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混亂的根源究竟為何?冥冥中無數俠者踏足江湖,由五湖四海彙聚而來,命運將他們帶到了一切災難的根源之地。
成化二十三年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
弘治元年二月,弘治皇帝正在書房批閱奏折,隻見一個小太監進來稟報:“啟稟皇上,禦馬監左少監郭鏞求見”。
“宣”弘治皇帝一邊批閱這奏折一邊說道。
隻見郭鏞恭敬的進來,拜道:“啟稟皇上,淑女優選已經完成,奴才已經挑選了其中優秀的十名淑女,請皇上挑選,等皇上為先帝守喪期滿後,把選中的立為妃子,為皇家多填後嗣,開枝散葉”。
“嗯,那把淑女們叫進來吧”!
“遵旨”,“宣淑女進殿”郭鏞扯著他那公鴨嗓子洪亮的宣道。
這時隻見一排女子在一個小太監的帶領下緩緩的邁入殿門,平行而立。齊聲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這宛轉柔和的聲音,弘治皇帝也不禁心情舒暢,放下了手中忙碌的筆墨,看向這些女子。
宮內跪拜的女子也紛紛抬頭展示各自迷人的微笑來博取這位年輕帝王的一悅。
“果然個個是人中嬌楚,美貌無比。”弘治皇帝心中不禁暗喜。
目光所到隻見唯一一女子仍舊低著頭,弘治皇帝不禁好奇:“抬起頭來”。
那低頭的少女羞澀的抬起頭,眉毛微皺露出了惶恐的麵容。
“天香國色,連害怕時都是這麼漂亮”弘治皇帝眼光不禁一亮,心中暗道。抬起了手指了指這個女子。
在一旁等待的郭鏞早已會議,低聲吩咐身邊的小太監們帶著落選的淑女紛紛退下,並且關閉了宮門。
這時弘治皇帝走下奏桌來到仍舊跪在地上的女子的身邊,用手緩緩的抬起她的下巴,這時的少女早已經羞得麵紅耳赤更不敢抬頭了……
自古皇宮的密事便是隔牆有耳的。弘治皇帝挑選淑女的事便傳了出來。幾日之後,朝堂之上。弘治皇帝在聽完大臣們的奏報後,正要會意身邊的太監何鼎退朝的時候,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謝遷從大臣中走了出來,叩拜道:“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
“哦?愛卿有何事要奏?”弘治皇帝不得不示意何鼎先行退下,並看向謝遷。
謝遷語氣嚴肅的說:“啟稟皇上,自古皇帝選妃,自然是應當的。但是,先皇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您居喪的草廬還是新的呢,怎麼就談起選妃的事來了?”弘治皇帝雖然被揭短心裏不悅,但是又為朝堂之上有這種正直敢於直諫的大臣感到高興,臉上露出了笑容代替了心中的不悅,並在朝堂之上重重的讚賞了謝遷,並要求其他大臣都能夠像謝遷一樣正直勇敢,勇於直諫,能夠指出皇帝的錯誤,這樣大明江山才能長治久興。
孝宗號稱以孝治天下,曾經定下了為先帝憲宗皇帝守孝三年之製———“三年不鳴鍾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因此,謝遷既有這麼一說,把那位選中的淑女立為妃子的事情就擱置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