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黃侃先生的俠氣

筆下君子,紙外小人,表裏不一的事不能做。你看這“俠”字,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大人在保護幫扶兩個弱小的人。你我雖為文人,也當有俠氣,文內能匡扶正氣,文外也要救人水火。

黃侃先生的俠氣

文/蘇打

人要正直,因為在其中有雄辯和德行的秘訣,有道德的影響力。

——阿密埃爾

我國近代頗負盛名的語言文學家、訓詁學家和音韻學家黃侃先生,在學術上治學嚴謹、為學務精,在生活中卻脾氣怪誕、秉性奇特。

一次他與朋友吃飯,飯後在護城河邊散步聊天,正好碰到一群人抓小偷。一個矮個子的男人被身後一群人追著跑,走投無路了就向黃侃先生這邊衝了過來。他沒想到還沒跑過來,黃侃先生就一馬當先衝上去把他先抱住了。兩人一扭打就摔在了地上,朋友趕緊過去幫忙,才製服了小偷。

失主追過來就要打人,黃侃先生趕緊攔下來,從小偷那裏要回失物還給失主,又幫小偷向失主求情,平息了雙方的爭端。見小偷年紀不大,又顯得的頗為饑瘦,就教育他一番,又把自己的銀錢分一些給他。

放走了小偷,還分錢給他,朋友感到有些驚訝,問道:“季子(黃侃先生的字)兄,不予計較,不送他見官已是寬容,怎的還予銀錢與他?”

黃侃先生笑了笑說:“不妨事,看他年紀輕輕,也不像慣偷之人,世道艱難,多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今幫他一次,無遑多求,隻願他日他也可有力幫助別人。當今若人人守望相助,國運又何至於此啊!”朋友聽完不由讚歎道:“兄長高義,真有俠道古風!”

黃侃先生聽罷,道:“我的老師章太炎先生曾有一副對聯予我,上下分別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要我學術文章要求真,為人處事也要做真人。筆下君子,紙外小人,表裏不一的事不能做。你看這“俠”字,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大人在保護幫扶兩個弱小的人。你我雖為文人,也當有俠氣,文內能匡扶正氣,文外也要救人水火。”

朋友聽了恍然大悟,佩服黃侃先生的口才之時,更加佩服他的俠氣。

載於《演講與口才》

不去計較得失,仗義疏財,心存正義。這是本性,這是最真的脾氣和性格,恐怕很多人是不會理解更不會懂得的!

搜尋自己的夢想

文/崔鶴同

是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

——歌德

他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時候喜歡聽戲唱戲,他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他仍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在學校裏他電腦成績數一數二,但去省城參加計算機比賽卻名落孫山——大城小鎮的差別,讓他深感信息鴻溝所造成的差距。

1987年,勤奮、刻苦的他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他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1991年他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係的錄取通知書,在大學,他的美國教授的一句質疑“你們中國有電腦麼?”使他深受刺激,暗暗在心裏做了一個決定:要在互聯網行業有一番作為,徹底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的認識和印象。

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淩晨,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一年後,他順利進入日本鬆下實習。實習中,他提出一種提高識別效率的算法,受到鬆下高度重視。鬆下竟然打破常規,繼續聘用他做兼職,並鼓勵他把這一研究成果寫出來發表。

這一成果順利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上。這便是他最先創建的ESP技術,並且申請了專利,在搜索引擎發展初期,他是全球最早研究者之一。這位青年才俊便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

這也讓李彥宏第一次開始思考:自己適合幹什麼。

實習回來的李彥宏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被華爾街道·瓊斯子公司聘用。之後的三年半時間裏,李彥宏先後擔任了該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係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穀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才26歲的他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並買了屬於自己的新汽車,但他並未就因此滿足。他看到了國內互聯網發展的機會,要利用自己的“超鏈分析技術”在中國做中文互聯網搜索。1999年底,他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安逸生活,攜12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回國創建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這一年他剛好31歲。

他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發現原來19歲時所學的北大信息管理專業就注定他終身的追求在“搜索”上,他打出口號:“活的搜索,改變生活”。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李彥宏說。

曾有人給李彥宏投資讓百度做無線增值業務,李彥宏拒絕了;有員工建議李彥宏做網絡遊戲,李彥宏也拒絕了。他的信條很簡單,就是專注。他在百度的工作很多,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做“殺手”——殺掉那些與搜索無關,或者是關聯不大的項目。

第一個被他“殺”掉的是最早的商業模式——為門戶網站做搜索技術支持,“放棄了當時公司百分之百的收入”。為此,他第一次對投資人發了脾氣,還把手機扔在桌上吼出了“不讓百度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那就別幹了”的話。這是百度曆史上一次最重要的“自殺”行為——轉型獨立搜索引擎,但這次“殺”招卻讓百度成就了今天的一切。接著,李彥宏又裁撤了企業軟件部,讓百度更加專注在競價排名搜索引擎上。

推出競價排名,到2003年百度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獨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更是遙遙領先,名列第一。後來,百度推廣搜索專業版“鳳巢”係統。自2009年4月20日上線以來,“鳳巢”以其具有可管理更多推廣位、更多關鍵詞、功能更強大、管理更精細等特點,獲得了廣大企業客戶的高度認可——在半年的時間裏,有超過70%的客戶主動完成從百度搜索推廣經典版向“鳳巢”的遷移,也使百度在中文搜索上獲得70%多的市場份額。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上市目標發行價27美元,當日便直線衝破150美元,最後落定於122.56美元收盤,成為美國證券曆史上IPO首日表現最佳的十大股票之一,百度的數百名員工也隨之成為“百萬富翁”。

