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科學飲食知識2(1 / 3)

2.食宜緩些

《養病庸言》說:“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通過細嚼可使食物磨碎,減輕胃的負擔,有利胃的消化。而緩食又能使胃、胰、膽等消化腺得到和緩的刺激,逐漸分泌消化液,不至因狼吞虎咽而使消化器官難以適應。飲食緩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其中含有澱粉酶、溶菌酶以及分泌性抗體(免疫球蛋白A)等物質,不僅能夠幫助消化,而且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此外,緩食亦使吞、嗆、噎、咳的現象得以避免,減少意外。

3.食宜少些

人體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往往可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調節飲食既要善食,也要善節。正如《醫說》所雲:“食欲少而數,不欲頓而多”。特別是肥肉烈酒、油膩腥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即中醫所謂“膏粱厚味”,最能傷人胃氣。嗜味多食,每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腸及胰腺疾病,如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所以,《素問·痹論》又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至於大饑、大渴之時,則更不宜過食、過飲。孫思逸說:“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這些都是節食的經驗之談。

4.食宜淡些

淡食並非是不食有滋味的食物,而是指五味要淡,酸、苦、甘、辛、鹹不可偏嗜,且要少吃油膩厚味。古人有歌雲:“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功行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中醫認為,飲食五味不可偏亢,五味各有所傷,如鹹多則傷心,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甘多則傷腎。《素問·五髒生成篇》說:“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搞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服胎而唇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因此,節製食味,保持清淡,於健康大有好處。

5.食宜暖些

《醫方集解》載:“食涼水瓜果,則病泄利腹痛,夏走炎途,貪涼食冷,則病瘧痢。”所以,飲食宜溫,生冷宜少,這樣有利於胃的消化與吸收。胃喜暖而惡寒,凡飲食中之生冷皆宜少食,以免造成腹痛、嘔吐、泄瀉、痢疾等病。特別是體虛胃寒的病人,更應慎重。當然,食亦不可太熱,極熱則反傷咽喉、胃脘,此所謂“過猶不及”。

6.食宜軟些

硬堅之食,最難消化,而筋韌及半熟之肉,則更能傷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極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飯烹食以及魚肉瓜菜之類,須熟爛方食。

飲食與人的關係最為密切,天天需要和它打交道,俗話說“病從口入”。常記“飲食六宜”,必將對健康長壽,預防疾病大有益處。

科學烹調有益長壽嗎

科學烹調是指盡量保存食品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人體生理活動和人的一生中維生素和礦物質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就會患各種疾病,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會造成早衰早亡。所以講究科學烹調方法,有益於老年人健康長壽。

1.為了減少水溶性維生素C和B的流失,米要輕洗、菜宜先洗後切,這主要是保護維生素不被流失。

2.水撈或瀝煮的主食,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可損失50%左右。主食宜燜蒸,忌撈煮。蒸、燜主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水溶性維生素、蛋白質、糖類和礦物質等。

3.現吃現炒現吃現炒是保存維生素的好方法。如烹調好的菜肴放15分鍾後維生素損失25%,90分鍾以後可損失75%。所以老年人吃菜還是現吃現炒為宜。

4.老年人消化係統功能已減退,煎炸食品不易被老年人消化吸收,易患胃腸疾病,故而不應采用煎炸烹調。另外煎炸食物維生素損失置大,可達50%以上,不利於老年人健康長壽。羹、糕鬆軟、鮮嫩易於老年人消化吸收。所以食品不宜煎炸,宜食羹糕類食品。

5.加蓋烹調,急火快炒加蓋烹調是為了防止菜肴中水溶性維生素隨水蒸氣蒸發,另外也保存了食品的香氣。急火快炒,不但使菜味鮮嫩,而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維生素。如維生素C可保存60%,胡蘿卜素可保存76—90%。而久炒的菜肴,要損失維生素45%以上。

吃蔬菜水果能益壽延年嗎

副食品中蔬菜和水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這不僅是因其有調劑飲食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含有人體必要的營養素,對人體具有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作用。

1.蔬菜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成分對防治疾病和保證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鉀、鈉、鐵、銅等成分。這些元素對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起著重要的作用。鈣可以增加骨質的密度,防止老年骨質疏鬆。鈣還有抑製神經組織和肌肉的應激性的作用,血漿中鈣含量低於7毫克/100克時,就要發生抽搐現象。鉀、鈉有維持人體正常滲透壓和加強神經與肌肉的應激性的作用。鐵是組成血紅蛋白和一些酶的一種成分,缺鐵時易引起老年性缺鐵性貧血。銅有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和紅血球細胞發育的作用。缺銅也可引起貧血、食欲不振等。礦物質可使菜果成為堿性食物,可與穀物及肉類等酸性食物中和,從而可起到調節體液和血液酸堿平衡的作用。蔬菜水果中含水量有微量元素銅,這種物質的存在可以減少食道由和肝癌的發病率。含銅較多的蔬菜水果有紅蘿卜、白蘿卜、大白菜等。

蔬菜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作為維生素A原料的胡蘿卜素。此外,還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PP(尼克酸)、維生素P(路丁)等。近年來發現,大劑量的維生素C製劑對防治感冒有一定療效。老年人常吃蔬菜水果還能促進消化,增進機體對傳染病、癌症等的防禦能力。這是因為食物中往往含有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這兩種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亞硝胺致癌物質。而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能阻止亞硝胺合成,從而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老年人常吃蔬菜水果,可使肝髒中維生素C增加,從而提高肝髒的解毒能力,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血中膽固醇和血脂含量。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A有抗幹眼病,保持正常視力,防止夜盲症的功能,以橙紅色的蔬菜和杏、柿子、香蕉中含量為豐富。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P有降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有一定療效。含維生素P多的蔬菜水果有香蕉、芹菜等。

