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師兄師姐(1 / 2)

忍武所在的斷崖距居所有十餘裏的山路,忍武奔到弟子的居所用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注,一炷香約合半個時辰,也就是1小時),饒是忍武打小就拜入岐山劍派修煉武功,此時身上也已經是大汗淋漓。

朝陽峰有弟子約100餘人,其中四代弟子大概有30餘人,都是忍武師叔輩的人物,乃是整個朝陽峰乃至岐山派中的中堅力量,忍武這一代年輕一輩的弟子有50餘人,是玉真子以下第五代弟子,五代弟子中年齡大者已經30餘歲,小的卻才隻是十幾歲,乃是岐山派的新生後備力量。還有老一輩的三代弟子10餘人,這些人乃是玉真子祖師徒孫一輩,目前大多不理派中事務,或者雲遊四方,或者歸隱山林,目前處在退休養老的狀態。朝陽峰上還有幾個六代弟子,這些六代弟子大多是門中五代弟子的後代,岐山劍派弟子內部多有同門學藝最後發展到結為俠侶的,這些人的孩子除了拜入岐山派習武之外,沒有什麼多餘的選擇,又不能和父母列為同一代弟子,亂了尊卑長幼之序,因此隻能被列為6代弟子,這些六代弟子大多隻有四五歲大,或許還未記事,就已經成了岐山劍宗子弟。

忍武是朝陽峰的五代弟子,師從朝陽峰首座劉遠山。劉遠山乃是朝陽峰四代弟子第一人,今年已經50餘歲,正值當打之年,20年前將一手朝陽一氣劍練的小成,行走江湖,仗劍行俠,闖下偌大的名堂,江湖人稱“一陽劍俠”,後來三代弟子陸續歸隱,這一陽劍俠就接過朝陽峰首座的位置,管理朝陽峰大小事務,同時收徒傳藝,至今已經有15年。

忍武一口氣從斷崖跑到了朝陽峰弟子的居所,稍稍平複了一下內息,便頷首小步快走進師傅劉遠山的宅院。劉遠山所居住的宅院名曰“養氣閣”,一方麵取養浩然正氣之意,另一方麵暗含劍氣相生的武學道理,乃是曆屆朝陽峰首座的居所。養氣閣乃是一個兩進的小宅院,兩側的廂房乃是劉遠山夫婦以及眾弟子的居所,後院有一座三層高的小閣,底層乃是劉遠山辦公的所在,頂層乃是朝陽峰接待客人,登高觀景之處,至於二樓,乃是一層暗層,雖然從閣外看這一層門窗具備,但是這一層隻起到結構支撐的作用,整個養氣閣內部的空間隻有上下兩層。後廳是劉遠山夫婦即徒弟吃飯的地方,忍武進到後廳,見諸位師兄師姐早已經坐下,隻等他一人,便急忙就近找個位置,低頭拱手道“忍武練劍一時忘了時辰,讓師父以及眾位師兄,師姐久等了。”

“忍武師弟不要客氣,快坐下吃飯,等會師父有好事要告知你。”此時劉遠山也是輕輕點了點頭,忍武這才坐下,心中卻暗自揣摩,不知這好消息到底是什麼,又不敢直勾勾的從師父的臉色上尋找一些蛛絲馬跡,生怕好消息變成了壞消息。

且說這劉遠山門下一共有5大弟子,大師兄王守義,乃是劉遠山早年行俠時收的徒弟,今年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早已經成家立業,搬出養氣閣,另開別院練武收徒,此時並不在現場。二師兄張邇,乃是一條精壯漢子,約二十八九年紀,臉麵剛毅峻奇,太陽穴微微隆起,內功精純乃是師兄弟5人之最,剛才出聲勸忍武坐下吃飯的,正是此人。三師兄李叁,乃是一個白淨少年,約二十歲左右年紀,雖沉默寡言,但是兩眼寒芒四射,整個人的氣勢如一把未出鞘的寶劍,顯然也是身負上乘劍術的劍道高手。四師姐劉雨思,乃是劉遠山的獨女,剛才去斷崖傳喚忍武的正是此女。至於五師弟,當然就是我們的主人公蕭忍武。忍武生的白淨俊俏,不似武林中人,反倒書卷氣更濃一些,身著一身素淨長袍,隻是眉宇間流露出的點點淩厲之氣,顯示我們的主人公也是修有武功在身。

眾人見忍武也已經趕到,便紛紛抬起筷子吃起來。飯菜乃是師娘劉夫人所做,劉夫人早年也是遠近有名的俠女,隻是後來嫁給劉遠山之後,武學也就稀疏了起來,後來劉遠山成為朝陽峰的首座,劉夫人更是收起來了原先俠女的任性,轉而幫助丈夫打理朝陽峰的內內外外。這桌飯菜兩葷兩素,葷菜乃是將一隻山間打來的野兔烹煮了,另有一尾撈自山澗的黃魚,也是切成片,加上些作料,煮成一大碗,兩樣素菜都是山間自種的蔬菜,加上調料精心整治而成,相比於之前整日素食,這頓飯還是好上不止一個檔次的。果真是有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