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零部件機械工業(3 / 3)

七、彈簧

彈簧製造業是新中國建立後發展起來的。多數企業從六十年代開始有了較快的發展。當時,由於上海、天津等彈簧廠產品供不應求,許多用戶訂不到貨,促使各地創辦彈簧廠,先後出現北京、洛陽、無錫、武漢、長春、南京、揚州等彈簧廠。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起步較早,而後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內地發展,如一九六五年建成成都彈簧廠,一九六六年建成新疆天山彈簧廠。

大多數彈簧廠從六十年代開始才為機械產品配套。汽車、拖拉機、內燃機等機械產品需要大量的配套彈簧,而且技術要求比較嚴格。這種情況促使各彈簧廠千方百計進行設備的技術改造。七十年代,試製成功了無芯自動卷簧機、直尾機等,提高了生產效率。不少彈簧廠還承擔了槍枝、火箭筒、高射炮、潛水艇、飛機、導彈的彈簧配件任務,獲得了投資,添置了設備,擴大了生產能力。軍工彈簧的技術要求嚴格,促進了各彈簧廠技術水平的提高。八十年代,上海中國、杭州、揚州、天津、北京、福州彈簧廠等都先後進口了國外先進的彈簧製造設備和檢驗儀器。許多彈簧廠根據市場需要,積極為自行車、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風扇、沙發、自動傘、摩托車等迅速增長的商品研製和生產了配套彈簧,既活躍了市場又促進了企業自身的發展。

到一九八五年,全國有彈簧生產廠80多個,其中屬機械工業部歸口廠44個,重點企業有上海中國彈簧廠、杭州彈簧廠、揚州彈簧廠等。主要產品有螺旋彈簧、板彈簧、碟形彈簧、扭杆、蝸卷彈簧、恒力彈簧等277個品種,一九八五年產量達2.1萬多件。

八、粉末冶金和製品

粉末冶金產品包括粉末(鐵粉、有色金屬粉、非金屬粉)、粉末冶金機械零件、磁性材料、電工合金、高溫合金和硬質合金製品。

“一·五”期間建立的粉末冶金廠和兼業廠,有株洲硬質合金廠、生產鉻鉬製品的北京電子管廠、生產磁性材料的華北無線電器材廠,和主要生產銅基含油軸承的上海紡織機械廠粉末冶金車間等。

一九八五年起,北京、武漢、寧波、遼寧等地,相繼建立了幾個粉末冶金小廠,試生產含油軸承。這些廠技術水平低,工藝裝備陳舊,廠房簡陋,技術力量薄弱,又缺乏管理經驗,產品質量很不穩定。機械工業係統的粉末冶金廠,大多數是在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如一汽附件廠粉末冶金工段,杭州齒輪箱廠摩擦片車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先後發展了一批粉末冶金廠。其產品也由單一的含油軸承向機械零件、摩擦材料、雙金屬銅鉛軸瓦等多種類型發展。一機部把粉末冶金作為新技術進行推廣。上海材料研究所、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杭州粉末冶金研究所、益陽粉末冶金研究所和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等科研單位技術力量不斷壯大,推動了粉末冶金技術的發展。

七十年代初期,部分粉末冶金廠進行了改造,先後籌建了十幾條隧道窯從事鐵粉生產。粉末冶金製品廠也對舊設備進行改造,采用了自動壓機,建立了有保護氣氛的燒結爐,提高了產品產量,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九七六年,國家計委、一機部和冶金工業部,在青島聯合召開了全國粉末冶金工作會議,製訂發展規劃,明確分工。由一機部歸口管理粉末冶金製品生產,由冶金部歸口管理鐵粉生產。這次會議對粉末冶金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到一九七八年,全國粉末冶金廠發展到300多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粉末冶金廠。粉末冶金製品已廣泛用於軍工產品、汽車、拖拉機、工程機械、機床、儀表、紡織機械、機車車輛和家用電器。

