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人民解放軍多路圍剿之下,敵人在鄂西做最後的掙紮,試圖繼續負隅頑抗。

1949年秋的一天晚飯後,宋希濂在綏署院內草坪上召開了一個座談會。

參會的有十四兵團司令官鍾彬、綏署參謀長顧葆裕、副參謀長羅開甲、一一八軍軍長陳希平和副軍長方墩、第四補給分區司令羅文山等,恩施警備司令部副司令陳康黎也參加了。

在這次會議上,宋希濂說他對宜昌、沙市的失守早已料到,所以早早做好了逃離的準備,因此,部隊轉移損失不大。

甚至說他放棄宜昌的目的,是為了集結兵力依險設營,誘敵深入。

接著,宋希濂他要大家談談對時局的看法。

陳希平分析了他的看法:

鄂西山地毗連川湘,西接雲貴,地勢險要,是一個很好的反攻根據地,綏署應即召集各軍、師參謀人員和各團團附等組織一個參謀旅行演習,實地熟悉鄂西山川形勢,針對解放軍將西進的路線,依據地形部署兵力。這些人員演習完畢後,即賦予實地訓練部隊的任務,這樣才能長期應戰。綏署兵力分散在這廣闊的山地,隻能作重點的防禦,建始方麵對巴東、野三關這一線應配置有力兵團扼守其間;來鳳方麵是湘西入川的孔道,咽喉之地,不可不預為防範。

鍾彬很同意陳的說法,並認為各兵團初退入山地,須給以養精蓄銳和整訓的時機。

顧葆裕也在會議上做了分析:

與共軍作戰必須在政治、經濟上與軍事密切配合,恩施警備司令部要搞好地方治安和民眾組訓,經濟上除了設法開拓財源外,還應盡量籌積物資,做到自足自給,以便長期打算。

最後,宋希濂讓羅開甲依據座談情況擬訂實施方案。

會後,宋希濂於8月9日飛往重慶。

當晚,宋希濂拜見了西南軍政長官張群,又在10日拜訪了錢大鈞與楊森,然後和胡宗南通了電話,約定11日在漢中見麵,商討和解放軍對抗的策略。

11日15時,宋希濂飛抵漢中,胡宗南親到機場迎接。

11日晚,從20時開始直到次日2時多,兩人就當前局勢和應對之策進行密謀。

和胡宗南商量了之後,宋希濂又回到了山城恩施。經常去幹校對受訓學生講話,向他們灌輸***思想。

1949年10月中旬,宋希濂集團留在湘西的張紹勳一二二軍和謝師在桑植、大庸一帶被解放軍全部剿滅,而且張紹勳被俘。

緊接著,湘西龍山瞿伯階來電稱,解放軍在殲滅一二二軍後,隨即沿龍山進襲來鳳,瞿伯階無力抗擊,已轉入深山打遊擊去了。

這都是宋希濂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