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鄧紫棋:我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

這是一個年輕實力派歌手的成長曆程,在流光溢彩的年華裏,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年輕不怕跌倒,痛過之後也要勇敢地站起來。經曆、資曆也許不夠豐富,但並不代表能力與實力的欠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終究有那麼一天,回頭看看來時的路,會發現迷茫不過是泡沫,一觸就破!

成功背後

文/塗麗

誌當存高遠。

—— 諸葛亮

四歲時,媽媽帶他去學鋼琴,老師彈了一曲,他聽了一遍就能複彈出來,老師譽之為天才。從四歲到九歲,他一直在學鋼琴,老師極嚴厲,他每彈錯一個音,“啪”的一聲,一棍子已打在他的手背上。五年裏,他的手背每天都是青的。回家後,還要練琴到深夜,母親手拿一根小棍子就站在他的身後。

等到睡覺時,十個手指腫得老大,鑽心的痛,連掀被子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都要忍著巨大的疼痛才能完成。他的童年是在汗水與淚水中度過的,少了許多童趣。我真不敢想象,那麼小的一個孩子,是如何挺過來的。

十歲時,他開始學習大提琴,爸爸有了外遇,他被送到了奶奶家。那是一個寂寞的鄉村,除了清冷的晚風與空曠的原野,隻有如泣似訴的大提琴陪伴著他,他變得更加內向和憂鬱。

十四歲,父母離婚了。十六歲,由於家庭的變故和對音樂的過於投入,他中考時一共才考了一百多分。麵對著母親的淚水,他也茫茫然地落淚。

他開始賣報,用大提琴招攬顧客。幾個月後,一個老師路過,驚詫於他琴技的精湛,介紹他進了一所高中的音樂班。十八歲,十九歲,兩次高考落榜。又由於長期彈琴,他得了僵直性脊椎炎,現代醫學無法根治,從此他常常因為疼痛而冷汗直流。

病痛緩解後,他在一家餐廳當了服務生,幾個月後,成了餐廳的鋼琴手。後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他報名參加了台北星光電視台《超猛新人王》的大型選秀活動。他自己填詞,自己譜曲,創作了一首新歌《夢有翅膀》。比賽那天,他鋼琴伴奏,另一個年輕人主唱,沒想到配合失敗,台下倒彩聲一片。

他淚流滿麵,不肯下台,對別人而言,不過是一個遊戲的結束,但是對他而言卻是夢想的破滅。對於一個打工仔而言,這樣的機會一生能有幾回,想到傷心處,他放聲大哭。主持人上來了,看看他的曲譜安慰他說,小夥子,曲子譜得不錯,很有潛力,明天來我的公司上班吧。這位主持人,就是台灣的頂級娛樂人——吳宗憲,阿爾法音樂公司的老板。

進入阿爾法公司後,底薪四百,專門為歌手寫歌,曲子被采用後,另有薪酬。大半年後,竟沒有一個歌手願意用他的歌,在競爭激烈的娛樂界,用一個新人的作品是要擔風險的,沒人願意。

他決定背水一戰,他要自己演唱自己的歌。他衝進吳宗憲的辦公室,請求給他一次機會。吳宗憲被這個年輕人的執著感動了,決定給他一次機會,不過有個條件,就是讓他在十天內寫出五十首新歌。

十天裏,他不眠休,終於寫出了五十首新歌。吳宗憲從中精選了十首,發行了他的首張專輯。專輯上市後,大受歡迎,銷售一空,從此他成了年青一代的偶像。

他的名字叫周傑倫。

其實第一次聽周傑倫的歌,我很是沒有好感,我想,這大概是個富家子弟,是家族用大把的錢把他包裝捧紅的吧。而當我了解了他的成長經曆,懂了他光鮮照人的成功背後,那一串串感人至深的人生足跡後,再看熒屏上那個活潑玩酷的他時,心中立刻湧起了深深的感動與欽佩。這也讓我明白所有人的成功都非僥幸,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一個滿是酸辛掙紮拚搏的故事。

當你對別人的成功充滿豔羨或故作不屑時,我想問你,那汗水紛飛血淚交織的奮鬥曆程,你有嗎?

