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心靈靜默的時刻(1 / 3)

第五輯 心靈靜默的時刻

大愛無言,大音稀聲。生命中令人動容的時刻有很多很多,可是心與心交流卻讓人最為感動。

客氣話當善別當真 文|劉誠龍

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易經》

錢鍾書先生有天下第一狂之隆譽,老人家對當代政經文史之社科界,據說沒誰入過其法眼(理化生工科界別就不曉得了),有好事者一目一字核對了錢著(從其言之鑿鑿來看,蠻像是字字都翻過的——真翻讀過嗎?我也不曉得),得出結論謂:錢鍾書不曾誇過當代學人、文人、政人、商人(女人或除外,不在此例)。

錢老誰都沒誇過,但誇過你。如果你向錢老寫過信,錢老也向你回過信,那他一定誇過你。

錢鍾書《管錐篇》問世,名滿天下,一時間雪片紛飛,相識不相識者,十之八九,都是學界、文界中人物,“來函求推薦、作序、題詞之類,日必五六”,錢老未必每信必回,但每天必回,“他每天少則一二封,多則三五封,平均要寫3封(楊絳)。”有人據此測算,自上世紀80年代後,錢老所書之信,數目驚人,至少上萬封。

錢老信寫得特漂亮,“妙語層出不窮,智慧與幽默共存”,更兼書法“圓渾自如,已臻化境,賞心樂事,莫過於此。”筆法與書法之外,讓人受用的,還有錢老對人的高頌與溫語。錢老信劄起首,便讓你通體舒泰,他喊你兄,稱你兄台,劄尾,落款是弟,或是愚弟。無論閣下年長年少,也不論閣下是貴是賤,信首之所稱,閣下都是錢鍾書之兄。

閣下是“老大”,錢老是“愚弟”,你不無限受用?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錢鍾書。拿一本著作去討錢老片言隻語,那可是點鐵成金的。著作成書,尚是瓦罐,若錢老對著瓦罐點了個頭,誇了幾句,那便是文物了,那瓦罐一般的著作何止紅玉帶般腰封?更可以如王冠般頂戴了。讓錢老誇人,不是說書道(錢鍾書誇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嗎?誰能見過錢老公開表揚過人呢?

錢老沒誇過別人,但誇過你。閣下若呈了書去,呈了信去,錢老給你回複,那信裏除了高稱閣下為兄外,還定然對閣下大著點讚不已。自然,填補空白,獨步千古,紅樓夢之後就屬尊著了……這些話是沒有的,但大著好,不錯,高見,讀之受益……這些詞語是用的,有時說不定還是疊加的。

這是那位從來不表揚他人的錢鍾書嗎?那是的。在書上,錢老不擬這些頌語,為什麼呢?那是在虛擬世界,書者虛也,書擬即虛擬。虛擬世界作文,可狂,要狂,越狂越招人愛,越狂越有粉絲,越狂越能成為偶像派。在信上呢?對著你的熟人、朋友、親人、擁躉……你能說我瞧不起你,我不想理睬你,你人你書是狗屎一堆嗎?好話不說,壞話也不說,那不就行了?那也是不行的——對人漠視,量你不敢。

文如其人?做人與作文不是一回事。錢鍾書沒脫離這個世界,他無法脫俗。他作文精,非一般的精;做人呢,也是深諳其中之道的。狂傲隻堪用於遠處,能於陌生的他處招攬人氣;謙卑必用於近處,在熟悉的地方招徠人緣。有些人隻學了錢老作文,沒學錢老做人。到後來,文沒學到手,人在塵世也沒法混了。

錢鍾書先生當麵誇你,當信頌你,你以為那是真的?上世紀80年代,有次開全國外語教材研討會,會上有位學人興衝衝、喜滋滋、意洋洋對與會人員顯擺:錢老對這書高度讚揚的。話還沒落,錢老的女兒錢瑗猛然站了起來:“大家別信,我父親沒有推薦過。”大庭廣眾,錢瑗女士這話,頓時置人於尷尬無容境地,氣氛凝固,場麵僵硬。那位學人回過神來,連忙掏出三封信來,白紙黑字,是錢老寫的,字字都好字,都是褒義詞。他便自我解窘:這些字,不是錢老寫的嗎?

