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人部二
美婦人
《方言》曰: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美狀為窕,美色為豔,美心為窈。
《毛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曰: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
又曰:有美一人,婉如清陽。
《左傳》曰: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曰:美而豔。
又曰: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鑒,名曰玄妻。
《禮含文嘉》曰:禹卑宮室,垂意溝洫,則玉女敬養。
《穆天子傳》曰:赤烏之人甚好,獻二女於天子,以為嬖人,赤烏,美人之地。
《韓子》曰:魏王遺楚王美女,王甚悅之。
《莊子》曰:毛嬙驪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潛,鳥見之高飛。
尹《文子》曰:齊有黃公者,二女皆國色,以其美也,常謙辭毀之為醜惡,醜惡之名遠布,而一國之人無敢娉者。
《慎子》曰: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胡茅反。也,衣以皮褐倛,欺既反。則見者走,易以玄裼,則行者皆止。
《楚辭》曰:姱容脩態□洞房,娥眉曼綠目騰光。
又曰:粉白黛黑施芳澤,長袂拂麵善留客。
又曰:美人既醉朱顏酡。
《淮南子》曰:曼容皓齒,形姱骨佳,不待傅粉芳澤而美者,西施陽文也。
《戰國策》曰:張儀曰:鄭周之女,粉白黛黑,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
又曰:司馬喜謂趙王曰:趙,佳麗之所出也。
《史記》曰:紂囚西伯,而閎夭之徒,以有莘氏美女獻紂,紂大悅,乃放西伯。
又曰:尹夫人邢夫人,同時並幸,武帝有詔,不得相見,尹夫人自請武帝,原見邢夫人,帝令他夫人飾,從者數十人來前,尹夫人見之曰:非邢夫人,帝曰:何以言之,對曰:視其體,形狀不足以當人主,有詔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尹夫人望見之曰:真是矣,於是乃低頭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喭曰:美女入室,惡女之仇也。
《漢書》曰:李延年善歌,侍武帝,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國,佳人不可再得,上歎曰:善,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以為夫人。事具樂部舞篇。
《漢武故事》曰:起明光宮,發燕趙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凡諸宮美人,可有七八十,與上同輦者十六人,員數恒使滿,皆自然美麗,不使粉白黛黑。
《東觀漢記》曰:初,光武聞陰麗華美,心悅之,歎曰:娶妻當得陰麗華,後為皇後,事具敘誌篇。
華嶠《漢書》曰:梁冀妻孫壽,色美,能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也。
妒記曰:桓大司馬以李勢女為妾,桓妻南郡主,拔刀率數十婢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前梳頭,發垂委地,姿貌絕麗,乃徐下地結髻,斂手向主曰:國破家亡,無心以至今日,若能見殺,實猶生之年,神色閑正,辭氣淒婉,主乃擲刀前抱之曰:阿子,見汝不能不憐,何況老奴,遂善遇之。
幹寶《晉紀》曰:石崇有妓人曰綠珠,美而工舞,孫秀乃使人求焉,崇方登涼觀,臨清水,婦人侍側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數十人,皆蘊蘭麝而被羅縠,曰:在所擇,使者曰:君侯服禦,麗則麗矣,然本受旨索綠珠,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重,不可得也,使者還,以告,故秀勸趙王倫殺之。
桓譚《新論》曰:陳平說單於閼氏,言漢有好麗美女,其容貌天下無雙,急以進單於,單於見此,必大愛之,則閼氏疏矣。
《典論》曰:司隸馮方女,國色也,袁術登城見,悅之,遂納焉,甚愛幸,諸姬害其寵,殺之。
《魏略》曰:初袁紹子熙,納甄後,熙出幽州,後留侍姑,及鄴破,紹妻及後,坐堂皇上,紹妻自縛,文帝曰:袁夫人令新婦舉頭,姑乃奉後令仰,帝審視,見其顏色非凡,稱歎之,太祖為迎取焉。
