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秦淮河古稱淮水,秦始皇時鑿通方山引淮水,橫貫城中,故名秦淮河。向有“六朝金粉”之稱。明清之際,這裏盛極一時,綠窗朱戶,夾岸而居。每逢盛時,燈船蜿蜒似火龍,素稱“秦淮燈船,天下第一”。現在的秦淮河,恢複了它的繁華麵貌,成為具有六朝古都特色,廟、市、景合一,融遊覽、購物、品嚐小吃、娛樂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遊覽景點有:秦淮河、夫子廟、學宮、貢院、東西市場、烏衣巷、桃葉渡、瞻園、明代城垣、中華門城堡、民俗博物館、白鷺洲公園、周處台、秦淮小公園等。 瞻園 最初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王府西花園,後來又為清朝藩台衙門的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的王府。園子的規模不大,但布局典雅,曲折幽深,稱得上是江南園林中的玲瓏佳品。其主要特色是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夫子廟 即孔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複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既恢複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這裏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李香君故居 又稱媚香樓,是一兩層高的磚木結構民居。李香君是清初戲劇家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傳說實有其人。重修後的故居,陳列有關曆史資料及明式家具。烏衣巷 在秦淮河南岸,曾是六朝有名的商業區和王公貴族的住宅區。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下《金陵懷古.烏衣巷》的著名華章,詩雲:“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從此烏衣巷便名播中外,遊人不絕。白鷺洲 這是一個以橋為特色的園林,園內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瓏的獨孔橋、三孔橋、七孔橋,還有慕侵亻艿耐で諾取?中華門城堡 南京城牆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座城堡。其甕城由三道甕城和四道城門組成,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總麵積達15168平方米,城牆高21.45米,工程宏偉,結構複雜,設計巧妙,在我竊ㄖ飛險加屑渲匾牡匚弧?/p>旅遊指南:到秦淮風光遊覽需一天時間;抓緊一點,也需半天。如隻遊秦淮風光的中心地帶,可作這樣的安排:乘車到達明遠樓,然後步行至貢院西街,進入大成殿參觀,大成殿現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出來後,可到附近東市及西市,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店鋪中選購一些旅遊紀念品、工藝品。貢院西街一帶有不少餐館及小吃攤。特色小吃有雞湯油炸雲吞、夾心小紅糕、長生粥、冰糖球涼粉、鴨油燒賣、糯米紅豆粥和桂花糖山芋等,任君隨意品嚐。從貢院西街信步南行便到達魁星閣下的碼頭。在這裏可以乘仿古畫舫遊覽秦淮河。這些畫舫長約10米,船艙內設有仿明式的座椅,船首高懸大紅彩燈籠及兩盞紅燈籠。船上有導遊向遊客介紹十裏秦淮的兩岸風光及曆史故事。全程來回約45分鍾。下船後,可以到李香君故居和烏衣巷參觀。
蜀南竹海
所在省市:四川
景點簡介:我國南方很多省為如浙江、安徽、江西等都有成片成片的竹林,但是,最壯觀的竹林的四川宜賓地區長寧、江安縣一帶,稱為"蜀南竹海"。"蜀南竹海"連成片的竹林總麵積達六萬多畝,像這樣廣闊的楠竹種植區,為國內外所罕見,稱得上是一大奇觀,自古就是有名的風景區。相傳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謫居川南宜賓時,就曾到竹海遊覽,而對這千峰疊翠的艉麗景色,不禁邊聲讚道"壯哉,竹波萬裏,峨眉姐妹耳!"並在石上題寫"萬嶺青"三個字。至今,竹海內有兩個鄉至今仍名"萬嶺鄉"和"萬裏鄉"。從宜賓乘車向東南行68公裏,就到了竹海的西大門長寧縣。從這裏開始就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空氣中也飽含著竹的清香,一望無際的竹子連川連嶺,整整覆蓋了500多座山丘。這裏的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氣最低不低於攝氏零度,最高不超過攝氏30度,冬暖夏涼,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適於旅遊。在幽篁間有幾十裏遊覽小徑,被稱為"翡翠長廊",在這條長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氣,使人有如置身世外之感。這裏還有忘憂穀、琴蛙湖、飛瀑亭、仙寓洞、龍吟寺、天後寺、天皇寺、壽昌寺、回龍寺等眾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觀,還有不少摩崖造像和碑刻。