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格政策和勞務收費(3 / 3)

長期以來,對工業品價格貫徹了基本穩定、個別調整的政策。對於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鑒於農產品價格逐步提高,大體上采取以下幾種形式:許多工業品從改進生產、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入手,衝銷原料提價的影響,或者縮減企業利潤,使價格不提或少提;少數工業品采取減免稅收措施,如一九七九年提高甘蔗、甜菜等糖料價格時,降低了食糖的工商統一稅,以保持食糖價格的穩定;也有一些商品,如煙、酒、竹木製品等,隨著原料價格的提高,相應提高了價格。此外,有的商品由於供求變化,價格也作了調整。對於以工礦產品為原料的產品,主要是根據產、銷成本的變化,對部分品種價格作有升有降的調整。新興的化工製品,如化纖製品,塑料製品,投產時成本較高,隨著生產發展,成本下降,曾多次降低價格。手表、收音機、收錄機、電視機、電風扇、洗衣機、電子計算器等耐用消費品,有的因成本降低,有的需擴大推銷,都程度不同地降低價格。一些金屬製品、玻璃製品和陶器等,由於燃料、原料價格的影響,提高或降低了價格。藥品執行了低利政策,改進生產降低成本部分,多用來降低價格,一九八四年醫藥價格水平較一九五○年下降2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長期基本穩定,其中化學肥料銷價曾多次降低。

總的來說,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略有提高,以工礦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有所降低,工業品價格水平保持了基本穩定。一九八五年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水平同一九五○年相比,三十五年中僅上升22.2%。

三、飲食、服務和修理行業的價格和收費

飲食、服務和修理行業的價格和收費,屬於零售價格性質。飲食業兼有加工、銷售和服務三種職能。服務業利用一定設備通過勞動為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修理業通過修舊來恢複商品的使用價值。由於這些行業與生產企業不完全相同,與零售企業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采取與這些行業特點相適應的價格政策和管理辦法。

(一)飲食品的價格,以合理穩定、薄利多銷和按質分等論價為原則。按企業經營品種和業務範圍,劃分企業經營類型。依據飲食企業設備、技術條件、服務質量等不同條件,劃分企業等級。采用以成品銷售價格為基礎的毛利率(毛利包括燃料、工資、費用、稅收和合理利潤)的定價辦法,即製成品銷價減原材料成本(包括原料、配料、調料成本)占製成品銷價的比重為毛利率;原材料成本被1減毛利率除為製成品銷價。在毛利率掌握上,普通飲食店低一些,高級飲食店高一些。主食品、大眾化飯菜低一些,高級菜肴和特殊風味的名點、名菜高一些;製作簡單的品種低一些,製作複雜的品種要高一些;單位成本低、單價小的品種適當高一些。縣城和農村飲食業的毛利率,低於大、中城市。飲食品的價格,主要決定於原料成本的高低,適當考慮製作工藝。

(二)服務業的收費標準,主要根據服務用料、企業設備、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合理劃分等級,實行分等按質論價。根據不同等級,不同服務質量,掌握不同利潤率。一般是高檔服務項目的利潤大於大眾化的服務項目。例如理發業,燙發的利潤大於一般理發。成衣加工和洗染業,毛織品的利潤大於一般布製品。照相業的藝術相片利潤大於一般相片,彩色相片洗印利潤大於黑白相片洗印。寄售行業則根據“舊不超新”、以質論價的原則,合理定價。

(三)修配收費,實行服務為主、薄利多修、按質論價原則。利潤掌握標準,一般是生活資料的修配稍高於生產資料;修理技術複雜的項目高於修理技術簡單的項目;工重料輕的修配項目高於料重工輕的項目。生活資料的修配,凡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的項目,掌握微利水平;非生活必需品和集團消費品的修配,掌握合理利潤;比較高檔的商品修理,掌握較高的利潤。生產資料的修配,農業生產工具修配,按合理成本掌握微利;工業生產工具修配,掌握合理利潤。在修配價格管理方麵,為了適應修配行業點多麵廣、修配項目複雜的特點,既執行統一價格政策,又有適當的靈活性。主要采取以下形式:統一規定收費標準;規定最高收費標準,實行最高限價;規定基準收費標準,給修配行業一定靈活性的幅度;規定日、時工價,按日、按時收費;規定毛利率,按工本毛利率計費;由修理店與顧客協商計費。

長期以來,貫徹了各類商品價格政策,保持了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對於發展工農業生產,擴大商品流通,服務生產、生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有時過分強調計劃的一麵,對運用價值規律重視不夠,特別是政治動亂和經濟失調時期,不得不把凍結市場物價作為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的主要手段。致使不少商品的價格,既不反映價值,也不反映供求關係,商品之間比價不合理;一些主要農產品購銷價格倒掛,財政補貼增加;同類商品質量差價沒有拉開,優質不優價,劣質不低價;有些服務、修理行業,收費過低。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產和流通,也給群眾生活帶來了不便。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入手,對物價體係和管理進行了初步改革,開始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促進了農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調整純棉製品與化纖製品的比價關係,改變了化纖製品大量積壓和棉布供應緊張的狀況。對工業品中的小商品,實行工商企業協商定價;擴大議購議銷農副產品範圍;適當放寬了集市價格管理;這些改革措施,有利於搞活價格,發展多渠道流通,促進生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