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和承包國外水運工程建設(2 / 3)

同期建成的修船碼頭位於船塢東側,長450米。在長322米的炸岩段采用襯砌錨杆式結構,並在150噸門座起重機軌道梁下設直徑49厘米的鑽孔灌注樁;在長128米的老碼頭改建段采用通縫的空心方塊結構,空腔內填石,而在方塊與舊碼頭岸壁間灌注混凝土。

整個工程共用鋼材9874噸、木材2260立方米、水泥25000噸、炸藥270噸,開挖石方79萬立方米(其中水下爆破7萬多立方米),澆注混凝土近11萬立方米。

以組長馬宗德、總工程師周振球為首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與馬耳他職工友好合作,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高質量地建成了30萬噸級修船幹塢和修船碼頭,受到國內外水運工程界的高度讚揚,得到馬耳他政府的獎賞。

二、毛裏塔尼亞“友誼港”工程

“友誼港”工程是中國和毛裏塔尼亞兩國政府於一九七四年九月正式簽定的援建項目。港口位於毛裏塔尼亞西海岸中部,麵向大西洋,北距努瓦克肖特市12公裏。當地氣候炎熱,終年無雨;海域無任何屏障,五十年一遇的大波波高6.2米,周期24秒;每年沿岸漂沙量達70—90萬立方米。

一九七五年五月,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局派員到現場進行勘測和收集資料,並委托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做了相關的動床水工模型試驗。根據勘測和試驗結果,用單突堤攔截由北向南的沿岸漂沙,預計可儲沙三十年。水上建築由引橋、碼頭和防波堤等三部分組成。引橋長750米、寬13米,采用直徑53厘米的鋼管樁基礎、鋼井字梁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空心板。碼頭長585米、寬45米、水深10.0米,含3個1萬噸級雜貨泊位,采用了直徑70厘米的鋼管樁基礎鋼筋混凝土梁板式結構。碼頭外側和兩端為斜坡式防波堤。淺水區引橋外側(即堵口段)是鋼管樁直立式防波堤,全長910米,用以防止港內淤積。由於當地沒有建築石料,除了少量墊層以外,斜坡堤全由人工塊體構成。堤心使用0.8—1.6噸的混凝土四麵體,外層為2層12噸的扭工字塊體護麵,護腳棱體是5—12噸的扭工字塊。施工采用了陸上推進和水上用升降平台砌築工藝。岸上建有一座燈塔,燈器中心距地麵33米,視距18.6海裏;還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倉庫和5.9萬平方米的堆場。

工程於一九七九年四月正式開始。經過兩國工程技術人員的艱苦努力,一座擁有3個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75萬噸的嶄新海港,於一九八六年六月在大西洋之濱建成,在新中國的水運工程援外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

主要承包和合作工程介紹

一、馬耳他大港灣連接碼頭工程

大港灣連接碼頭是中國港灣工程公司承包的第一項工程。碼頭位於大港灣南岸、6號船塢塢口西側,總長263米,設計代表船型為5萬載重噸級集裝箱船和8萬載重噸級散貨船。

碼頭分兩段建成。第一段長130米,水深13.7米,於一九八○年開工,翌年竣工;第二段長133米,外加轉角直立段75米,水深15.0米,於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間建成。兩段均采用帶卸荷板的鋼筋混凝土空心方塊結構,砌築方塊不錯縫。碼頭基床為現澆水下混凝土,直接坐落在基岩上。在底層方塊空腔內水下澆注了厚1.5米的封底混凝土,使之與基床連為一體,其餘空腔內填築塊石。在相鄰方塊之間的空隙中也灌注了混凝土,從而加強了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方塊牆後側填充石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