這些景觀與竹海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處頗有吸引力的遊覽勝地。位於兩縣交界的擦耳岩上的仙洞是其中一處比較重要的景點。這一帶山勢回環,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從構築在懸崖邊的小徑上行百餘米,甚為驚險。洞長約200米,進深10米,高約15米。洞內原為古道觀,有大佛殿、玉皇殿、觀音殿、靈官殿等。現道觀已不存,但仍有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四十多尊。這裏是觀賞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隻見萬竹掀濤,竹海的奇特風光盡在眼底。另一處觀賞竹海的景點是龍吟寺。這寺位於九龍山頂。這裏地勢較高。在這裏遠眺,不僅可以觀賞波濤似的竹海,而且可看到如帶的長江在遠處流過。不久前,風景區內修整了一條長達1500米的天寶古棧道,這條棧道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沿棧道行進,好似騰空走壁,異常驚險。修整之後,有走壁攀天之樂,無驚魂奪魄之虞,為遊人增添了情趣。此外,天皇寺、忘憂穀也是竹海的主要景點。天皇寺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巔上,視野最開闊。忘憂穀是一條窄長山穀,這裏楠竹長得既密集又粗壯,遮天蔽日,使整個山穀顯得更深幽。遊人或走在九曲回腸似的小徑上,或躺在軟綿綿的竹葉上,聽瀑聲鳥語,觀山花翠竹,此時此刻,即使有滿腹憂愁也會忘得一幹二淨。旅遊指南:去蜀南竹海遊覽,可從成都或重慶乘火車至宜賓。從成都去宜賓340公裏。到達宜賓後,可以在宜賓住宿,先在宜賓遊覽一天,也可以從宜賓乘汽車去竹海所在的長寧縣。長寧縣有竹海賓館等住宿點。宜賓距長寧縣城隻幾十分鍾路程。長寧是一座古鎮。也有不少可供遊覽的勝地。宜賓是著名的酒鄉,是五糧液酒的產地。其他著名土特產有芽菜、夏橙、荔枝等。長寧水果四季不絕。春有櫻桃、枇杷,夏有桃、李、荔枝,秋有雪梨、香蕉、龍眼,冬有柑、柚等。竹類資源特別豐富,有楠竹、斑竹、苦竹、水竹、箭竹、綿竹、塔竹、棕竹、蘆竹、金絲竹、人麵竹、羅漢竹、鳳尾竹等,遊人可以到竹類博物館參觀,可以購買竹簧、竹器工藝品。蜀南竹海遊程設計:一日遊上午從宜賓乘旅遊中巴到竹海,(旅遊公司一般在7:00發車,10:00左右即可到達景區)遊覽忘憂穀等處,中午品嚐竹筍係列菜肴,下午參觀仙寓洞等處,傍晚返回。二日遊第一天從宜賓乘車到竹海參觀後,可在當地住宿,夜觀流螢,聽彈琴蛙。次日繼續參觀。(因竹海景點多,分布廣,夜色靜謐優美,遊客多選取二日遊的安排)。
鬆花湖
所在省市:吉林
景點簡介:在吉林市郊,有一座40多年前修建的著名的豐滿水電站,電站大壩高達91米,長達1000米。大壩將鬆花江攔腰截斷,於是在其上遊便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鬆花湖。鬆花湖的形狀狹長,長達200多公裏,最寬處約10公裏,最深處約70多米,蓄水量約100億立長,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大人工湖。鬆花湖的湖身長,溝汊多,窄處兩岩青山對峙,婀娜多姿;寬處煙波浩渺,萬頃一碧;周圍層巒疊嶂,林木蔥蘢;整個湖區的景色十分秀麗,因此成了我國東北地區的一處遊覽勝地。鬆花湖越往上走,湖越窄,山越陡,石越奇,林越密,有人認為其景頗具黃山之美,漓江之秀。湖中有許多小島,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大的一個島叫五虎島。據說,從空中俯視,這島的形狀有如5隻老虎在水中嬉戲,因而叫五虎島。島的麵積約50公頃,島上要林木茂盛,野花飄香,在島上修建了休息室、餐廳等旅遊設施,一到夏季,就有很多遊人乘船來到這裏遊泳,泛舟、野餐。船從五虎島往上行駛,不久可到“花砬子”。這裏被很多人認為是鬆花湖景色最美的地方。沿岸一個個小砬子凸出湖麵,怪石林立,背襯著山坡的鬆林,呈現出一幅水靜、石奇、鬆秀的風景圖畫。遊鬆花湖最好是夏季,這時乘船上行,涼風習習,暑氣全消。越往前,周圍群山綠意越濃,環境更加寧靜,空氣更加新鮮,會使你感到特別舒暢。除了夏季以外,在其他季節遊湖也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風光。在冬季,四周群山銀裝素裹,湖水結冰,麵平如鏡,在這個時節,可以上山打獵或鑿水捕魚。春季,湖岸山崖,野花竟放,充滿生機。秋季,層林盡染,火紅的楓樹,桔紅的橡樹,金黃的落葉鬆,米黃的白樺樹,使你視線所及,處處彩色斑斕。在鬆花湖沿岸有森林麵積在21萬公頃,其中有水曲柳、樺等天然林的紅鬆、白鬆等人工林。山林中盛產人參、五味子等藥材,還有山葡萄、榛子、蘑菇等特產。鬆花湖的魚產也很豐富,有白魚、鯿花、鯉子、白鰱等,其中白魚魚體扁長,肉質鮮美,被譽為鬆花湖的無上佳品。鯿花肉味鮮美,做魚湯最好喝。遊鬆花湖吃魚餐,喝魚湯,是一大享受。旅遊服務:吉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風味菜有砂鍋人參雞、清蒸白魚湯、生拌鮮魚、扒熊掌、清湯火鍋、口袋豆腐、全鹿宴。還有朝鮮族風味的狗肉、冷麵等。
鬆花江霧凇島
所在省市:吉林
