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武從入門開始,前三年主要是打磨筋骨,從正式開始練劍至今,已經練了足足7年的長春劍法。
就看忍武手持木劍,劍勢時而大開大合,猶如狂風暴雨,時而密不通風,將一把木劍舞的密不透風,時而劍勢又轉向高遠,猶如遺世獨立的仙人,劍招變化深奧難測,時而又變得古樸木訥,暗含一力降十會之理。如此反複變化數次,最終忽的劍勢一收,漫天劍影消失不見,原來忍武已將著72路長春劍訣重頭到尾又耍了一遍。
“看來這長春劍訣果然是我派無數先輩宗師劍術的結晶啊,沒想到這不起眼的這枯木逢春三路變化中,竟然暗含以化解對手劍勢為己用,最終蓄勢反擊的意味,以前還當時是遇到強手不敵的跑路劍法呢,下次與師兄師姐切磋可要好好印證了。”且說忍武練完這路劍術之後,並不急著歇息,而是仗劍而立,回憶品味此次練劍的得失收獲。正當我們的主人公擺著pose潛心思索之際。忽然後心一涼,身後要害處已經被一把木劍製住。忍武內心一慌,下意識的回頭看去,結果卻把自己的後心撞到了木劍的劍尖之上。“哎呦”,忍武後心吃痛,不禁很沒風度的叫出聲來。
“小武子,你都練武這麼多年了,防備心還是沒有長進,你要是行走江湖啊,還沒出門就得被仇家捅個透心涼。”一個嬌滴滴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轉睛望去原來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這女子正值碧玉年華,乃是二八少女(2*8=16),一雙烏黑透亮的眼睛,一頭秀發紮成雙馬尾,垂在兩肩,一張俏臉精致異常,膚色偏向於棕黃,有著練武之人特有的健康氣息,身著一條翠綠色的女式的練功服,木劍已然被背在了身後,即使是天上的仙女扮作是武林人士,也不能更加亮麗英氣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忍武的小師姐劉雨思。
雨思乃是朝陽峰首座劉遠山的獨女,雖然比忍武年齡稍小,但是確實先於忍武排在父親的門下,習武之人講究先入門為長,因此,忍武雖然年長於雨思,但是在人前卻也得尊稱一聲小師姐了。
“小師姐,這朝陽峰絕頂之上,有的隻是師兄師姐,那有什麼外人能夠闖上岐山派的大門來,況且我自小在山上修煉劍術,怎麼會有仇家。而且父親在世時常教導我,學而不思則罔,我想練劍也是這個道理,每次練劍之後思考得失方能不斷領悟劍術中的精義。。。“
“哎,小武子,你這哪像是個武林中人啊,你若是去讀書科考,定能考個狀元回來,到時後咱們岐山派山門處的牌子,可就的換成是“文武雙絕”了。‘’
“師姐莫要再消遣忍武了,咱們岐山派“武冠西岐”的招牌,可是咱們師祖玉真子以及之後無數前輩宗師用手中的長劍打出來的,忍武何德何能,不敢和先代宗師相提並論。師姐不要在消遣忍武了。”
“哼,說你胖你還喘上了,小武子,娘以經把飯做好了,快去吃飯吧。本來有個好消息要提前告訴你的,沒想到你今天說話這麼討厭,等到吃飯的時候讓爹爹他親自跟你說吧”,說完,雨思頭也不回,就提起輕功縱下山梁,朝著朝陽峰眾弟子的居所奔去了。
忍武望著那遠去的倩影,歎了口氣,會是什麼好消息呢?忍武搖了搖頭,把腦子中不切實際的幻想去除,又實在是想不到會是什麼好消息。此時已至黃昏,遠山銜著夕陽,遠處的幾處房舍錯落點綴在已經有些陰暗樹林之間,四周響著蟲鳴,翠綠色的練功服漸漸隱沒不見。忍武長長的吸了一口氣,背起練武用的木劍,運上氣力,也發足向弟子的居所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