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13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次歸國代表團代表高巢、王劍魂、王有根抵達徐,在徐州活動3天,作報告8場,他們向18萬人傳達中朝戰士英勇殺敵的情況。

7月24日,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第三分團代表王樹德、胡星原抵達徐州,在徐州活動6天,作報告20場,有13萬人直接聽到他們的報告。

歸國代表還召開廣播大會一次,有10餘萬人間接聽到報告,參加歡迎和歡送的達5萬餘人。

1952年3月14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二次歸國代表團華東分團第三組代表張海等和朝鮮人民訪華團華東分團第二組代表李榮根等抵徐州,作報告9場,向11萬餘人介紹中朝戰士在朝鮮前線的輝煌勝利和英雄事跡,並慰問在徐州的誌願軍傷病員,訪問誌願軍軍烈屬。

通過一場場的報告,徐州全市人民認清了美帝國主義在朝鮮的種種暴行,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經過教育發動,全市各階層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從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個方麵積極支援朝鮮前線。

1950年11月18日以來,徐州工人俱樂部的簽名桌旁,每天都被圍得水泄不通,爭先恐後地填寫誌願書,到25日,計8天時間,共396人,均以不同的筆跡,寫出一個決心:

參加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他們中最大的年齡52歲,最年輕的17歲。12月11日,徐州市總工會、青年團徐州市委發出通知,號召全市青年工人、學生響應中央軍委、政務院和青年團中央、全國學聯以及全國總工會的號召,參加各種軍事幹校。經過各級組織宣傳發動,全市青年工人、學生有1400餘人踴躍報名,有272人被批準參加軍事幹校,於12月底至1951年1月初陸續離徐。

1951年6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首次發布決定,號召全國青年工人、學生參加各種軍事幹校。

6月26日青年團徐州市委發出號召,徐州市學聯發出告全市同學書,全市各學校參軍掀起*。

從6月30日至7月1日,僅3天時間,徐州第一、二、三中學,鐵路中學,培正中學,聯合中學,昕昕中學等報名人數達2090人。有176人被批準,7月16日離徐。

在此期間,徐州郊區青年踴躍參軍,1951年至1953年共有812人被批準參軍入伍。徐州市醫務界有167人報名參加赴朝醫療隊,最後隻被批準19人,於1951年5月22日離徐赴朝。

鐵路工人有百餘人自動報名赴朝,汽車駕駛員22人赴朝支援前線。

為了慰勞在風雪中浴血抗敵的中朝戰士和救濟在廢墟上饑寒交迫的朝鮮難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徐州市分會、市總工會、市婦聯,響應抗美援朝總會1950年12月4日和1951年4月12日發出通知,分別發出號召,開展慰勞、救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