景點簡介:鬆花江兩岸樹茂枝繁,冬日裏不凍的江水騰起來的霧淞,遇到寒冷的空氣,在樹上凝結為霜花,氣象學稱之為"霧淞",當地群眾稱為"樹掛"。臘月嚴冬,每當霧淞出現的時候,10裏長堤上的垂柳青枝變成瓊枝玉樹,一片晶瑩,江岸霧淞繚繞。清早,當晨光揭開霧靄的沙縵時,十裏長堤,鬆柳銀裝,玉樹臨風,雪光嵐氣,雲蒸霞蔚。人在其中,猶入仙境。吉林市的霧凇早已遠近聞名,然而人們了解最多的大多數是市區一帶的十裏長堤,卻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裏的鬆花江下遊有一個霧凇島。霧鬆島因霧凇多且美麗而得名。這裏的地勢較吉林市區低,又有江水環抱。冷熱空氣在這裏相交,冬季裏幾乎天天有樹掛,有時一連幾天也不掉落。島上的曾通屯是欣賞霧淞最好的去處,曾有“賞霧凇,到曾通”之說。這裏樹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景色既野又美。霧凇隻有冬季才出現。到吉林觀賞霧凇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這是因為霧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獨特的環境和條件。霧凇通稱為“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鬆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霧凇就屬於晶狀。隆冬時節,沿著鬆花江的堤岸望去,你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線:鬆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雲,排排雪浪,十分壯觀。 吉林霧淞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同稱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舉辦一次"霧淞冰雪節"。
塔爾寺
所在省市:青海
景點簡介: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寺院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占地達1000畝,不但是我國六大寺院之一,在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名。塔爾寺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是為了紀念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宗喀巴而建的。塔爾寺依山勢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經堂、大廚房、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寶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組成的完整的藏漢結合的建築群。整座寺宇不僅造型獨特,富於創造性,而且內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藏漢建築藝術的結合也非常巧妙,協調統一。可以說是件精美的建築藝術的工藝美術品。塔爾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稱為“塔爾寺三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酥油花相傳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與吐蕃讚普鬆讚幹布聯姻時,當地佛教徒為表示尊敬,在公主從長安出發時帶去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後在西藏成為習俗。其後傳到塔爾寺,而塔爾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漸成為一絕。每年春節前幾個月,酥油花藝人便將純淨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質礦物染料,塑造成各種佛像、人物、花卉、樹木、飛禽、走獸,有的還組成宗教故事、人間天上生活及神話故事等。每到農曆正月十五日燈節會上將做好的酥油花展出,一年一度,成為寺內盛會。壁畫有的直接繪於牆上,有的繪於棟梁上,更多的是繪於布幔上,懸掛或釘在牆上。壁畫染料采用礦物染料,色澤鮮豔,經久不褪。每年六月觀經會上,將繪有大佛像的數十丈長的布幔在山坡上高高掛起,謂之曬佛,圍觀瞻仰者常達數萬人。堆繡是用各色綢緞剪成各種形狀,塞以羊毛、棉花之類的充實物,在布幔上繡成具有明顯立體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種獨特的工藝美術品。塔爾寺的主殿是大金瓦寺,麵積約450平方米。塔爾寺最宏偉的建築是大經堂。這是一座藏式平頂建築,麵積達1981平方米。殿內矗立著108根大柱子,柱子上部都雕有優美的圖案,外裹彩色毛毯,並綴以各色刺繡飄帶、幢、幡等。上千尊小七精致的銅質鎦金佛像置於四壁的神龕中。經堂內鋪蒲團上各個,可供2000多喇嘛集體誦經之用。塔爾寺內的大廚房很有特色,內有大銅鍋五口,口徑為1.65—2.6米。其中年代最久的一口鑄於清嘉慶十五年。這些大鍋是在觀經法會時給大經堂育經喇嘛燒“茫加”、“望巴”用的,據說,這五口大鍋可以同時煮出供3200人吃的米飯。塔爾寺每年農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要舉行四大法會,十月、二月舉行兩小法會。在正月十五日舉行的大法會期間,寺裏展出酥油花、壁畫、堆繡“三絕”,吸引數以萬計的各族群眾來寺瞻仰朝拜。這時,寺前馬路兩側擺滿小貨攤,有美麗的藏族服裝、小塊地毯、哈達,以及銅、鋁製造的多種紀念品,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