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爾薩什洛克防波堤工程
馬爾薩什洛克防波堤是中國和馬耳他兩國政府於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簽訂的技術合作項目,由中方設計並負責組織和指導施工。中國港灣工程公司廣州、天津築港公司於一九八○年四月接受任務,一九八二年六月正式開工。
防波堤位於馬耳他東南部的馬爾薩什洛克灣灣口,全長1015米,其中斜坡堤長252米,直立堤長763米。堤軸線水深大於15米者約占70%,大於20米者約占30%,堤頭處的最小水深約25米;五十年一遇的大波波高9.0米,周期10.7秒,地形、地質複雜。鑒於淺水區海底無軟土覆蓋層,遂將斜坡堤直接拋築在基岩上。堤心部分采用當地盛產的珊瑚石灰岩塊石,護麵層采用20噸重的扭工字塊體,護腳為空心方塊,安放後空腔內灌注混凝土,使之與地基結為整體。直立堤采用明基床沉箱結構,其內側兼作8萬噸級碼頭。基床內外坡均用10噸扭工字塊護麵,肩部用帶減壓孔的柵欄式混凝土壓肩塊。由於當地沒有沉箱預製廠,直立堤所需30個大型沉箱(最大者為26.7×26.1×21.5米,重5900噸)的主體是在大港灣的6號船塢內預製的。為了縮短占用船塢的時間,使用了大型拚裝式鋼模板,且在塢內隻澆注到15米高,混凝土強度達到標號即浮運出塢,停靠在連接碼頭再澆築到設計高度。工程中使用的8886個扭工字塊體,共耗用混凝土5.42萬立方米。預製時采用了液壓式開合鋼模板,每套模板均裝有4台附著式風動混凝土振搗器,並配備了一台傳動箱小車和螺栓鬆緊器,工效高,操作方便,質量好。堤身拋石采用了660立方米開底駁與自卸卡車由陸向海推進拋填相結合的方法。
由於當地受地中海季風影響,風多浪大,每年平均海上工作日僅一百五十三天,所以總工期約需六年。但是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在施工中克服了重重困難,至一九八五年底,長252米的斜坡已經建成,直立堤已初具規模,多次經受了風浪的考驗。馬耳他政府對中方的施工質量表示滿意,對中國施工人員的諳練技術、嚴明紀律和高尚品德表示讚賞。
三、巴林團礦廠疏浚工程
依照中國港灣工程公司與阿爾紮及拉公司簽訂的合同,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中方派遣了3艘1450立方米/時的絞吸式挖泥船附帶全套排泥管,抵達巴林國,承包阿拉伯鋼廠團礦廠疏浚吹填工程。這是中國港灣工程公司承包的第一項國外疏浚吹填工程,總土方量650萬立方米,吹運距離達2000米,吹填區長1200米,寬800米,總麵積96萬平方米。在施工現場,3艘船連續作業,於一九八三年六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顯示了中國疏浚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為國家贏得了信譽。
四、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疏浚工程
一九八二年,中國港灣工程公司與墨西哥有關當局簽訂了合同。上海疏浚公司派遣4500和6500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各一艘,橫渡太平洋,於當年六月抵達墨西哥。至一九八五年底,相繼兌現合同10個,先後為托波洛班波等港疏浚土方2670萬立方米。
一九八四年六月,上海疏浚公司的一艘6500立方米自航邊拋耙吸式挖泥船轉赴哥倫比亞,至一九八五年底共完成承包合同4項,先後為巴蘭基利亞、聖馬爾塔、布韋那文圖拉等港挖泥785萬立方米。
一九八五年七月,中國港灣工程公司的3艘1450立方米/時絞吸式挖泥船開赴哥倫比亞的馬哥達雷那河,承擔航道疏浚任務。中國疏浚工程技術人員的嫻熟技藝、勤奮精神和良好風紀深受當地官員和有關方麵的讚許,被譽為“世界最佳航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