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美第一批f-80型飛機進駐台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淩厲攻勢下,國民黨台灣軍事當局見美第七艦隊的艦隻,隻是在台灣海峽巡遊不直接支援華東沿海島嶼上的國民黨守軍,不得不打算從金門及諸島撤軍。

7月13日,對台灣特別關注的麥克阿瑟親率16名高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台灣,次日同蔣介石以交換形式簽訂《台美聯防互助協定》,由美蔣共同防守台灣,並決定駐台雙方陸海空軍歸麥克阿瑟統一指揮。

當時,70歲的麥克阿瑟向蔣介石發誓說:“如果赤色中國愚蠢地來進攻台灣,我將火速趕來指揮!”他甚至狂妄地喊叫道:“我每個夜晚都祈禱赤色中國能這樣做,我常常是跪在那裏祈禱。”

蔣介石對麥克阿瑟十分崇敬而深信不疑,他立即下令“與共產黨鬥爭,寸土不讓”,停止從金門撤軍並又進占了剛剛放棄的浙江沿海部分島嶼。

知己知彼的***十分清楚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空軍,而美蔣在台海已做了充分準備,若再實施渡海作戰顯然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而待機選擇陸地戰場同美國侵略者進行較量,則能充分發揮我軍的優勢。

8月11日,***通過中央軍委致電陳毅,停止攻擊金門和沿海其他島嶼。

當時,在戰場上,朝鮮人民軍進攻迅猛,勢如破竹,使李承晚軍隊一敗塗地,它的保護人美國當然不能無動於衷。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冒雨飛往朝鮮戰場實地考察。

此後,麥克阿瑟向華盛頓政府發出了美國應直接出兵的呼籲:

守住目前戰線並能在日後收複失地的唯一保證就在於把美國地麵部隊引入朝鮮戰區。要繼續利用我們的空軍和海軍而無有效的地麵部隊配合,就不能起決定性作用,除非在這被破壞的地區為充分利用海陸空軍聯合部隊做出準備,否則我們的使命將隻是白白犧牲生命、耗費金錢和喪失威信,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遭到徹底的毀滅。

不到24小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發表聲明,宣布他“已命令美國的空海部隊給予南朝鮮政府部隊以掩護和支持”,授予麥克阿瑟使用地麵部隊的權利。

於是,美軍第二十四師、騎一師、第二十五師和第八集團軍先後離開日本抵達朝鮮戰場。同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第十三航空隊開赴台灣,以阻止中國共產黨部隊對台灣的進攻,保持台灣的“中立”。

6月28日,朝鮮人民軍攻占了漢城。

7月20日,朝鮮人民軍又攻占大田。生俘美軍第二十四師師長威廉·迪安。

到8月中旬,金日成的軍隊已解放了南朝鮮80%的地區,將美李軍壓縮到洛東江以東僅10000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區。再往前,就是浪濤滾滾的大海了。

然而,麥克阿瑟畢竟是位五星上將,他根據自己對日作戰的經驗和朝鮮地形南北狹長、美軍海軍空軍力量強大又善於聯合作戰的優勢,提出仁川登陸作戰計劃。經過激烈的爭吵和論證,登陸計劃被五角大樓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