:CD已經發放完畢。

此時,音樂公司也打電話給李家舜,質問他為何那麼多客戶打來投訴電話。眼看這麼好的促銷活動就要砸鍋,李家舜心急如焚。他當機立斷做出一個應變策略———手寫了一張“今日CD已派送完畢,請司機朋友保留自己的加油單據,一個星期後再來換取CD”的臨時告示。

穩住混亂場麵之後,李家舜覺得時間拖得太久會給客戶留下負麵影響。於是,他到印刷廠印了上百張告示,貼到10個加油站。這10個加油站遍布整個香港,路程極遠,他一直貼到第二天早上。所幸,這個消息很快傳到客戶耳朵裏,他們很感動。更讓李家舜沒想到的是,音樂公司老板因為他的“挽救舉措”,做出一個重大承諾:要長期與盛世長城合作。他說:“一個小員工都能為了減少客戶負麵影響而犧牲一晚上休息時間,這樣的廣告公司值得信賴!”

這件事過後,李家舜就升職了。此後的24年間,他每做一件事都秉承“認真對待”的態度,一步一步攀升。許多次,別人問李家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感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時,李家舜這樣回答:“做好一件事,回報就來了。所以,在付出時完全沒必要去考慮自己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載於《中國青年》

做好一件事,做好很多件事。我們做的好事,上帝會看見的,然後會在適當的時候,會將好多倍的獎勵贈與你。

獎勵員工製 文|雪雪多多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而隅。——明·薛宣

為了激勵公司裏最優秀的20名員工,某企業老板在年底製定出了三種獎勵方案讓員工們挑選:免費度假旅遊、獎勵平板電視和領取現金。當然,這三種獎勵都是等值的。

20名員工很快各取所需,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獎勵方式。老板認為,絕大多數員工希望有選擇權,而自己給出了多項選擇,員工應該滿意了。可事實是,這次獎勵之後,公司的業績反而大不如前了。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可就是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直到兩個月後老板給8歲女兒過生日,才找到了公司的症結所在。

之前每年女兒生日,老板都是拿錢給妻子,讓她為女兒挑選禮物。今年老板突然心血來潮,準備和妻子賽一賽,看看誰挑選的禮物更合女兒心意。為了贏得比賽,老板幹脆私下問女兒,問她喜歡什麼禮物。芭比娃娃、漂亮衣服還是口琴?老板給出了三個選項。女兒最終滿心歡喜地選擇了芭比娃娃。

幾天之後,答案揭曉了。女兒接到爸爸的禮物時嘟起了小嘴,原因是爸爸購買的芭比娃娃不是最新款的。但接到媽媽的禮物時她一蹦三跳,因為媽媽給她買了一直想學但不敢學的自行車。老板不解地問妻子:“我給了女兒多項選擇,最終也購買了她最想要的芭比娃娃,可為什麼她還是不開心?”

妻子回答說:“很簡單,我送自行車她事先不知道,這屬於驚喜;而她知道你會給她買芭比娃娃,這屬於期待。她期待你購買的芭比娃娃會和她想象中的一樣,可你沒做到,所以她懊悔當初的選擇。她的想法是,如果我當初選擇衣服或口琴,爸爸可能會買對款式或顏色。”

從這件事裏老板恍然大悟:獎勵就像送禮物,給了選擇會讓對方患得患失,不給選擇才會營造出驚喜氣氛。他也終於明白,最近公司業績之所以上不去,正是由於自己的獎勵方式出現了問題——在讓公司優秀員工自由選擇的情況下,選了度假的員工會感到自己是以放棄了實用的電視機和現金作為代價來參加旅遊的,旅遊回來後看到同事家的電視機肯定心中不悅;選擇電視機的員工心裏可能會覺得去旅遊更痛快、領取現金更劃算;而當領取現金的員工聽完度假同事所講的見聞後,可能會失落很長一段時間。這樣一來,員工們都產生了不平衡的心理,工作起來自然就不那麼盡心。

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之後,老板把原本的“多項選擇”激勵製度改成了“一季一變”,即這個季度獎勵集體旅遊,下個季度就變成集體領取現金,力爭做到人人平等。果然,員工們抱著“要玩一起玩、要賺一起賺”的心態樂嗬嗬地接受了獎勵,再無怨言。老板對員工的獎勵到位了,他的企業也就蒸蒸日上了。

載於《思維與智慧》

做領導的,最終要的一點就是將一碗水端平,這樣讓每個人都知道你對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他們是被尊重和認可的,這樣,員工積極性就上去了。

向老先生學管理 文|睿雪

堅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寶貴的東西,勝過其餘的一切。?—— 德謨克裏特

於景明是某電子公司的老板。最近,他讓助手將車間操作的注意事項和安全知識整理出來並製成手冊,然後發到每個員工的手裏。於景明要求每個員工必須熟記手冊內容,並作出規定:公司將在每個季度對手冊知識進行考核,合格者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獎金。

一個季度過去了,這家電子公司特地安排了一天時間考核員工。沒想到的是,有80%的員工沒有通過這次考核!於景明氣壞了,他想:既然獎勵激不起員工的學習之心,那就改成處罰。他打算變更規定:沒通過手冊考核的員工,扣除5%的工資。不過沒過幾天,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想出了更好的辦法。

原來,於景明從一件事情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啟示。

於景明家住一個清幽小區的二樓。最近,他發現空著的底樓搬進來了一對老年夫婦。於景明一了解才知道,這對老夫婦剛退休,兒子為他們購買了底樓的這套房子,想讓他們安度晚年。

一天中午,於景明坐在陽台看報紙,突然聽到樓下一片嘈雜聲。原來,鄰居的七、八個孩子跑到樓下老先生房間窗戶旁的一塊空地上,不斷嬉戲打鬧著。老太太急了,因為老先生此刻正在午睡。她走出去讓孩子們到別處玩,但他們離開沒多久就又聚集在空地上,繼續吵鬧。來回折騰幾次之後,老太太實在沒轍了。被吵醒的老先生卻擺擺手說:“沒事,我有辦法,不出五天,這塊空地就會恢複寧靜。”

樓上的於景明於是起了好奇心:老先生將用什麼辦法“趕”走孩子呢?