是錢老寫的。錢老著書,從不亂點讚人;但錢老寫信,卻多信口嘉獎人。閣下呈給錢老的大著,錢老哪有時間仔細讀?把書頁嗖嗖嗖嗖,銀行職員賽點鈔也似,翻了其著作,也許算是對人看重了,多半時候,開封都不曾開,束了高閣。據說錢老在信中字字珠璣外,往往都會寫上四個字:容當細讀。這四字說的是,錢老給的讚譽不過是泛泛之語。

信中高譽,未必是錢老真話,隻是他的善意。這並不證明錢老待人不誠懇,他那般大家,一刻如一金,誰都來騷擾麻煩他,他哪有時間與精力呢?他在塵世要做人,不能打你臉,叫他怎麼辦?錢老隻能是多說幾句客氣話。

夏誌清先生曾經讀過錢老很多信,他發現了兩個錢鍾書:書著裏的錢老,睥睨傲世,飛揚跋扈,逢人使棒;書信裏的錢老呢,“待人過分客氣了”,“寫信太捧人了,客氣得一塌糊塗”。

客氣話不一定是真話。錢老在私人之書裏月旦人物,或許批評他人的多是真心話,但誇獎收信人的,多半是客氣話。客氣話不是真話,但其釋放的,是善意。可以承領這份心意,而當真了,拿出來四處顯擺,那可能就討羞討沒趣了。

錢鍾書是真誇過餘英時的,餘先生卻不拿錢老的“語毛”當大師的“令薦”,有人對餘英時先生說,“錢老特別欣賞您呢”;餘英時卻很知趣:“沒有沒有,那是他的客氣話,你知道錢先生也有他世故的一麵。他很客氣,不能拿他的客氣話當真。當然這也不是說他說的是假話,但也不能在這方麵真的認真。”

在這方麵認真的人,特別是文人與學人,確乎是蠻多的。弄了一本書,弄出了一些動靜,然後設老男人飯局,或者送大名人紅包,然後收獲酒桌上醉人的醉話,提攜人的題詞,然後裱糊,然後示眾,然後驕人……便不知道爹是誰,自個是誰。碰到小孩,或者可當一回偶像;碰到行家,那便是一個措大了。

載於《思維與智慧》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那樣的客氣話,可是誰知道那裏麵包含了哪些隱含的意思呢,所以就把它當做別人的善良吧,千萬別當真。

心靈靜默的時刻 文|張文超

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裏通明。——南北朝·蕭綱?

1

她是一位極富善心的作家。那次,她被邀請到一所聾啞學校做講座。

師生們在禮堂隆重歡迎她的到來。校長用一番手語介紹了她,台下立即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而她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於是師生們停止了鼓掌。但她卻沒有開口說話,而是飛快地用手語向大家比劃著。這讓在場的許多人頗為驚詫,因為大家平時都是聽她侃侃而談的,從未聽說她還會手語。一時間所有人靜靜地望著她。不一會兒,聾啞學校的所有師生都頗為動容,連校長都眼含淚花。

作家講完,全場無人鼓掌,所有人的心靈都是靜默的。而師生們此時望向作家的眼光,已不僅僅是最初的敬佩了——因為她剛才說了這樣一番話:“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生活在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裏,那麼今天,我們就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請不要奇怪我也會手語,因為我的媽媽也是個聾啞人,我對你們所處的世界感同身受,雖然那裏無比靜默,卻蘊含著我對你們最真誠的愛與祝福!媽媽為了培養我,付出了她所有的青春,現在我是她的驕傲,她也是我的驕傲!而我也相信,你們的父母也對你們給予了無限希望,將來你們一定也可以成材,成為你們父母的驕傲!感謝孩子們,讓我們進行了這樣一場溫馨的心靈之旅,讓我們感念父母的恩重如山。請讓我們的心靈再靜默一會兒,請大家都不要發出聲音!”

