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1 / 2)

1950年10月18日,***主持召開中央會議,在聽取了周恩來和彭德懷的彙報後,把誌願軍渡江作戰和渡江時間最後敲定下來。

當日21時,***電令第十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等:

4個軍及3個炮師決定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日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需切實檢查。

10月19日拂曉,幾輛小汽車從北京飯店開出,馳過寂靜的長安街直奔西郊機場。由於實在太勞累,坐在車內的彭德懷睡著了。

在昨夜,***、周恩來和他們一起反複研究入朝作戰的方案,幾乎徹夜未眠。

汽車到達機場,彭德懷才猛然醒來,他說:“啊哎,這輛車可幫了我的大忙!”

9時左右,專機降落在沈陽機場,彭德懷和高崗立即驅車去東北軍區司令部。李富春、賀晉年、李聚奎等早已在此等候,彭德懷來不及坐下,便說:

從今天起,我國就開始進入戰爭狀態。這次誌願軍入朝作戰,可比遼沈戰役的規模大得多,任務要艱巨得多。過去我們在國內作戰,物資彈藥主要靠敵人‘供應’,現在是靠我們自己。東北地區是誌願軍的後方基地,你們要緊急動員,全力以赴。

當天上午,彭德懷和高崗乘坐專機到達安東。

當時,朝鮮人民軍次帥樸一禹急急忙忙地過江來要求見彭德懷。樸一禹說,朝鮮戰場的情況已很危急,金日成請求中國軍隊趕快過江支援他們。

彭德懷告訴他當天晚上就出兵時,樸一禹感動得流下熱淚。他連聲說:“這就好了,這就好了。”

10月19日,邊城安東已經充滿緊張的戰爭氣氛。大馬路上各式各樣的車輛在匆忙地奔馳著,神色惶惶的市民們在往市北郊區疏散。

盤旋在鴨綠江對岸上空的美軍野馬式飛機,經常低飛幾乎掠動江邊樹梢,肆無忌憚地對江對麵的新義州進行狂轟濫炸。燃燒在朝鮮國土上的大火,映紅了鴨綠江的流水,濃煙彌漫在鴨綠江的上空,遮天的灰燼,飄落在安東的街市上,飄落在中國的大地上。

在蒼茫的暮色裏,誌願軍從駐地向江邊集結。一支支部隊行進在安東的大街上。夜漸漸沉下來,城市實行著燈火管製,街道上黑洞洞的,使人越發感受到戰爭空氣的重壓。部隊源源不絕地開過來了,整理好隊伍開始過江,像一道鐵流似的湧上鴨綠江大橋。

10月19日黃昏,新中國的第一次出兵,沒有歡送的鑼鼓,沒有激昂的號角。在稠密的充滿寒意的冷雨中,在低沉逼人的濃雲下,26萬中華民族的優秀戰士開始在安東、長甸河口和輯安3個鴨綠江渡口,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安東地區冷風夾雜著細雨。彭德懷在鴨綠江畔與前來送行的高崗和誌願軍領導人匆匆握手告別。談話間,司機踩開了油門,隨行參謀楊鳳安和警衛員郭洪光、黃有煥都上了車。

彭德懷躍進車內,吼了一聲:“開車!”

汽車衝上鴨綠江大橋。這時北風大作,雨雪交加,夜幕籠罩了鴨綠江兩岸的山河大地。

經過整整10天分秒必爭的工作,彭德懷來不及換上人民軍的將軍服,仍身著從西安穿來的舊粗呢子黃軍裝,就乘車離開了祖國。在吉普車後麵,隻有一輛裝電台的卡車緊緊跟隨。

彭德懷進入朝鮮後,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行程,在20日黎明前,到達鴨綠江南岸的水豐發電站。他們在與金日成取得聯係後,傍晚又乘車向平安北道昌城郡之北鎮進發。

經過一夜走走停停的艱難行程,彭德懷一行於21日黎明前到達金日成指定的會晤地點,位於東倉和北鎮之間山溝內的一個叫大洞的小村莊。樸憲永領著彭德懷下車步行,在一間草房裏找到了我國駐朝大使館臨時代辦。

8時30分左右,金日成派人來請彭德懷,臨時代辦陪同前往。兩人在田埂上邊走邊談,突然,彭德懷停步問:“你身上帶著小剪刀沒有?”說著抬起兩臂,兩個破袖口上掉著一些長短不齊的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