載於《知識窗》

當我們看到別人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感歎他的成功,卻從來沒見過他默默付出的那些灰暗日子。每個人都是不能選擇家庭或者身世的,可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去怎麼活。

鬥米中顯人品

文/劉豔梅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徐悲鴻

“淮陰第一狀元”丁士美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重臣。史料稱他“淹貫經史,正直忠厚,朝野共欽,坦蕩無私”,敢在禦前直言勸諫,開導事理。明神宗感其品高德正,賜書“責難陳善”。

在丁士美讀書的年代,明朝規定凡廩生都可以領到官府月供六鬥米。那些年齡較大和家境貧寒的廩生,經常偷偷把丁士美的米給分了,而丁士美依然和顏悅色。

後人餘傑武斷地感慨道:“一個不懂得保護自己權利的人,必不會保護他人的權利;一個以忍辱來獲取全名的人,必不知人格尊嚴的可貴;一個對黑暗安之若素甚至與之共謀的人,必不會期望光明的到來。”

丁士美兩任妻子在其中舉前已去世,同為翰林官同事的浙江人趙祖鵬,有一女為權臣陸炳的繼室,倚仗陸炳勢力富貴一時。趙祖鵬還有一小女才貌雙全待嫁,趙祖鵬欲將小女嫁給中年喪偶的丁士美狀元,丁卻拒絕了這門婚事。而會元蔡茂春仰慕趙家權勢,竟入贅為婿,一時清議沸然,大家都鄙薄蔡而推崇丁。不久,陸炳去世,趙祖鵬被貶謫,家境立刻衰落,蔡茂春亦在官場屢遭不順。

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在金殿上當著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麵滔滔不絕地講他的治國良策:“帝王之致治,是必君臣交儆,而後可以底德業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後可以盡代理之責。”

並提出“去三浮,汰三盈,審三計”,“三浮”是指官浮於冗員、祿浮於冗食、用浮於冗費;“三盈”是指賞盈於太濫、俗盈於太侈、利盈於太趨;“三計”是指有不終歲之計為下也,有數歲之計為中也,有萬世之計乃為上也。於是龍顏大悅,世宗連說“好”,親自用朱筆在其文章下寫了“君臣交儆,人臣自靖”。

與人為善,不為六鬥米與人為仇,不為攀附權貴而丟失名節,不求一己之利而爭,而為百姓社稷之利而直言,狀元丁士美其為人處世當為楷模。

載於《做人與處事》

不計較得失,也不貪圖富貴攀附權貴,無論何時都顯示自己的本色,這便是我們今天需要學習的地方。

鄧紫棋:我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

文/曾少令

奮鬥是萬物之父。

——陶行知

她,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在家人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從小便對音樂情有獨鍾,並且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

四歲開始學鋼琴,五歲開始作曲和填詞,十三歲獲得鋼琴八級證書。2008年,正值16歲花樣年華的她,正式出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舉成為樂壇的叱吒風雲人物,橫掃香港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新人獎項,人稱“巨肺小天後”,她就是90後歌手——鄧紫棋。

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實力,二十二歲就在香港紅館開滿十場個人演唱會,能在這個年齡裏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絕無僅有。

為夢想而堅持不懈

在四歲這個童真年代裏,有的是一顆童稚無邪的心。和她同齡的小朋友終日沉浸在各種有趣、好玩的活動上。而她,出於對鋼琴的熱愛,卻乖乖地呆在鋼琴前,跟老師學習彈鋼琴。為了心中的音樂夢想,不曾埋怨,認真求學是她對童年裏最美時光的有力回應。欲要用鋼琴之音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將它融入自己的生命。

在十二三歲時,她開始創作《我的秘密》這首歌,歌詞寫好後,因對版本的不滿意便一直將它擱置起來。

待她終於走上歌手這條道路進行歌曲創作時,基於從小深受古典音樂的影響和對鋼琴的無比鍾愛,在原來創作的基礎上,她將有些歌曲加入古典元素並改為鋼琴版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為了能使自己與改編的歌曲相融,她不惜花出大量時間去練習。在她眼裏,隻有鋼琴與她一起在舞台上麵表演,才是完整的自己。音樂不是最想做的事,卻是她唯一想做的事,她為音樂夢想而癡狂。

壓力是前進的動力

她不僅能把歌唱得讓人拍手稱絕,作詞方麵還是難得的天才。她自己唱的歌,基本上都是自己寫詞作曲的。每一首她寫的歌,娓娓向我們道來的都是她內心的真實感受,抑或是她的親身經曆,充滿靈性與感染力。譬如《泡沫》《睡公主》《偶爾》……

每天都有繁忙的工作把她圍得水泄不通,為拍一部精彩絕倫的MV常常是從早上拍到晚上。拍完之後,還要去找監製人討論新專輯的有關問題,時常工作到深夜,辛苦不在話下。第二天還得早起坐飛機到另一個城市去工作。