《吳誌》曰:孫權步夫人,以美麗得幸,寵冠後庭。
又曰:周瑜從孫策皖城,得橋公兩女,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俗說曰:宋禕是石崇妓綠珠弟子,有國色,善吹笛,後入晉明帝宮,事具樂部笛篇。
《鄴中記》曰:陳逵妹,才色甚美,發長七尺,石季龍以為夫人。
【詩】古詩曰: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原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魏陳王曹植詩曰:有美一人,被服纖羅,妖姿豔麗,蓊若春花,紅顏韡曄,雲髻峨峨,彈琴撫節,為我弦歌,清濁齊均,既亮且和,取樂今日,遑恤其他。又雜詩曰: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遊江海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曜寧久恃。
又美女篇曰:美女妖且閑,采桑岐路間,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三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顧盻遺光采,長笑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首以忘餐,借問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容華暉朝日,誰不希令顏。
魏阮籍詩曰: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纖羅衣,左右佩雙璫。
又詩曰:周鄭天下郊,衛衢當三河,妖冶閑都子,英曜何芬葩,玄發發朱顏,睇眄有光華,傾城思一顧,遺視來相過,原為三春遊,朝陽忽蹉跎。
又詩曰:二妃遊江濱,逍遙從風翔,交甫懷環珮,婉娩有芬芳,綺靡情歡愛,千歲不相忘,傾城迷下蔡,容華結中腸,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
晉傅玄詩曰:有女懷芬芳,媞媞步東廂,蛾眉若雙翠,明眸發清陽,丹唇翳皓齒,秀顏若珪璋,令儀希世出,無乃古毛嬙,首戴金步搖,耳係明月璫,珠環約素腕,翠羽垂鮮光,容華既已豔,誌節擬秋霜。
梁簡文帝晚景出行詩曰:細樹含殘影,春閨散晚香,輕花鬢畔墮,微汗粉中光,飛鳧初罷曲,啼鳥忽度行,羞令白日暮,車馬鬱相望。
又詩曰:麗旦與妖嬙,共拂可憐妝,同安鬟裏撥,異作額間黃,羅裾宜細簡,畫屟重高牆,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長廊,取花爭寶鑷,攀枝念蕊香,但歌聊一曲,鳴弦未肯張,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又詠內人晝眠詩曰:北窗聊就枕,南簷日未斜,攀鉤落倚障,插捩舉琵琶,夢笑開嬌靨,眠鬟壓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夫婿恒相伴,莫誤是倡家。
又詠美人看畫詩曰:殿上圖神女,殿裏出佳人,可憐俱是畫,誰能辯寫真,分明淨眉眼,一種細腰身,所可持為異,長有好精神。
梁元帝古意詩曰:妾在成都縣,原作高唐雲,樽中石榴酒,機上蒲萄紋,停梭還斂色,何時勸使君。
梁昭明太子詠照流看落釵詩曰:相隨照淥水,意是重涼風,流搖妝影壞,釵落鬢花空,佳期在何許,徒傷心不同。
又名士悅傾城詩曰:美人稱絕世,麗色譬花叢,經居李城北,來往宋家東,教歌公主第,學舞漢城宮,多遊淇水曲,好在鳳樓中,履高疑上砌,裾開特畏風,袖輕見跳脫,珠摡雜青蟲,垂絲繞帷幔,落日度房櫳,妝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紅,非憐交甫珮,羞使春閨空。
又美人晨妝詩曰:北窗朝向鏡,錦障複斜縈,嬌羞不肯出,猶言妝未成,散黛隨眉廣,煙支逐臉生,試將持出眾,定得向憐名。
梁邵陵王蕭綸見姬人詩曰:春來不複賒,入苑駐行車,比來妝點異,今世撥鬟斜,卻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狂夫不妒妾,隨意晚還家。
梁蕭子顯美女篇曰:章丹暫輟舞,巴姬請罷弦,佳人淇洧出,豔趙複傾燕,繁穠既為李,照水亦成蓮,朝酤成都酒,暝數河間錢,餘光幸未惜,蘭膏空自煎。
梁庾肩吾詠美人看畫詩曰:欲知畫能巧,喚取真來映,並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鏡,安釵等疏密,著領俱周正,不解平城圍,誰與丹青競。