2.蔬菜水果中的芳香油,使其形成獨特風味。如薑、蔥、蒜的辛辣味。薑的辛辣成分是薑腦;蒜、蔥的辛辣成分是流醚類化合物。水果的香氣主要是有機酸酯和糖類化合物所致。蔬菜的香氣主要是含硫化合物所致。這些獨特風味能刺激食欲,對防治癌症也有一定作用。

3.蔬菜水果中含有纖維素,纖維素雖不能被人體消化,但能刺激胃液分泌和大腸蠕動,增加食物與消化液的接觸麵積,因而有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體內廢物排出,避免因廢物久留於消化道內而對腸道造成毒害預防結腸癌。

由此可見,老年人適量食用蔬菜水果,是身體健康長壽必不可少的,對身體頗為有益。

老年人常吃的蔬菜有哪些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

1.大白菜

大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與同季度節的蘋果和梨相比,鈣和維生素C均高5倍以上,磷高3.6倍,鐵高l一2倍,維生素B1高1倍,維生素B2高3-4倍。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成人每天吃350—400克大白菜,就可以滿足維生素C的需要。

大白菜中含有較高的微量元素鋅,比肉和蛋類含量還多。鋅具有生血功能,對外傷愈合等有著重要作用。此外,鋅與抗衰老有一定關係。大白菜中還合有豐富的銅,銅可阻斷體內形成亞硝胺,從而起到抗癌作用。祖國醫學認為白菜具有通利腸胃,補中益氣,解毒醒酒,消食下氣,和中,利大小便等功效。

2.甘藍類菜

洋白菜、甘藍、菜花等均屬此類。洋白菜營養價值與大白菜差不多。甘藍的維生素C含量為41毫克/100克。菜花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可達85—100毫克/100克,相當於大白菜的4倍;維生素B1和胡蘿卜素的含量相當於大白菜的2倍和8倍。

這類菜中含硒量很高,可用來治療眼疾,增強視力。此外硒還能增強體內白細胞的殺菌能力和抵抗一些毒素對人體的毒害預防感染。

3.油菜

油萊是我國南、北方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它們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每100克中含鐵0.7—7毫克;含鈣140毫克;含胡蘿卜素1.28-3.15毫克;含維生素C37—51毫克。一個成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就可以滿足上述的營養需要了。

4.芹菜

芹菜有水、旱芹菜之分,水芹菜產於我國南方。經常食用的是旱芹菜。因其含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所以多數老人喜食。芹菜中含有維生素B、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現代醫學認為,芹菜中含有芹菜堿,芹菜堿有降血壓作用,對早期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療效。芹菜中含鐵量較高,每100克可達8.5毫克。祖國醫學認為芹菜味甘、性涼、具有健腎止血、健脾養胃等作用,有治療糖尿病、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的功效。所以芹菜是缺鐵性貧血老年人的佳蔬。

5.苗筍

苗筍氣味清爽,生熟皆可食用。苗筍中含有維生素U,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每100克苗筍含鈣110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2.24毫克,維生素C31毫克。以醋、鹽拌食更佳。

6.茄子

茄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除含有礦物質和維生素A、B、C外,紫色茄子還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P。維生素P對提高微血管抵抗力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和防止小血管出血等有良好的作用。茄子中的皂草甙跟維生素P協同,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功效,茄子是心腦血管患者的佳蔬。

7.西紅柿

西紅柿又稱西紅柿,色澤分為鮮紅、粉紅或橙黃色,汁多,味酸甜,生熟均可食用。

西紅柿的營養價值很高,各種維生素含量比蘋果、梨、葡萄等高2.4倍。西紅柿中含有多量果酸,這些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生吃西紅柿時,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幾乎毫無損失。

中醫認為,西紅柿性酸、微寒,具有養陰生津,健脾消食,養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等功效。高血壓、眼底出血等患者,每日清晨空腹吃鮮西紅柿1—2個,可收到降壓止血效果。

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西紅柿素,它有助消化和利尿的功效。因此,常吃西紅柿對胃腸疾病、消化不良、腎髒病患者尤為有益。

8.胡蘿卜

胡蘿卜是一種常食的蔬菜,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每100克中含3.62毫克。此外,還含有較多的糖(可達7.6%),還含有維生素C、礦物質和九種氨基酸。

現代醫學認為胡蘿卜素有防治癌症的作用,還有治療眼疾,提高視力之功效。祖國醫學認為胡蘿卜“氣味甘、辛、微溫、無毒”,有“下氣補中,利胸腹,潤腸胃,安五髒”的功效。

9.藕

藕生於池塘之中,屬根莖類蔬菜。藕含糖量很高,可達19.8%;含維生素C較多,每100克中含25毫克。用藕製成的藕粉,芳香甜潤,滑潤可口,有生津開胃,清熱補肺,滋陰養血之功效,是老幼優良食品。

10.冬瓜

冬瓜的水分很高,可達97%。冬瓜不含脂肪,發熱量也很低。祖國醫學認為冬瓜有利水、化痰、清熱、解毒、消水腫脹滿之功效。《食療本草》中寫到:冬瓜“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練五髒,為其下氣故也。欲得體窿輕便者,則可督食之;若要肥,則勿食也”。冬瓜是心肺及腎髒疾病患者的佳品。

11.黃瓜

黃瓜中含有糖類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A原、B1、B2以及礦物質。黃瓜藤有良好的降壓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醫療上如用黃瓜煎汁治療高血壓會收到一定效果。

怎樣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