麵對如此繁重的工作,她卻還能幹得樂不思蜀,甚至對於外界無中生有的輿論壓力,她依然保持著一顆樂觀的心態,學著金魚的樣子自娛自樂,寵辱不驚。

她說:“沒有壓力,人就永遠無法學會如何麵對壓力,所以,我還是會感激給我壓力的人。因為我是正常人,所以我會有壓力,可又因為我是很樂天的人,所以我的壓力不會太大。珍惜機會學習麵對它,下次我就不怕它了!也要珍惜鼓勵我的人,鼓勵我的你們。”

有付出才會有所收獲

“每天錄音9個小時真的很累,可是聽到那些越來越成形的歌,就覺得很值得。今天錄的是我之前提及過的那首小王子跟小玫瑰的歌,作曲填詞都是我自己,所以感觸特別深,今天錄的時候哭了……還記得那時候我提及這首歌時,你們都以為這是講小王子跟小玫瑰如何幸福的歌,其實不是,這首歌,很沉重。”

聽完她說的這句話,讓人不得不驚訝於她對音樂的執著,不得不佩服於她在音樂方麵造詣頗深。音樂儼然成為她生命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她用自己的音樂詮釋著在音樂路上的風風雨雨。縱使世態炎涼、人言可畏,她相信,凡事隻要用心,認真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定是可以打動人,定會有所收獲的。

她隻是希望她的歌迷和聽她歌的人,能夠從中獲得精神皈依與尋得心裏安慰,為他們帶去正能量。那些困難與挫折,不過是暫時的,人首先不能放棄自己。可能你付出一百分卻隻有十分的收成,但如果因此氣餒了不再付出,那麼你將會連十分的收成也沒有。所以憑借自己的付出與努力,終能乘風破浪,到達夢想的彼岸。

永不停息地努力

2014年1月3日,她參加了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這一競演節目,與她對壘的是六位樂壇前輩,可謂是高手雲集。

在三場競演下來,她挑戰不同的音樂風格,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音樂風姿。時而低吟出對愛的無奈與沉迷,時而用高音道破了生命的浮沉,傳遞著一股巨大的正能量,聽得人如癡如醉,感動不已。這般瘦小的身軀卻暗藏著如此大的能量,燦爛奪目,讓人讚不絕口,也令幾位前輩刮目相看,更是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

在總決賽中,她摘下亞軍的驕人成績,這其中與她實力和努力確實脫不了幹係。她常常在努力排演的同時,還舉辦了自己的個人演唱會,絲毫不曾有一刻的鬆懈。她說:“有幸能跟六位那麼厲害的前輩同台,一定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才能表達對他們的尊重。拒絕怠惰,我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

這是一個年輕實力派歌手的成長曆程,在流光溢彩的年華裏,選擇永不停息的努力——年輕不怕跌倒,痛過之後也要勇敢地站起來。經曆、資曆也許不夠豐富,但並不代表能力與實力的欠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終究有那麼一天,回頭看看來時的路,會發現迷茫不過是泡沫,一觸就破!

載於《年輕人魅力校園》

我們是該經常這樣問問自己,你真的努力了嗎?你確定已經努力不下去了嗎?當你這麼問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怎麼辦了。

不妨暫時擱置夢想

文/念珠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

那一年,他到北京師範大學求學。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導演,但兜裏隻有父親給他的2000元,連生活都不夠,更別說交下學期的學費了。怎麼樣才能夠生存下來?自己首先得學會賺錢。

同宿舍有個同學是學攝影的,他就跟著他學拍照、洗照。之後,他自己寫小廣告,張貼在學校內外。沒有照相機,他就借,他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在北京的生活。

有一天,他聽說著名的吉他手劉義君在附近一個飯館吃飯,恰巧有一個同學認識劉義君,他就跟著去蹭飯。飯局上,劉義君問他是做什麼的。他說:“拍照片的。”

能和著名吉他手同桌吃飯,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主動“黏”住劉義君:“不知我有沒有機會幫您拍一套照片?”沒想到,劉義君很爽快地答應了。他幹脆趁熱打鐵,跑到飯館旁邊的小賣部買了個一次性照相機。

劉義君看了看他手上的相機,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配合地站到飯館門口,讓他拍了一些照片。

當晚他洗完照片,發現質量太差了,他一邊搖頭一邊自言自語:“設備差,環境差,光線也差,拍出來的照片能好嗎?”

他不希望一個名吉他手的形象就那樣被醜化,於是第二天坐車從北京到太原,找太原的一個朋友幫忙補救。兩人挑出其中的六張照片,用了整整一夜給照片摳圖、換背景,然後重新製作。第三天,他又坐車回到北京,托同學把照片轉交給了劉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