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今說這些事情已經晚了,如今趙逸已經接下了西征的差事,趙允詢問了趙逸一聲:“對付北宮伯玉,你心中可有計策?”
趙逸出兵對付北宮伯玉的決定早在一個多月前趙逸擊敗匈奴部落的時候,就已經被朝廷議定,因為幽州烏桓部落與高句麗部落聯合進犯幽州,趙逸返回幽州平叛,所以擱置了下來。不過幽州動亂並沒有影響朝廷的決定,而且趙逸的心思也並未從北宮伯玉身上移開,等若是趙逸多準備了一個月。
聽到趙允的問話,趙逸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北宮伯玉不同於丘力居、高句麗等部落。如今北宮伯玉聯合韓遂、邊章等人雄踞涼州,且已經攻下了涼州多個城池,擁兵十萬之眾,且我聽聞羌族兵士善使快馬長槍,我方兵士與之打鬥恐怕占不到什麼便宜。”
“而且朝廷兵士為各方征調過來,彼此之間缺少配合,行動起來必定會有不少破綻,率領這種兵士與強勁的羌族兵士相拚。勝算不會太高。”趙逸將目前朝廷情況與官軍情況詳細說出,最終隻說出一句話,“如今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隻能見機行事。”
先前對付黃巾軍與黑山軍,乃至實力強勁的匈奴部落,趙逸都顯得雲淡風輕,說起羌族部落後,趙逸臉上竟然露出了少見的凝重之色,可見羌族部落兵士極難對付。讓趙逸如此忌憚羌族部落的原因,就是因為朱儁與皇甫嵩等人的落敗。
若是和趙允談論如何治國,趙允還能給趙逸出謀劃策,但若是論起行軍打仗的話,趙允可是一竅不通,聽到趙逸此話,趙允心中也是暗暗苦惱,連趙逸這個統領心裏都沒有底,那這場仗要怎麼打。
不過趙允也沒有打擊趙逸的積極性,輕撫胡須笑著說了兩句:“嗯,戰場形勢轉變極快,豈能盡數料到,見機行事也好。”
兩父子商量了一陣,無非是幽州的一些事情。之後家中奴仆傳來消息說大將軍何進,請趙逸入府一敘。
推辭不過去的趙逸隻得去了大將軍府,何進見到趙逸眼中露出喜色,在廳堂門口親迎趙逸,將趙逸迎入廳堂。
趙逸與何進相識很長時間了,說了兩句話後,何進就將話題引到了北宮伯玉的事情上,說什麼朱儁等人皆不能攻克北宮伯玉,此事隻能仰仗趙逸了。
“本官已經在陛下麵前保舉伯來為征西元帥,本官想伯來定能為朝廷立下這一大功。”何進笑嗬嗬的說著。
趙逸暗說這個何進多事,口中則是說著:“多謝大將軍栽培,卑職一定不負將軍所托。”
“如今朝廷局勢,伯來應該已經知曉,張讓等十常侍禍亂朝廷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且本官聽說,張讓似乎對伯來有諸多不滿,或許已經在陛下麵前評說過伯來。伯來日後行事可要小心哪。”何進好心提醒了趙逸一句。
趙逸謝過何進的提醒,也說出了自己對宦官的不滿意之處:“將軍所言不錯,卑職幽州境內就有張讓等人的親眷,這些人不思百姓愁苦,隻圖自己享樂,治理的縣邑民不聊生。本官早有裁撤這些官員的想法,但就是因為十常侍的關係,卑職數次請求朝廷將這些官員調離,都未被批準。”
見到趙逸臉上這憤慨之色,何進臉上滿是笑意,對於何進來說,趙逸對十常侍等人的意見越大,那麼何進聯合趙逸的希望就越大。
“大將軍若有對付宦官的計策,隻需傳書一封,伯來定全力協助。”
聽到趙逸這句話,何進臉上笑意更甚,舉起青銅爵示意趙逸:“伯來無需擔心,那一天為時不晚了。”
在大將軍府飲宴近一個時辰,何進樂嗬嗬的將趙逸送出府門,臨走的時候還交給了趙逸有關北宮伯玉的一些資料。
盯著趙逸那漸行漸遠的身影,何進的臉上露出微笑,今日與趙逸的談話,何進非常滿意,因為原本搖擺不定的趙逸,現在終於有了傾向於自己的舉動。
這若是在趙逸升任涿郡郡守的時候,趙逸有這個舉動何進會大力的扶持趙逸,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一方州牧的趙逸有了這個舉動,何進對趙逸就有了顧慮,因為何進不知道趙逸有這個舉動,是真想與自己聯合,還是想借著自己的力量對付張讓。
“趙逸想等我與張讓拚個你死我活後再動手,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