又詩曰:絳樹及西施,俱是好容儀,非關能結束,本自細腰枝,鏡前難並照,相將映淥池,看妝畏水動,斂袖避風吹,轉手齊裾亂,橫簪曆鬢垂,曲中人未取,誰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識,唯聽使君知。
又南苑看人還詩曰:春花競玉顏,俱折複俱攀,細腰宜窄衣,長釵巧扶鬟,洛橋初度燭,青門欲上關,中人應有望,上客莫前還。
梁徐君蒨初春攜內人行戲詩曰:梳飾多今世,衣著一時新,草短猶通屟,梅香未原訛末,據馮校本改。著人,樹斜牽錦帔,風橫入紅綸,滿酌蘭英酒,對此得娛神,梁劉孝綽愛姬贈主人詩曰:臥久疑妝脫,鏡中私自看,薄黛銷將盡,凝朱半有殘,垂釵繞落鬢,微汗染輕紈,同羞不相難,對笑更成懽,妾心君自解,掛玉且留冠。
又為人贈美人詩曰:巫山薦枕日,洛浦獻珠時,一遇便如此,寧關先有期,幸非使君問,莫作羅敷辭,夜長眠複坐,誰知闇斂眉,欲寄同花燭,為照遙相思。
又詠姬人未肯出詩曰:帷開見釵影,簾動聞釧聲,徘徊定不出,常羞華燭明。
又見鄰舟人投一物眾姬爭之詩曰:河流既浼浼,河鳥複關關,落花浮浦出,飛雉度洲還,是日倡家女,競嬌桃李顏,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新縑疑故素,盛趙蔑衰班,曳綃爭掩縠,搖珮奮鳴環,客心空振蕩,喬枝不可攀。
又淇上戲蕩子婦詩曰:桑中始弈弈,淇上未湯湯,美人要雜佩,上客誘明璫,日暗人聲靜,微步上蘭房,露葵不待勸,鳴琴無暇張,翠釵掛已落,羅衣拂更香,如何嫁蕩子,春夜守空床,未見青絲騎,徒勞紅粉妝。
梁吳筠按當作均,後同。擬古詩曰:豔裔陽之春,攜手清洛濱,雞鳴上林苑,薄暮小平津,長裾藻白日,廣袖帶芳塵,故交一如此,新知詎憶人。
又古意詩曰:妾家橫塘北,發豔小長安,花釵玉宛轉,珠繩金絡紈,冪懸青鳳,逶迤搖白團,誰能分見此,含恨不相看。
梁王僧孺陳南康新納詩曰: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鏡,開簾一種色,還將兩相映。
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詩曰: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雲,傾城今始見,傾國昔曾聞,媚眼隨羞合,丹唇逐笑分,風卷蒲萄帶,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勞使君。
梁費昶春郊望美人詩曰:芳郊拾翠人,回袖探芳春,金輝起步搖,紅采發吹綸,陽陽蓋傾日,飄飄馬足塵,薄暮高樓下,當知妾姓秦。
梁劉緩詠傾城人詩曰: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關別有物,還是傾城人,經共陳王戲,曾與宋家鄰,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粉光猶假麵,朱色不勝唇,遙望疑花發,聞香知異春,夜夜言嬌盡,日日態還新,已傾荀奉蒨,能迷石季倫,上客徒留目,不見正橫陳。
梁鮑泉落日看還詩曰:妖姬競早春,上苑逐名臣,苔輕變水色,霞濃掩日輪,雕甍斜落景,畫扇拂遊塵,衣香遙已度,衫紅遠更新,誰家蕩舟妾,何處織縑人。
梁徐悱妻劉氏詩曰:花庭麗景斜,蘭牖輕風度,落日更新妝,開簾對芳樹。
又詩曰:東家挺奇麗,南國擅容輝,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
梁範靜妻沈戲蕭娘詩曰:明珠翠羽帳,金薄綠綃帷,因風時暫舉,想像見芳姿,清晨插步搖,薄晚解羅衣,讬意風流子,佳情肯自私。
陳伏知道詠人娉妾仍逐琴心詩曰:春色轉相催,佳人心自回,長卿琴已弄,秦嘉書未來,掛冠易分綬,薦枕缺因媒,染香風即度,登垣花正開,貞樓若高下,何如上陽台。
陳徐陵春情詩曰:風光今旦動,雪色故年殘,薄衣迎新節,當爐卻晚寒,故香分細煙,石炭搗輕紈,竹葉裁衣帶,梅花奠酒盤,年芳袖裏出,春色黛中安,欲知迷下蔡,先將過上蘭。
隋江總秋日新寵美人應令詩曰:後宮唯聞莫瓊樹,絕世後有宋容華,皆自爭名進女弟,定覺雙飛勝蕩家,原並迎春比翼燕,長作照日同心花,聞道豔歌時易調,忖許新恩那久要,翠眉未畫自生愁,玉臉含啼還似笑,角枕千嬌薦芬香,若使琴心一曲奏,幽蘭度曲不可終,陽台夢裏自應通,秋樹相思一枝綠,為插賤妾兩鬟中。
又新入姬人應令詩曰:洛浦流風漾淇水,秦樓初日度陽台,玉軼輕輪五香散,金燈夜火百光開,非是妖姬渡江日,定言神女隔河來,來時向月別姮娥,別時清吹悲蕭史,數錢拾翠爭佳麗,拂紅點黛何相似,本持纖腰惑楚宮,暫回舞袖驚吳市,新人羽帳掛流蘇,故人網戶織蜘蛛,梅花柳色春難遍,情來春去在須臾,不用庭中賦綠草,但原思著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