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一般競賽規則(2 / 2)

與此同此,群眾性的羽毛球活動也有所發展。五十年代末,方凱祥、湯仙虎、侯加昌、陳玉娘、梁小牧等一批喜愛羽毛球運動的華僑青年懷著赤子之心相繼回到祖國。同時,從1959~1962年,根據國際羽壇技術發展的情況,我國羽毛球教練們決心擺脫當時國際羽壇那種速度較慢、求穩、側重防守的傳統打法,闖一條以快速和進攻為主要打法的新路,著重加強步法訓練,爭取高的擊球點,同時注意大運動量訓練和培養頑強的拚搏精神。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1963年夏,我國邀請兩屆湯姆斯杯冠軍的印尼羽毛球隊訪華,我國羽毛球健兒十戰六勝。1964年7月,國家體委召開了第1次全國羽毛球訓練工作會議,提出了我國羽毛球“快、狠、準、活”的技術風格,確定了“以我為主,以快為主”的發展方向,並在訓練工作中提出了具體要求。同年11月,中國羽毛球隊回訪印尼,六戰全勝。1965年冬,我國羽毛球隊出訪歐洲的丹麥、瑞典,並於次年邀請丹麥隊訪華,中國隊均獲全勝。這是中國羽毛球隊的全盛時期,外電讚譽中國羽毛球隊為“無冕之王”,並聲稱“隻要中國沒有參加,任何一個冠軍都是不實在的”。1974年~1978年,在第7屆亞運會、第1屆亞洲羽毛球邀請錦標賽和第8屆亞運會上,中國男女隊有勝有負。

1978年夏,在秦皇島恢複了中國羽協,召開了第2次羽毛球訓練工作會議。我國羽毛球界麵臨重整旗鼓,再攀高峰的艱巨任務。1979年底,我國羽壇大膽起用新手,中國隊再顯雄威,香港羽總為中國—印尼之戰舉辦了國際羽毛球友好邀請賽。在團體賽中我男隊以6比3,女隊以5比0雙雙擊敗印尼隊。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羽壇捷報頻傳,出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1980年2月,中國男隊在新加坡以5比4力克包括世界男單、男雙冠軍選手在內的印尼羽毛球隊。這一戰,向世界羽壇表明我國自己培養的年輕一代,已具有躋身世界第一流選手之列的技術水平。

1981年5月,世界羽聯與國際羽聯宣布聯合後,我國羽毛球隊走向了世界體壇,結束了“無冕之王”的時代。同年7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舉行的第1屆世界運動會上,羽毛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了五個單項的比賽。中國獲得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四項冠軍,瑞典和英國聯合獲得混合雙打冠軍。1982年3月,中國羽毛球隊又在全英羽毛球錦標賽中,獲得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兩項冠軍;同年5月,在第12屆湯姆斯杯(國際男子羽毛球團體賽)決賽中,以5∶4戰勝了曾獲7次冠軍的印尼隊,榮獲冠軍稱號。以致於外電不得不承認我國是真正的“羽毛球王國”。

幾年來,我國羽毛球健兒逐鹿國際羽壇,在全英錦標賽、湯姆斯杯賽、尤伯杯賽、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世界杯賽以及係列大獎賽中的年終總決賽,奪得了大量的冠軍,從而為祖贏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