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自然光低溫育苗的突破,海帶南移大麵積養殖的成功,成為海水養殖業飛躍發展的起點,全國海帶養殖產量一九五八年僅0.6萬噸,一九八○年養殖麵積達24.7萬畝,產量25.3萬噸,比一九五八年增長40倍,海帶自給有餘,而且從一九七四年開始外銷。八十年代初,由於海帶滯銷,養殖麵積減縮,產量下降。一九八七年養殖麵積9.96萬畝,比曆史最好的一九七九年的28.2萬畝,減65%,產量17.89萬噸,比一九七九年的24萬噸下降25%。山東省榮成縣是中國海帶養殖的主要產區,養殖麵積與產量均占全國三分之一左右,在海帶滯銷與產品幾次降價,並由國家包銷改為自產自銷,全縣海帶養殖每年要減少純收入1500萬元的情況下,他們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從自然條件與市場變化看,海帶養殖產量與經濟效益不亞於別的養殖品種,自一九八○年起,海帶養殖麵積一直保持在3.4萬畝,畝產由1300公斤提高到2200公斤,畝產收入由910元增加到1500元。
國家為扶持海帶養殖的發展,采用購銷倒掛的價格政策,每年支出大量資金補貼海帶生產,盡管幾次調低價格,生產單位的盈利還是很高的。一九七八年主要產區的平均利潤率,遼寧省為58%、山東省為59%、福建省為56%。山東省一九七七年養殖麵積12.3萬畝,產量12.3萬噸,總產值1.1億元,淨收入5000萬元,全省海帶養殖勞力2.8萬人,人均淨收入1800元。榮成縣尋山鄉水產養殖場,一九七四年到一九八○年平均畝產2200公斤,畝產值1700多元,人均創純益3700多元。長島縣欽島鄉,海帶養殖純收入占全鄉純收入的70%,每個養殖勞力創產值7426元,使全鄉戶均增加收入1417元。海帶養殖的發展,促進了漁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使沿海漁業由單一的捕撈漁業,改變為捕養並舉的多種經營,既有捕撈,又有養殖,以養補歉,增產增收,壯大了漁業經濟。
二、紫菜養殖
中國沿海都有紫菜分布,紫菜品種多,已定名的有17種。南方以壇紫菜為主,北方以條斑紫菜為主,其中還有甘紫菜、圓紫菜、廣東紫菜等。壇紫菜的養殖麵積和產量均占98%以上。福建省為中國紫菜主要產區,約在三百多年前福建省平潭島勞動人民在潮間帶管養紫菜的基礎上,開始以處理岩礁來增殖紫菜。又在一百五十年前進一步創造了在菜壇上潑灑石灰水增殖紫菜的“菜壇式養殖法”,由於簡便易行,卓有成效,廣為沿用。一九五四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曾呈奎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青島和福建平潭開展紫菜生活史的調查研究,通過對甘紫菜生活史各發育階段的全麵研究,查明了紫菜果孢子放散後溶附貝殼內,蔓生為絲狀體渡夏,入秋形成殼孢子,放散水中後附著生長成小紫菜,從而解決了紫菜養殖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關鍵問題,揭開了紫菜人工采苗的序幕。
一九五四年後,大批藻類學者對條斑紫菜的絲狀體和葉狀體兩個階段的生長發育及其與主要環境因子的相互關係進行係統的試驗研究。一九五九年壇紫菜半人工采苗試驗研究取得成功。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八年水產部組織壇紫菜聯合攻關,取得重大進展,打開了養殖紫菜的新局麵。一九七○年在浙江、一九七二年在江蘇沿海人工育苗與養殖試驗也相繼成功。另一主要品種條斑紫菜,一九六六年在浙江沿海進行人工采苗試驗獲得成功,一九七○年在江蘇啟東縣人工育苗試驗也告成功。從此,紫菜養殖完全掌握在人工控製的條件下進行栽培生產,把紫菜養殖推向全人工養殖的新階段。七十年代初,福建、浙江和江蘇等省沿海漁民已普遍采用文蛤和蠣殼培育紫菜苗新技術,群眾性興建的育苗點星羅棋布。八十年代全國紫菜育苗能力可供10多萬畝養殖所需。
紫菜養殖方式曆來是利用潮間帶岩礁自然附苗進行養殖,產量低,質量差,且岩礁有限,發展受製。插枝養殖法的創立,簡單易行,產品質量較優,但因其為固定式栽培,受潮汐潮位的製約,難以外推延伸。一九六四年設計了支柱式、半浮流式或浮流式的養殖筏架,創造了活動竹簾筏式養殖法,並獲得大麵積試生產成功,突破了潮位的限製,使紫菜養殖麵積擴大,單產成倍提高。一九七七年福建、浙江壇紫菜筏式養殖麵積近萬畝,畝產幹品提高到150—200公斤,最高達350公斤。一九七九年以後,由於生產責任製的落實,進一步提高了漁民養殖紫菜的積極性,養殖麵積每年基本上成萬畝地擴大,產量成千噸地增長。一九七五年養殖麵積1萬多畝、產量1391噸,一九八○年5萬多畝、產量7200噸,一九八五年8.9萬畝、產量12400噸。十年內養殖麵積擴大7.6倍,產量增長7.9倍。一九八七年養殖麵積進一步擴大到9.35萬畝,產量上升到15285噸。福建省的連江、平潭、福清、莆田、晉江等縣紫菜養殖麵積在萬畝上下,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在800元左右。浙江洞頭縣地處海島,根據本地特點,大力發展紫菜養殖,一九八三年養3000畝,創值200多萬元,紫菜養殖收入占漁業純收入的20%,有20%的漁業勞動力轉向養殖。江蘇省啟東縣一九八六年養殖紫菜2400畝,產量215噸,產值320萬元。發展紫菜養殖已成為沿海漁、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