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重申中方底線(1 / 1)

1950年北京9月下旬的一天,印度潘尼迦大使要求會見聶榮臻。

聶榮臻在軍委對外聯絡處應約會見潘尼迦。潘尼迦提及朝鮮半島形勢,擔心萬一發生什麼事情,將要使中國的建設拖後10年、8年。

聶榮臻則回應說:

如果帝國主義者果真要發動戰爭,那麼,中國人民也隻有起而抵抗。一個國家不付出犧牲是不能捍衛獨立的。

事後,潘尼迦大使判斷,中國這是發出措辭嚴厲的警告,不能不屑一顧。他立刻把談話內容報告給印度外交部,而在倫敦的美國外交官很快從印度獲悉這些內容。

10月3日1時,印度大使館接到中國外交部的電話,秘書把潘尼迦大使從夢中叫醒,通知他立即去周恩來的住處。

潘尼迦發現屋裏屋外的氣氛都很肅靜。他走進屋時,周恩來站起身來迎接他說:“很對不起,深夜把您喚醒。”接著,周恩來親手給他擺上茶。

潘尼迦知道周恩來是個日理萬機,及其務實的人。聯想到前幾天聶榮臻的談話,他猜測是有關朝鮮戰爭問題,才會讓他深夜到這裏。

寒暄過後,周恩來開門見山地說:

大使先生,有這樣一個信息:如果美國人越過“三八線”,向中國邊境不停地推進,中國將被迫對朝鮮戰爭進行幹預。但我們非常希望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美國政府聽了麥克阿瑟的話,往往會判斷失誤,會遭到大的失敗。

潘尼迦聽出周恩來話中的用意。他問:“總理閣下,你認為美國人越過‘三八線’,會推進到中國邊界嗎?

周恩來點點頭說:“是的,美國超過‘三八線’,不會停止前進。”

潘尼迦說:“杜魯門總統曾要麥克阿瑟將軍慎重推進,尤其不要過於接近中國邊境。”

周恩來強調說:

杜魯門對麥克阿瑟向中國邊境推進進行了提醒,但不是堅決地製止。

潘尼迦略做思考後問:“如果南朝鮮越過‘三八線’再往北推進,中國怎麼辦?”

周恩來回答得幹脆而有力,他說:

美國人入侵北朝鮮往北推進,將會遭到中國人的抗擊。

在談話最後,周恩來強調:

美軍企圖越過“三八線”,以擴大戰爭,我們要管。這是美國政府造成的嚴重情況。

我們主張朝鮮事件應該和平解決,不但朝鮮戰事必須即刻停止,侵朝軍隊必須撤退,而且有關國家必須在聯合國內會商和平解決的辦法。

當時,潘尼迦已經知道中方在鴨綠江邊,建立了東北邊防軍。潘尼迦立即向印度轉達中國更高層次警告:

美國人注意,不要越雷池一步,否則中國必將幹涉。

他相信中國的警告會說到做到,而不是虛張聲勢。

周恩來9月30日報告中的聲明和10月3日與潘尼迦的談話,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先禮後兵,中國已仁至義盡。

可是,美國方麵的反應十分麻木不仁。艾奇遜認為,周恩來和潘尼迦的談話隻是私下談話,不屑一顧,因為中國隨時對此可以否認,如果中國人“打算參加撲克牌遊戲的話”,他們就應該比現在亮出更多的牌。美國不應對大概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恐嚇過分擔心。

而杜魯門則認為:“潘尼迦先生在過去就是經常同情中國共產黨的家夥,因此他的話不能當作一個公正觀察家的話來看待,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共產黨宣傳的傳聲筒罷了。”

中國的警告也很快傳到麥克阿瑟耳朵裏,但他置若罔聞。他早就考慮過中蘇介入的問題,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霍伊特·範登堡還在東京。

麥克阿瑟信心十足地告訴範登堡:“從滿洲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出來的唯一通道上遍布著隧道和橋梁,我看這裏特別適合使用***……”

不過,麥克阿瑟確信即使不用原子武器,中國也無力在北朝鮮維持若幹萬部隊。麥克阿瑟相信,中國至多能有幾千誌願軍參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