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展棒球運動的概況
棒球是在上世紀末通過美國來華辦學人員和美、日華僑傳入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五、六十年裏,棒球主要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開展。
新中國成立後,棒球受到重視。首先在軍隊開展,棒球被認為是有一定軍事價值的體育項目,特別是華北軍區,幾乎每個連隊都組有棒球隊,深受戰士的喜愛。為此,在1952年第1屆全軍運動會上,棒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華北軍區獲冠軍,西北軍區獲亞軍。
1956年,國家體委決定開展棒球運動,在北京舉辦了全國六單位棒球表演賽。接著,1957年和1958年分別在沈陽和大連舉辦了全國棒球錦標賽,這大大推動了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展。到1959年在北京舉辦的第1屆全運會達到了高峰,有22個省市和解放軍共23個隊參加了比賽,盛況空前,為我國棒球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此次比賽,分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有八個隊參加了決賽,名次為:北京、解放軍、上海、湖北、河北、江蘇、四川、遼寧。
但是好景不常。隨著1960年經濟困難時期的到來,各省、市、解放軍棒球隊紛紛下馬,直到1974年,沉睡了14年之久的棒球得以恢複。這一年,在西安舉行了全國十單位棒球對抗賽,上海隊獲得冠軍。次年,第3屆全運會在北京舉行,有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吉林、陝西、甘肅、河南、四川、解放軍和台灣等十一個棒球隊參加。經預賽後有七個隊參加了決賽,名次為:天津、上海、北京、解放軍、台灣、甘肅、遼寧。
從此,棒球又呈現出日益興旺的局麵。從1976年起,每年都進行分兩個階段的全國棒球聯賽。同時,棒球的國際交流活動也日益增加。到1979年第4屆全運會,我國棒球又達到高峰。解放軍、天津、四川、陝西、遼寧、台灣、貴州、北京、上海、甘肅、湖南、河南、福建、江蘇等14個隊分別在四川省渡口市和福建省永安市兩個賽區進行了預賽,七個隊取得決賽權。比賽結果,名次為:北京、天津、解放軍、甘肅、上海、陝西、台灣。
第5屆全運會沒有將棒球列為比賽項目,不少省市隊和解放軍隊解散,最後隻剩下北京、天津、上海、陝西、甘肅和陝西等六個隊。這幾年,這七個(後來增加遼寧隊)省市棒球隊一直處於隊員新老交替和艱苦奮鬥的局麵。每年舉辦的聯賽和錦標賽使各隊能繼續為我國棒球的發展和提高作出努力。但是,整個水平畢竟有所下降。1985年1月在澳大利亞的佩思市舉行的亞洲棒球錦標賽中,我國棒球隊8戰8負,以較大比分敗於日本、韓國、中國台北、澳大利亞等棒球隊。
但是,可喜的是,我國少年、兒童棒球卻有了明顯的發展,開展的省市由七、八個增至將近二十個,參加全國比賽的隊數都從不足十個隊增至各十五、十六個隊,特別可喜的是水平大為提高。1985年和1986年,我國兒童棒球隊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少年棒球錦標賽,分別榮獲亞軍和冠軍。緊接著,在1986年9月訪問美國四大城市的比賽中,我國兒童棒球隊均以絕對優勢獲得全勝。這使美、日棒球界為之震動,驚呼中國兒童棒球的飛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