她的演講不過十來分鍾,但卻是一場讓人倍感酣暢的心靈洗禮。這一段時刻的靜默雖然無聲無息,但我們分明看到了一顆顆昂揚的心在跳動。

2

她是我的鄰居,我管她叫二姨,已經五十多歲了。一年前,二姨夫突發腦溢血去世,然而禍不單行,她二兒子在騎著摩托車回家的路上摔進了溝裏,腰骨摔折了。接連的打擊,讓她痛不欲生。親友鄰居們可憐她的不幸,紛紛去看她,安慰的話說了幾籮筐。二姨已經沒有了眼淚,一年前哭光了。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孽,要讓她的家連遭打擊。我母親和她是從小玩到大的姐妹,所以感同身受,那幾天,她總去二姨家幫襯著。

那一次,我去二姨家叫母親回來吃飯。到了她家,隻見她們倆就在沙發上坐著,好一會兒都沒說什麼話。我不知道她們這樣的狀態已經保持了多久,還要保持多久,隻覺得有我母親陪著,二姨應該可以快點從痛苦中走出來,所以,我也沒說什麼就回了家。

後來,我和母親聊天,問起她是怎麼勸的二姨,二姨狀態恢複得很快。母親說,你二姨已經遭受了世間最慘痛的事兒,這些悲慘的事兒都不是言語能夠撫平的了。我過去陪她,經常是不說話,就那麼坐著。但她卻很快明白了,再大的坎兒也得邁。

我在心裏佩服二姨的堅強。是啊,她這幾年遭逢的變故確實不是幾句言語就能安慰的,能有人與她靜默的交流,無聲的陪伴,反而讓她的心迅速得恢複了。在那些靜默的時刻裏,流淌著的是柔軟而又溫暖的力量。

3

那次,我陪朋友參加她舅家表妹的婚禮。婚禮在吉林市政府食堂舉行,場地雖然不如星級酒店奢華氣派,但卻布置得溫馨浪漫。

婚禮按照預定的步驟一一舉行著。當到新郎新娘在司儀的指揮下向雙方父母鞠躬致謝時,剛才還妙語連珠的主持人說完台詞選擇了靜默,溫馨柔美的背景音樂選擇了靜默,喝彩連連的場下親友也選擇了靜默。隻見新浪新娘在鞠完躬後,分別和雙方父母擁抱——兩家人久久地抱在了一起。台上台下的人都很是動容。

雖然我已經參加了無數個婚禮,也見過了許多類似的場景。但這次全場的靜默卻極具震撼的力量:公婆多了個女兒,嶽父母多了個兒子,人生這一大樂事,此時的確無需多言,靜默的擁抱就是心靈最好的交流,就是兩個家庭之間彼此最好的認可。

載於《當代青年》

大愛無言,大音稀聲。生命中令人動容的時刻有很多很多,可是心與心交流卻讓人最為感動。

忠言也需順耳說 文|冠豸

發自內心的話,就能深入人心。——尼紮米

林珊一直想不明白一個問題,自己是班長,學習好,工作負責,但班上的同學好像都不買她的賬,凡是她提出的建議,往往會遭到同學們一致反對。倒是副班長劉玫有很高的威信,她說什麼大家都會踴躍支持,舉雙手讚同。

劉玫成績不如自己,就是長相,也比自己差,同樣是班長,但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她呢?我們做的事,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為同學們好。原因出在哪呢?觀察過很長一段時間,林珊知道劉玫和自己一樣,從來不曾刻意討好過哪個同學。

一天晚自習,值班老師家裏有急事先走了,班級紀律由班長林珊負責。老師走後,林珊就把自己的作業搬到講台桌上,她坐在老師的位置上,很嚴肅地對大家說:“雖然老師有事先回去了,但有我在,你們就必須保持安靜。很快就要期末考試了,大家好自為之,如有不懂,可在自習課後來問我。”完全是一副老師的口吻,下麵的同學就不屑地嘀咕:“有沒有搞錯?坐上講台桌就忘了自己是誰了?”“林珊老師,謝謝您的忠告,真是辛苦您老人家了。”……喧鬧聲,哄笑聲此起彼伏。林珊漲紅著臉,大聲嚷:“我是為你們好,真是狗咬呂洞濱。”“有沒有同學看見呂洞濱在咬狗呀?”一個男生陰陽怪氣地說,又引來哄堂大笑。林珊抿著嘴,臉緋紅,她強忍著不讓自己生氣。這時,又一個女生大叫:“報告班長,我內急,想去一趟廁所。”“真是懶人屎尿多,快去快回。”林珊抬頭看是自己的同桌,不快地說。“報告!我也是,大號,想去廁所。”一個後排的男生高聲喊叫。班上亂成一團,像菜市場。