第二天中午,老先生左手拿著幾個棒棒糖、右手拿著幾個硬幣,來到空地上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看著你們在這兒玩,爺爺特開心。這大冬天的,爺爺不能讓你們白逗我開心。來,一人一個棒棒糖,一人一個大鋼鏰兒,去買好吃的吧!”

孩子們樂壞了。老先生接著問:“那明天你們還來好不好啊?”“好!”孩子們齊聲喊完,就屁顛屁顛地走了。

第三天中午,老先生隻拿出幾根棒棒糖對孩子們說:“對不起呀,爺爺退休金比較少,今天就不能給你們發錢了。來,一人一個棒棒糖!”

第四天中午,老先生空著手走出來對孩子們說:“爺爺必須得告訴你們,因為爺爺比較窮,實在買不起棒棒糖了,所以今天啥也給不了了。要不,你們今天就陪爺爺玩一小會兒?”沒想到,幾個孩子都不樂意了:“哼!沒有棒棒糖,誰願意陪你玩!”說完,他們全部轉身走了。

這真是絕妙的辦法!接連幾天在樓上看“風景”的於景明不禁佩服起樓下的老先生。他之前接觸過一點動機管理學,知道人做事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人自發地對所從事的活動的一種認知,它直接與活動本身有關,由於做某種事能激發人的興趣,令人愉快,所以,活動本身就是行動者所追求的目的。外在動機則指不是由活動本身引起而是由與活動沒有內在聯係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誘發出來的動機。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很穩定,後者不穩定。

於景明運用動機管理學分析了一下,覺得老先生成功“趕”走孩子其實很簡單——孩子們因為興趣喜歡在空地玩,這是內在動機。老先生拿來棒棒糖和硬幣時,孩子們的內在動機就被巧妙地轉化成了外在動機。而當棒棒糖和硬幣消失時,孩子們的外在動機消失了,於是就沒了在空地上玩的興趣。

從這件事情裏,於景明明白了一個道理:高明的領導,一定會激發出員工的內在動機,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於是他讓助手通知下去:以後每個季度的手冊考核變成知識競賽,公司不僅將給予競賽前10名經濟獎勵,還將授予他們“優秀員工”的稱號。另外,於景明還鼓勵員工積極“發現”和“挑刺”,以便於添加和改善手冊裏的內容。

果然,規定一改,員工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他們隻要一有時間,就會翻出手冊讀一讀,看一看,順便挑一挑“刺”。這些員工都在公司幹了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因此他們針對手冊提出的意見非常利於公司的發展。這樣沒過多久,於景明的公司就向前進了一個大台階。

載於《學生時代》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總是可以調動起所有員工的情緒,像是在他們身體上注入的活力一般。我們應該學習這種優秀的管理。

兩個比薩 文|李代金

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普列姆昌德

詹姆斯喜歡吃比薩,每天都少不了要吃兩個。他的辦公室裏,總是放著比薩,家裏,也總是放著比薩,想吃就吃。當然,不想吃,就放著,最終,過期變質,扔掉,詹姆斯毫不在乎。他不缺錢,他隻在乎能不能在想吃比薩的時候,就能吃上比薩。他說,生活中,不能沒有比薩,沒有比薩,簡直度日如年。同事們都說他是比薩王,說他不應該來公司上班,應該開一家比薩店,這樣,每天都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比薩,還可以享受做比薩的樂趣。

這天,詹姆斯休假,在家裏打掃衛生,一個流浪漢翻外麵的垃圾,他找出兩個比薩給流浪漢。流浪漢喜出望外地接過比薩,道謝而去。第二天早上,詹姆斯開車去上班。路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詹姆斯沒開出多遠,就撞倒了一個男子。男子倒在地上,痛苦的表情,痛苦的聲音,但詹姆斯卻並不認為這是他撞倒的,那是一個轉彎處,他開得很慢,男子突然走過來,接著就倒了下去。不過,他還是上前問男子:“先生,你不要緊吧?”

男子根本不理詹姆斯,就知道一個勁兒地呻吟。詹姆斯再次問男子:“先生,你不要緊吧?要不我打個急救電話?”男子終於開了口:“不用!不用!”一邊說,一邊用力揮手。詹姆斯看出來了,男子沒事,不過,他知道,出了這樣的事,他不能一走了之,於是他問男子,這事怎麼辦。男子讓詹姆斯給他一萬美元,說剩下的事,由他自己來解決。一萬美元?詹姆斯吃了一驚,此時,男子露出了得意的表情,詹姆斯知道,自己遇上騙子了。

最近,城裏出現了好幾起碰瓷事件,詹姆斯的同事就遇到過,這些天,詹姆斯開車都特別小心,沒想到,這事還是讓他給碰上了。真是倒黴!詹姆斯知道,這事隻能由警察來解決了,於是他掏出手機報了警。很快,兩名警察就趕來了。警察問話,詹姆斯和男子各執一詞,都說自己有理。於是兩名警察說調取監控錄像,隻要看了就一清二楚了。男子一點也不緊張,說道:“兩位,這裏可沒有監控錄像!”兩名警察這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