一九八○年起,粉末冶金產品正式列入國家“六·五”計劃,全行業有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項目15個。其中機械工業係統引進國外技術及關鍵設備12項,到一九八五年底,經消化已投入生產的或具備投產條件的有9項,即北京粉末冶金二廠引進的青銅基含油軸承,北京雙金屬軸瓦廠引進的燒結雙金屬襯套及止推軸套用的各種複合帶材,寧波粉末冶金廠引進的鐵基粉末冶金機械零件,上海粉末冶金廠引進的結構件,南京粉末冶金廠引進的不鏽鋼結構件和鐵基高強度粉末冶金件,杭州粉末冶金研究所引進的銅基粉末冶金摩擦片噴撒技術,上海儀表粉末冶金件廠引進的燒結鋁、銅件、軟磁零件,廈門粉末冶金廠引進的銅基過濾器,以及江門粉末冶金廠引進的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元件等。一些重點企業和科研單位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使粉末冶金技術有了新的發展,工藝裝備得到改善,產品質量有了顯著提高,錄音機、洗衣機、電風扇用的高精度、低噪聲粉末冶金軸承,已接近國際七十年代末期水平,並已大批量生產,提供國內主機廠裝機使用,改變了多年依靠進口的局麵,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彙。鐵基粉末冶金零件,也在向高精度、高強度、複雜異形結構方麵發展。如汽車排氣門閥座、減震器零件、冷凍機閥板、油泥推杆體、紡織機械鏈塊等都已投入工業生產。由於粉末冶金零件具有耐磨、耐高溫、低噪聲、經濟性好的特點,所以粉末冶金製品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到一九八五年,粉末冶金製品產量達2億多件,產值2億多元。磁性材料、電工合金、高溫合金和硬質合金都有了大幅度增長,使粉末冶金製造業進入一個新階段。

九、模具

模具是工業生產的重要工藝裝備。用模具成形,具有效率高、質量好、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等優點。用模具生產產品或零件,已成為現代工業的重要手段和工藝發展的方向。人們生產、生活中所使用的工業製品,例如金屬製品、塑料製品、陶瓷製品、橡膠製品等,大多數是用模具成形的。用模具加工成形的零件,在汽車、拖拉機、電機、電器、儀器儀表等機電產品中,和飛機、導彈、坦克、槍炮等軍工產品中,占60%以上。在電視機、錄音機、計算機等電子產品中占80%以上。在自行車、手表、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等輕工產品中占85%。尤其是螺釘、螺母、軸承、子彈、日用五金、餐具、塑料玻璃器皿、皮鞋膠鞋、糕點糖果、玩具、鈕扣等產品,離開模具就不可能進行大批量生產。可以說,在輕工、電子、機械、郵電、交通、汽車、軍工等部門,如果沒有模具就很難生產和發展產品。如果不能及時供應模具,就會影響生產的發展。模具精度低則產品質量差,模具壽命短則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現在模具生產費用已占這些產品成本的10—30%。

模具製造業發展較晚。五十年代起,在蘇聯援建的有些工廠中建立了工模具車間。七十年代後期,模具製造業發展很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有關部門又建立和改造了一批專業模具廠和模具車間。

“六·五”期間,對骨幹企業進行了初步的技術改造,有30多個廠引進了高效精密專用設備,開始生產複雜精密模具,同時建成15個中外合資的模具廠。北京、山東等地成立了模具培訓中心。北京、上海和有關部門成立了10多個模具研究所(室)。已有20多個機床廠生產模具加工設備。

“六·五”期間,北京電子管廠生產的集成電路塑封模、煙台機械工藝研究所研製的多工位鋅合金複合模、上海儀表鋼模廠生產的標準塑料模架,已出口東南亞、香港等地。大連電機廠已生產自動疊壓的電機矽鋼片模。華中工學院、吉林工業大學等單位開發的冷衝模、熱鍛模、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製造係統,已開始用於生產。廣州機電模具廠生產的壓鑄模,壽命達到20萬次。在消化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國內已經製造少量的多工位精密級進模和多型腔塑料模。如上海躍進電機廠製造的六工位電機矽鋼片精密硬質合金衝模、上海星火模具廠生產的四腔錄音帶盒熱澆道注塑模,精度可達到微米級。

