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務的恢複及其發展(續) 保險業多層次發展的局麵
經國務院批準,從一九八○年起,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複了停辦二十餘年之久的國內保險業務,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涉外保險業務,中國的保險業重新獲得新的活力,各項業務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對促進經濟發展,穩定社會,安定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保險業務收入迅速增長
一九八○至一九九四年,是中國保險業高速增長時期,十五年間,保險費累計收入2273.8億元。一九八○年保險業務收入僅4.6億元,到一九九四年已發展到494.5億元,增長100多倍,平均每年增長40%左右。開辦的險種也由最初單一的財產險為主,擴展到包括財產險、人身險、責任險和信用保證保險四大類共計400多種。承擔的風險金額由一九八○年的1408億元提高到一九九四年的111745億元,增長近80倍。一九九四年,全國有近20萬家國有企業,30萬家集體企業和5萬家私營企業,累計約80萬家企事業單位參加了企業財產保險;有近4億人次參加了各類人身保險。種、養殖業保險,僅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承保種植業的麵積約4億畝,水產養殖業約100餘萬畝。
這一時期,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一九八○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複國內保險業務到一九八五年國務院頒布《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直壟斷經營中國保險業。第二階段,一九八六年以後,中國保險市場上相繼設立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業保險公司(一九八六年成立),交通銀行上海保險部(一九八七年成立,一九九一年改建為太平洋保險公司),深圳平安保險公司(一九八八年成立,一九九二年改建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等數家保險公司,形成了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為主體的市場多元化格局,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業務量在中國保險市場份額中占了絕對比重。因此,這一階段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是在保險業相互競爭、共同發展中實現的。
中國保險業務量的迅速增長,可以從財產保險業務、人身保險業務、農業保險業務和涉外保險業務四個方麵考察。
(一)財產保險業務。一九八○年恢複國內保險業務,首先是從恢複財產保險業務開始的,當年承保各類風險金額為1407.9億元,收取保費2.9億元。在最初的幾年中,財產保險業務優先得到發展,保費在國內業務中占絕對優勢,據統計一九八○年和一九八一年財產保險在國內業務中所占比重均為100%,一九八三年為98.2%、一九八五年為82.3%,隨著其他保險業務的發展,財產險比重逐步降低,盡管如此,財產險業務仍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情況為例,一九八○至一九九三年的十四年中,財產險累計收入保費為957億元,占同期保險業務總量收入1738.8億元的55.03%,平均每年增長40%以上。
在財產保險業務中,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工具及第三者責任保險是主要險種,因為在中國保險業發展中,上述兩險扮演著領頭業務的角色。在國內業務恢複初,企業財產保險保費在財產保險中占絕大部分,直到一九八七年才被運輸工具及第三者責任保險趕上,但至今企業財產保險仍為國內業務的主要險種之一。運輸工具及第三者責任保險發展速度增長很快,該險在一九八○年僅占財產險保費比重的2.7%,一九八五年猛增到42.2%,一九八七年躍居為財產險第一大險種並保持至今。推動該險種業務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絕大多數省、市相繼實施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法定保險,輔助利用行政手段開辦業務,保持了業務的穩定增長。
(二)人身保險。一九八二年,在非壽險積累了一定的準備金的基礎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複開辦了人身保險業務。開始業務量很小,一九八二年,人身保險保費收入僅為159萬元,隻占國內保費總收入的0.2%,一九八三年保費收入達到4.4億元,比重增至到16.9%,有5332萬人次參加了人身保險。到一九九三年,3.5億人次投保人身險,收取保費193億元,占當年保險業務總收入449.6億元的38.6%(上述為人保情況)。人身保險恢複初期開辦的險種有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簡易人身保險、養老金保險等,以後陸續擴展到各種醫療保險、子女教育、婚嫁保險、團體人壽保險等70多個險種,基本形成了門類較齊全,成龍配套的服務體係。中國的人身保險業務,按保險期限長短劃分為返還性人身保險和短期人身保險。人身保險的保險期限,有的長達幾十年,如簡易人身險,養老金保險等。這類保險帶有儲蓄性質,被保險人通過長期繳費的積累,以備將來之需,另有一些人身保險的保險期限隻有1年,幾個月,幾天甚至幾分鍾,如團體人身保險,學生平安保險等,這類保險通常不帶有儲蓄性質,稱為短期人身保險。中國的人身保險業務恢複初期,以短期人身保險為主,以後逐步讓位於返還性人身保險,但短期人身保險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三)農業保險(種植業、養殖業保險業務)。一九八二年農業保險開始恢複試辦。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按照“同舟共濟、量力而行、防賠結合”的試辦原則和“收支平衡、略有節餘、以備大災之年”的經營方針,農業保險很快發展起來,試辦的範圍逐年擴大。一九八二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23萬元,一九九三年發展到保險種植麵積4.65億畝,水產養殖麵積178.5萬畝,牲畜820.7萬頭,家禽2391萬隻,收取保費14.6億元。12年共累計收入保費34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21.7%。農業保險開辦的險種逐年增加,服務領域不斷擴大,一九八二年恢複試辦時隻有生豬保險、棉花保險等幾個險種,到一九九三年增加到100多個險種。一九九三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根據中國農村實際情況開始試辦儲金性農業保險業務,並積極參與中國農業“菜籃子”、“米袋子”工程,為科技興農、開發性農業、創彙性農業等項目提供保險服務。由於農業保險風險大,承保技術複雜,賠付高,世界上各國一般由政府給予支持,屬政策性保險業務。中國農業種植、養殖兩業保險自一九八二年恢複試辦後,一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全國範圍內辦理。一九八六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險公司成立後,在劃定的區域內開辦了種植業、養殖業保險業務。
(四)涉外保險業務。一九五九年五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改為專營涉外保險業務的機構,涉外保險業務在中國雖然沒有中斷過,但隻在很低的水平上徘徊。進入八十年代以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為中國涉外保險業務的增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九八○年涉外保險業務突破1億美元大關,一九九三年涉外保費收入達4.8億美元,增長了近4倍。從一九八○至一九九三年的十四年中,中國涉外保險業務共收取保費43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11.8%,涉外保險開辦的險種由20多種拓展到80多種,國際市場上通行的保險業務,中國基本上都能夠提供。服務範圍由原先的進出口貿易擴展到技術引進、中外合資、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出口等領域,並開始涉足核電站、衛星發射等高新技術領域保險。飛機保險業務從一九七四年開始辦理,隨著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機隊不斷擴大,到目前已承保7000多架次中國國際航班和國內航班的飛機,為滿足客戶需要,涉外業務陸續推出建築工程安裝保險、機器損壞保險、營業中斷保險、產品責任保險、貸款保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等。遠洋船舶保險在中國已有30多年的曆史,目前承保的船舶總數為4000多艘次,進出口貨物運輸承保達上百萬筆。為方便國外的海事處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世界各主要港口和國家委請了300多家海損檢驗和理賠代理,並接受了倫敦勞合社在內的十幾家保賠協會以及140多家外國保險公司的委托,作為他們在中國的貨損檢驗理賠代理。為了按國際慣例更好地為國外委托人服務,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了“華泰保險谘詢公司”,專門辦理外國保險公司和保賠協會委托的檢驗理賠代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