他的公司在上市後的18個季度中有13次業績實現了兩位數增長,2009年12月21日,百度的股票價格為每股414美元,最高時曾經超過每股440美元。2009年百度的收入是去年的四到五倍,“平均算下來,每天一千多萬”。

“讓百度不僅在中國有影響力,還要讓百度在全世界有影響力。”李彥宏在百度10周年的慶典上說。

2009年12月28日,由權威媒體《精品購物指南》評出的“2009年度精英品牌獎”揭曉,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入圍,成為唯一獲評的互聯網品牌。

2010年3月11日,福布斯公布了2010年度世界億萬富翁排行榜,李彥宏榜上有名。

“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需要非常的專注,把主要精力放在一個地方,才能做得比別人好。”從87年上大學開始接觸搜索,20多年李彥宏一直隻做一件事,那就是搜索。

一個人,非常專注地搜尋自己的夢想,並把它做到極致,才能夢想成真,功成名就。

載於《特別關注》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去考慮夢想這個話題了,什麼是夢想?夢想能當飯吃嗎?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一條保守的路,上學、選熱門專業、工作、終老。你的生活是怎樣的?

勤奮上進的李克強

文/春秋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

——卡萊爾

2013年3月15日就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1955年7月出生在安徽合肥市。父親李奉三曾任鳳陽縣縣領導,後來任安徽省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父親國學功底深厚,精於詩詞,更寫得一手好字。母親勤勞善良,為人敦厚,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李克強影響很大。

李克強中學就讀於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合肥八中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為校訓,校風以“尊師、育才、礪誌、求真”而著稱,是一個有個性、有特色的中華名校。

然而,李克強步入中學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已爆發。一時間,學校成了馬蜂窩,教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不久,全國所有的學校進入停課狀態,大學入學考試也被取消,從小好學的李克強隻好輟學在家。

父親常帶著李克強與供職於安徽省文史館的國學大師李誠談文論道,父親與李誠談詩論文,並相互唱和,兩人常從上午一直談到傍晚,竟不知疲倦。在旁邊的李克強常常為他們吟詩時抑揚頓挫、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詩的境界之中的情景所感動。

少年的李克強聰明好學,天賦過人,使得李誠將其視為門生,常常向他講授中國的國學、治學的方法以及古今逸事。有時還認真地給他說文解字,還時常給李克強開讀書目錄,就文風、為學乃至持身應世都給以諄諄教導。他要李克強讀《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國史,並給李克強整段整段地背誦《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等古文選。

李克強每有看不懂或聽不明白的地方,李誠就用平和的語調給他講解。有時還專門給李克強講授唐詩,一天講一首,而每講一首他可以用一小時的時間來旁征博引。幾乎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詩都使李克強渴望知識的心得到一種意外的收獲和滿足。看到李克強的學業突飛猛進,李誠十分高興,逢人就說:“此子日後必有出息”。

拜李誠為師的5年時光,李克強在“停課鬧革命”的日子裏學業不但沒有荒廢,相反學識與日俱增。李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精神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良好品行,浸潤了李克強的青少年時代,以致李克強學識淵博、通曉古今詩書,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74 年3月,李克強與其他同學到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自己住的知青宿舍。李克強領頭四處請教學習建房知識,並拿出了方案。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李克強和其他知青一起,建起了自己的宿舍。他們每天要幹10個鍾頭的農活,別人幹完活後都抓緊歇著,可他這時總是放下鋤頭,坐在地頭開始看起書來。

李克強一年到頭都用印有“為人民服務”的挎包,裝著幹糧和鹹菜下地勞動。下鄉不久,由於水土不服,他得了嚴重的皮膚病,身上多處潰爛,然而,他沒落下一天的活。那年頭勞動強度大,加之缺少油水和蔬菜,他的飯量顯得特別大。

艱苦的歲月,著實鍛煉了李克強的筋骨,磨礪了他的意誌。那時,每天從田間披著晚霞歸來,心底銘記李誠的教誨,自學從合肥帶來的書籍,夜幕降臨之後還在挑燈夜讀。他還嚐試著把自己的知識用於實踐,帶領農民科學種田,推廣水稻良種,深得農民的擁護和公社黨委的賞識。

1976年5月,李克強莊嚴入黨,開始在一個紅色起點上起跑。不久,他被大廟公社派到大廟大隊任黨支部書記。當時大廟大隊共有7個生產隊,李克強堅持每天轉一圈,大情小事他都了然於心。他為人正派,工作出色,多次得到公社的表揚。

1977年8月恢複高考,在勞動之餘,李克強積極備考,起早貪黑,為的是圓大學夢。

當時,他的第一誌願是安徽師範學院,第二誌願才是北京大學,因擔心北大錄取分數線太高。經過20多天難熬的等待,高考錄取通知終於收到。讓李克強倍感興奮的是,他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法律係,這在鳳陽轟動一時。

這也為他今後的從政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載於《知識窗》

這世上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奮鬥的路,選擇安逸,那你就死在路上了。很多人到了一定的高度,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光鮮靚麗的背後,有的隻是默默無聞的付出。奮鬥吧,還在迷茫中的你!

他們是貴族

文/張珠容

鳥美在羽毛上,人美在心靈上。

——諺語

台灣著名男演員、劇作家、導演金士傑早年帶領一群熱愛戲劇的演員剛創辦蘭陵劇團時可謂一窮二白。1979年,在舞台劇幾乎處於荒漠的台灣,蘭陵劇團出現了。

金士傑和團裏的所有演員都是白天做苦力,晚上排練創作,零酬勞演出。這個劇團的成立沒花什麼錢,但也沒賺一分錢。於是就有朋友關心金士傑怎麼生存:你總有三餐不濟的時候,總有付房租的時候,那時你怎麼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