“六·五”期間,通過40多個單位聯合攻關,取得了33項科研成果。在模具材料、設計、加工、熱處理、裝配、潤滑、拋光等方麵進行了係統的研究,開發了7種模具新材料,4種模具熱處理新工藝,4種新型潤滑劑,4個係列組合衝模,5種高效精密模具加工機床,2種拋光設備,4種快速製模新技術等。其中一半以上成果達到國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大部分已用於生產。

到一九八五年,有模具生產廠、點6000多個,職工約30萬人,生產模具約100萬套,總產值約15億元。其中專業模具廠有200多個,產值約2億元。機械、電子、輕工、郵電、軍工部門使用的模具占80%以上。

專業化生產與質量監督管理

通用零部件品種規格繁多,標準化程度高,需要量大,宜於集中起來組織專業化生產,形成合理的生產批量。便於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高效專用工藝裝備,以降低成本,節約原材料,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通用零部件工業專業化生產的發展很不平衡。軸承、緊固件、密封件、鏈條、彈簧和粉末冶金製品都已實現了專業化生產。液壓元件已從主機廠兼業生產發展為專業化生產。齒輪和模具仍是以主機製造廠兼業生產為主。

上海市組織緊固件專業化生產是成功的。解放前,上海隻有一些打鐵鋪和弄堂小廠,依靠手工操作,生產一些低檔的緊固件產品,供維修使用。新中國建立後,私營小螺絲廠迅速發展,但廠小分散,工藝落後,生產率低。一九五六年,成立上海市螺絲公司(現為上海標準件公司),將1103個小廠(鋪)合並成686個工廠。以後又按專業化生產的要求,采用同類合並、大小分檔的辦法按產品歸並,經過多次改組,將這686個小廠逐步合並成品種比較齊全、分工比較合理的標準緊固件生產體係。到一九八三年,上海標準件公司擁有27個小而專的工廠,其中產品生產廠21個,分為螺栓、螺釘、螺母、墊銷鍵、機螺釘、自攻螺釘、木螺釘廠等,還有材料加工改製、工模具、電鍍等工藝協作廠和專用設備修造廠。還建立了一個標準件技術研究所。五十年代,該公司對所屬企業調整改組的同時,還對企業進行多次技術改造,從原先使用頭鐵砧鍛打、切削加工、手工操作,發展到使用雙擊冷鐓、少切削和無切削工藝生產。自一九六九年以來,在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等單位協作下,先後設計製造了各種多工位自動冷鐓機200多台,生產技術水平得到較大發展,一九八○年以後,又研製成高速多工位冷鐓機和高速滾絲機等,其性能和效率已達到七十年代末國外同類設備的水平。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造,健全專業化生產,提高標準化水平,該公司的產品從一九五六年的800多個規格發展到一九八五年的5萬多個規格,其中有為電器設備配套的三角自鎖自攻螺釘、為寶山鋼鐵總廠鋼結構配套的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為家用電器配套的組合螺釘等200多種新產品。一九八五年該公司標準件的產量達到139.9億件,產值達到2.5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9萬多元,上繳利稅6892萬元。

通用零部件的質量直接影響主機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一個零部件損壞,影響整個主機。甚至使主機無法工作。一批零部件質量不好,會影響大批主機的性能。中國的通用零部件工業,雖然各類產品的發展狀況與達到的水平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點是在產品質量方麵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多年來,通用零部件工業的廣大職工,為提高產品質量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組織質量攻關,開展經常性的產品質量檢查評比活動,推行全麵質量管理,積極采用國際標準,開展產品升級創優活動。

軸承製造業從七十年代末期開始,開展定點企業產品質量抽檢和評比活動。一九八五年成立了軸承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在洛陽軸承研究所內)和瓦房店、上海、杭州、蘭州、成都幾個地區性檢測站,開始形成軸承製造業質量監督體係。液壓元件製造業從一九七四年開始,每年組織一次全行業的產品質量檢查評比活動。緊固件製造業在六十年代就開始進行行業產品質量檢查活動,全國性的緊固件行業檢查會議每4年舉行一次。以後每年又堅持了分六個大區的行業檢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各廠產品質量的提高。橡膠密封件製造業於一九七五年首次開展行業質量檢查。鏈條行業一九七七年成立行業組,開展行業評比活動。粉末冶金製造業一九八○年開始行業檢查。通過產品質量的自檢、互檢和突擊抽檢,起到了質量監督作用,促進了質量的提高。

