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誌願軍代表董樂輔訪問福建省的建陽、福州、廈門、泉州、同安、龍岩等城市。
在20多天中,董樂輔看到了英勇的福建人民在建設工作中所獲得的巨大成績。他們已經基本上肅清了土匪,嚴厲地鎮壓了反革命活動,有步驟地實行著土地改革,並正以戰鬥的姿態緊張地克服困難。進行著國防、生產等各項建設。
7月5日,董樂輔到福州時,福州人民正在熱烈地聽取赴朝慰問團代表們的報告。聽說誌願軍歸國代表又來了,他們更加興奮。
各地同胞紛紛要求和董樂輔見麵,要求聽他的報告,他們以一種對待親生兒女和兄弟姊妹一樣的心情來接待董樂輔。
在福建各地,董樂輔先後和26萬同胞見麵,還有6萬人收聽了董樂輔的廣播報告。
在福州時,福建各民主黨派、各機關、部隊、學校和其他各界代表3萬多人與居民、婦女、農民5.8萬多人先後舉行盛大的歡迎會。
許多農民是從市郊二、三十公裏之外趕來的。在龍岩,後田村的農民打著鑼鼓到六、七公裏之外來歡迎董樂輔。
董樂輔路過的村莊,農民們高興地燃放著鞭炮。董樂輔在福建期間,看到了各地同胞熱烈開展捐獻運動的盛況。
建公路局修理廠的工人,聽說誌願軍代表要來,即利用工餘時間趕修3輛壞車子,把所得工資捐獻飛機、大炮。福建機器廠車工部工人高飛,在聽過報告之後,有病還要堅持工作,班長叫他休息,他回答說:
我們在增產捐獻時應當獻出一切。比起在朝鮮的誌願軍,我們的辛苦還差得遠呢。
福州市的教育工作者,原計劃在半年中增產捐獻9000萬元,提高到了2.4億元。福州市婦女原決定捐獻戰鬥機一架,當董樂輔離開福州往廈門時,她們提出:“等董代表從廈門回來時我們完成捐獻任務。”
7月21日,她們就完成了捐獻計劃,到30日認捐總額達到了22億元。捐獻的金飾、房地產等還未計算在內。在捐獻運動中出現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福州鼓樓區婦女陳明貞,說服婆婆捐出3幢房子。少橋區婦女周景春,挑了一大擔破銅廢鐵送到區婦聯會,裏麵有從家裏搜羅到的幾百枚銅元、兩枚銀元。她當場並脫下金耳環一對,一齊捐獻。
各地同胞除了熱烈捐獻飛機、大炮之外,還獻出許多心愛的物品來慰問誌願軍。福州市民主婦女聯合會一位同誌獻出福州市長送給她的一個日記本。這是她準備慶祝她愛人第一部著作出版時的禮品。
另一位女同誌獻出她珍藏了8年的一個景德鎮小花瓶和一塊“北寺塔”鎮紙。她在給董樂輔的信裏寫道:
抗日戰爭中最艱難的時候,我都沒丟掉它……我想將來同我最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時擺在桌上。今天我覺得世界上還有什麼人比你們更可愛呢?你代表了人民的心,傳達了誌願軍同誌許多生動事跡,你說是我最敬愛的人,我要送給你……
另一位婦女從手指上取下金戒指,要董樂輔代她帶給誌願軍戰鬥英雄郭忠田。
廈門一位華僑婦女把一枚鑽石戒指戴到董樂輔的手上。廈門的小學生獻出300多件他們自己的美術作品。福建省抗美援朝分會陳紹寬主席,將4架望遠鏡送給誌願軍。
最難得的是龍岩後田村農民,獻出了他們最寶貴的革命紀念品,一枝曾在1929年起義時用過的鐵矛。
董樂輔在福建時期,各地人民獻給誌願軍的錦旗有193麵,給誌願軍的慰問信有1400多封。其他物品更多,僅福州市就有金飾、文具、藥品、衣物等3300多件。
一位福州人寫信給董樂輔:
無論如何要請你把我的一顆熱愛誌願軍的心帶到前方去。
董樂輔十分感動,他在當時的《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說:
福建省的同胞們,同誌們,我保證把福建全省1200萬人熱愛誌願軍的心情帶回朝鮮前線去;我一定要把福建人民努力參加抗美援朝運動的情況以及我在福建耳聞目擊的許多感人的事例,告訴誌願軍全體指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