看見整個局麵失控,劉玫即刻站起來說;“各位同學,我可以說兩句嗎?”“可以!”同學們異口同聲。劉玫平靜地說:“張老師平時對我們那麼好,大家記得吧。她剛才是急匆匆走的,說明她肯定有什麼急事,我們不是剛剛答應老師會認真晚自習,怎能出爾反爾,讓老師擔心呢?我們不是最反感不守承諾的人?所以我們一起幫張老師一次,可以嗎?”“可以!”又是整齊的回答。“那我們開始信守承諾,不再喧鬧了,大家互相監督,開始!”劉玫笑著宣布。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沒有人再提要上廁所了。

劉玫微笑著朝林珊點點頭,坐下了。林珊坐在講台桌上,心裏很不是滋味,她就是想不明白,她也是為大家好,可為什麼大家就是不接受?劉玫也不見得有什麼高招,可為什麼,三言兩語,她就能把鬧成一鍋粥的教室瞬間安頓下來?她有什麼魔力?

林珊對班上的同學,不聽她的話,不支持她的工作一直耿耿於懷,覺得他們是故意搗亂,是歪曲她的好意。算了,以後不管他們,反正成績差是他們自己的事,畢業後誰也不認識誰。在心裏,她對劉玫也頗有微詞。她想,如果沒有劉玫,同學們可能會聽自己的。

林珊的同桌是個懶散的女生,貪玩,不愛學習,整日裏就知道打扮自己還愛看言情小說。初二的期中考試,林珊名列年段榜首,而她的同桌卻是年段榜尾。“和你同桌真是榮幸,每次都是我們第一名。”林珊得意地說,一臉不屑。“是呀!是很榮幸。”該女生剜了林珊一眼,無所謂地回答。“難道你不難過?我都替你感到悲哀。長得倒挺美,就是腦子生鏽,肚子裏盡是糨糊。”林珊刻薄地說,她是故意的,想用激將法,激起該女生的鬥誌。她在一本書上看見過一句話:凡是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往往都很在意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我肚子裏是什麼你那麼清楚呀?難道你是我肚子裏的蛔蟲?”該女生撇著嘴說。“每次都考倒數第一,你不覺得丟人?是智商比別人低嗎?說話卻也伶牙俐齒。”林珊加重了語氣。“丟什麼人?我做過什麼丟人的事嗎?分數高隻代表你成績好,這和智商無關,和丟不丟人更無關,並且,我要警告你,班長大人,你這是對我進行人身攻擊。不過,我會原諒你,因為我比你有涵養。別以為成績好就什麼都好。”該女生說完,洋洋得意地瞟了林珊一眼。

林珊聽後,氣得呼吸加重,兩眼冒火,她忿忿地說:“我可是為你好,別不知好歹。我是看在同桌的份上才說你,別人我還懶得管。”“謝謝班長大人!讓你費心了。但是,請不要借著‘為我好’的幌子來對我進行人身攻擊。”該女生一本正經地說完後轉身離開了教室,留下呆若木雞的林珊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心裏滿是委屈。

劉玫坐在不遠處,她聽到了林珊和她同桌的對話。等那女生離開後,她走到林珊身邊,熱情地拉著林珊的手說:“別介意,總有一天她會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林珊苦笑一聲,說:“但願吧!大家好像都不喜歡我,沒有人會理解我的好意。”“哪會呢?你成績好,待人好,對同學一片熱忱,大家會明白的。”劉玫說。“我是真的想幫助大家,可是忠言逆耳,誰會接受呢?”林珊沮喪地說。

劉玫看著一籌莫展的林珊,想了想後,說:“是呀,忠言逆耳,何況是處在青春判逆期的我們。如果能讓忠言順耳說出來,那結果會不會好一點呢?”

“忠言順耳說出來?”林珊重複著,一臉不解,陷入了沉思。

才一會兒,冰雪聰明的林珊就明白了劉玫的話,也明白劉玫為什麼就比自己更受同學歡迎了,是呀,忠言也需順耳說,隻有這樣才能被人接受和理解。

載於《學苑創造B》

雖然說忠言逆耳,但是我們今天來看,學會說話,是不是更能讓別人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