一九七七年起,一機部組織了100項基礎件攻關課題。液壓件製造業對葉片泵組織攻關,使壽命超過1萬小時,達到國外先進指標。緊固件製造業圍繞螺栓掉頭和裂口的質量關鍵進行攻關,取得了較好效果。鏈條製造業對旋耕機鏈條進行了質量攻關,使鏈條的壽命由原來的300小時提高到1000小時以上。彈簧製造業對氣門彈簧組織攻關,使壽命達到6000小時。

軸承製造業一九七八年起推行全麵質量管理,對提高企業素質,穩定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保證作用。這個行業首先舉辦了軸承製造業質量管理學習班,培訓了一批行業質量管理骨幹人員,推進了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在全行業成立2600多個質量管理小組,取得了400多項質量攻關成果。還開展全行業全麵質量管理檢查評比活動,評選出一批行業全麵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先進企業。一九八四年,哈爾濱軸承廠獲得機械工業部質量管理獎,一九八五年,瓦房店軸承廠、長治軸承廠獲得省、市質量管理獎。液壓元件製造業,於一九八二年在上海召開全麵質量管理經驗交流會,評選出上海高壓油泵廠為該行業質量管理標兵。

“六·五”期間,軸承製造業圍繞出口產品和Y係列電機軸承進行了技術攻關,采取綜合治理方法,從原料選用、產品優化設計、工裝改進到成品檢驗,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一絲不苟,使軸承質量穩步提高。其中一九八一年列入國家科委合同項目的中小型向心球軸承關鍵技術研究,已於一九八四年鑒定驗收,軸承噪聲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外八十年代初同類產品的水平,適應了出口電機軸承的配套要求,軸承壽命顯著提高。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行業檢查結果表明,普通品球軸承的振動值比“六·五”初期平均降低了5—8分貝。Y係列電機配套軸承的質量達到國外著名公司同類產品七十年代末的水平,在一九八五年四季度國家經委抽檢時,合格率100%。球軸承的額定壽命平均約達到計算壽命的2倍,專用軸承的壽命也有較大提高,如汽車後輪轂軸承壽命,已從10萬公裏行程提高到25萬公裏,內燃機車軸承壽命已超過50萬公裏行程,軋鋼機軸承壽命達到80萬噸軋鋼量。

液壓元件長期以來存在髒與漏的嚴重現象,經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五年的綜合治理,已得到根本改變。一九八二年底,機械工業部基礎件局在青島召開試點工作會,確定對13個廠的7種產品進行治漏。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海會議總結了試點經驗,提出了兩年根治漏患的目標。一九八四年三月機械工業部發布了第一號限期完成液壓件治髒治漏工作的通告,得到全國液壓元件製造業積極響應。基礎件局先後又召開過天津、遼寧“雙治”會議,抓住典型,推動全麵,使工作步步深入,絕大多數液壓件廠在治漏攻關、均衡生產、鑄件清砂、零件清洗、去毛刺、防鏽、防磕碰、試驗台用油的汙染控製以及潔淨裝配等方麵,做了大量紮實的工作。到一九八五年底,全行業中已有76個廠的460個品種、4254個規格的產品達到“不漏產品”標準,占全國液壓元件總產量的73%。76個工廠中有55個工廠達到“不漏工廠”的標準。通過治髒治漏還突出地解決了普遍存在的液壓元件生產工藝中的精整工藝的問題,為進一步穩定質量,提高可靠性奠定了基礎。據107個工廠統計,新增清洗設備855台,去毛刺設備722台,改造潔淨裝配麵積2.7萬多平方米。

通過上述一係列措施,通用零部件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生產出一批優質產品。從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五年,通用零部件獲國家經委頒發的優質產品金質獎1項、銀質獎29項,創機械工業部優質產品207項。其中:軸承獲金質獎1項;銀質獎中有軸承21項、液壓液力氣動元件4項、彈簧1項、鏈條3項;部優質產品中有軸承124項、液壓液力氣動元件24項、緊固件14項、密封件10項、彈簧11項、鏈條9項、粉末冶金和製品1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