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積分賽:由數十名運動員(一般每組不超過30人)為一組,在場上進行50公裏的角逐(預賽為30公裏)。每間隔五圈計一次分,獲前4名的選手分別得5、3、2、1分;半程和終點計加倍分。例如在333.333米場地比賽,則第75圈和到達終點的前四名分獲10、6、4、2分。每次計分的總和確定最後名次。落伍的運動員如果被大隊超過兩圈則被淘汰出場。
⑥摩托車牽引賽:分50公裏、100公裏、1小時三個項目,是世界錦標賽正式比賽項目。比賽分組進行,每組有六名隊員同時登場,每個參賽隊員都由一輛輕型摩托車作為前導,運動員尾隨在後。由於空氣阻力大部被牽引車所擋,所以比賽速度極快,目前1小時摩托車牽引賽的世界紀錄是90.428公裏。
(3)自行車越野賽。
本世紀初,法國、比利時就有自行車越野賽。現在每年都舉行一次世界錦標賽,但這個項目主要在歐洲開展。
自行車越野賽通常在冬季或冬、春交接的季節進行。這時田野空曠,葉落枝疏,不影響視線。競賽距離最長為21公裏(職業運動員為24公裏),賽程也可以是不少於3公裏的環形路。路線要求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距離是複雜地形,如樹林、田野,並設有天然或人為的障礙,可以是上坡、下坡、小路、溪流,以及用樹木設置的路障或豎立的高度不超過40厘米的欄杆等。
自行車越野賽采取大組出發,按計時成績取名次。
(4)室內自行車賽
室內自行車分為花樣自行車和自行車球兩項,每年舉行一次世界錦標賽。
這項運動本世紀初起源於德國,後來又傳到歐美國家,20多年前又傳到亞洲。近年來許多歐美國家和日本開展較多。
①花樣自行車:類似中國的車技,運動員在場地中間周長為2米和8米的兩個圈內做出各種動作。男、女單人比賽自選動作28個,比賽時間為6分鍾;男、女雙人比賽自選動作為22個,其中兩車兩人動作和一車兩人動作各11個,比賽時間也是6分鍾。競賽方式類似體操,由裁判員打分評定名次。裁判員分為三組,分別負責計圈、計時,並按動作的完整性,動作的難度,最後評定總分。
②自行車球:比賽是在11×14米的平整場地內進行,場地四周圍有30厘米高的擋板,球門2×2米。比賽雙方各派兩名隊員,全場為14分鍾,分相等的上下半場,中間交換場地不休息。進攻球員隻準用前後車輪擊球,如用手、腳觸球判為犯規。守門員在門前2米線內可以用手接球,但一定要在3秒內將球擲出。無論進攻或防守,都必須騎在車上做動作。如運動員落地或腳沾地,必須退回本方底線後重新入場參賽。犯規嚴重的被罰4米球(類似足球的罰點球)。
自行車運動器材、場地的規定
自行車比賽場地、器材設備及競賽規則,均須按國際自行車聯合會頒布的規則和規定設施進行。
(1)自行車賽車規定。
自行車比賽用車分賽車場賽車和公路賽車兩種。
賽車場賽車不可安裝變速器,隻有在場地進行創紀錄個人賽時,並隻有一個運動員在場,才可在賽車上裝置加快軸和變速器,但不能安裝車閘及擋泥板。
賽車場賽車的規格:
①車胎應用特製膠水粘附在輪圈上;
②前輪的直徑不得少於60厘米;
③中軸到前軸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55厘米;
④車座最低限度應為25厘米,前端不得超過中軸垂直線。
公路賽車(越野賽車)可以裝置加快軸和變速器。但不允許安裝減少空氣阻力的裝置。自行車長不得超過2米,高不得超過75厘米。車上必須安裝車閘。
公路賽車的規格:
①中軸與地麵的距離,最低限度為24厘米,最大限度為30厘米;
②車座前端的垂直線與中軸垂直線之間的距離,至少為12厘米;
③中軸垂直線與前軸垂直線之間的距離,最低限度為58厘米,最大限度為75厘米;
④中軸垂直線與後軸垂直線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55厘米。
(2)賽車場場地
賽車場競賽的跑道用混凝土或木質建築,跑道周徑分500米,400米,333.3米,250米,其中333.33米場地為國際自行車聯合會定為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比賽的標準場地。賽車場彎道坡度為35°~45°。
賽車場跑道上須畫三條與場地內緣平行的不同顏色的線,每條線寬為4厘米。第一條線為“測量線”,離賽車場內緣20厘米。這條線的顏色,根據跑道路麵的顏色而定。若跑道為線色,則測量線為黑色;若跑道為深色,則測量線用白色。第二條線是“衝刺線”,離測量線70厘米,按習慣畫成紅色。第三條為“摩托車牽引線”,在跑道總寬三分之一處畫線,一般為藍色。終點線畫黑色,線寬4厘米、線的兩邊應加上寬34厘米的兩條白色邊線。這條總寬72厘米的雙色帶從測量線開始,穿過跑道,再延長80厘米到跑道盡頭的橫杆、圍牆或欄網。
在個人計時爭先比賽時,還須標200米線,也就是離終點線200米處畫一條線寬4厘米的白色橫線。
場地自行車賽需用的器材——電鈴和計圈器、紅綠燈(或圓牌)、擴音器、終點錄像等。
(3)公路自行車賽路線規定。
①公路個人賽:
一般均在路麵條件十分良好的環形公路上進行(不少於15公裏)。並盡可能選擇既有平坦直道,又有上坡和下坡及拐彎(各種彎道)等各種變化的地形,以造成一定的難度。路麵的寬度至少為5米,終點線寬度至少8米。
②100公裏團體賽:
一般須選擇一段延伸一個方向往返50公裏的公路,公路的路麵應是瀝青或混凝土鋪設,平整無坑窪。路麵寬度至少為8米,使兩個隊可以同時並排騎行。起點與終點應設在寬有4米,長300米以上的地段,便於運動員起跑與高速衝刺。
(4)安全帽(頭盔)、服裝、騎行褲規定
安全帽不得少於8條襯帶,襯帶的間距不能大於45毫米,帽沿兩邊應有雙股帶條,用以係緊安全帽。
運動員比賽時應著黑色短褲,但褲襠內應襯雞皮,褲縫連結處不應在襠中間,以免股部內側皮膚被磨破。運動褲選用柔軟富有伸縮性的原料製成。參加賽車場車賽的運動員可穿連衣褲。運動服任選,但團體賽時,一個隊的運動員應做到服式顏色一致。上衣均不準印製廣告,可印製國家協會字樣;長袖運動服的字樣不超過16厘米,短袖上字樣不超過5厘米。奧運會比賽和世界自行車錦標賽前,各國應將本運動員所穿運動衣的圖案、顏色呈報奧委會競賽委員會或國際自行車聯合會秘書處,半年內不準更改。否則取消比賽資格。
騎行鞋:黑色皮革製成,無後跟,鞋底上安裝卡子,用於連結腳蹬套用;鞋底硬性,以發揮腳踏蹬的力量。參加公路自行車賽的運動員必須著白色襪子,場地賽不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