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些武術術語(3 / 3)

此諺語說的是古人創造的每一種兵器,一定是突出他的一種用途

劍走青,刀走黑

青指“輕捷便利”,交手之時,能幹淨利索地躲閃對手的進攻,謂之“走青”;劍本身輕、短、細、薄,對付粗重兵器,難以硬擋硬架硬格,隻可逢堅避刃,遇隙削剛,仗著身法便利、招法變換取勝。“黑”,是很毒凶猛之意,就是說刀法要狠、要猛。刀本身麵寬而背厚,交手之時,可大劈大砍,硬擋硬架,刀峰過處,如滾瓜切菜。所以說:“刀走黑”。

槍如遊龍,棍似旋風

或作槍如遊龍紮一點,棍似瘋魔打一片。槍紮出去要想令對手捉摸不定,絕不能直來直去,而要槍杆抖顫,猶如一條蜿蜒前進的龍蛇,不僅有直刺的力量,而且有上下左右磕、格、崩、滑的力量,勁力便發揮的淋漓盡致,收效也便顯著。棍,若要招招見功,必須要快,所謂棍起生風,隻有如旋風般劈打抽攔,才有殺傷力。

一身備五弓

太極拳法要領術語。係指身體軀幹猶如一張弓,兩臂兩手為兩張弓,兩腿兩足為兩張弓。身以腰為弓把,尾閭為弓梢,上、下對稱。手弓以肘為弓把,手腕和頸下鎖骨為弓梢,前後對稱。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根圍弓梢,上、下相隨。五弓合一,則內氣潛轉,內勁頓生,勁聚一體,觸之變化莫測,發之則迅捷威猛。

腰入蛇行,步賽粘

蛇行,表示靈活;粘,原指將兩種物體附著在一起,此處作"貼地"解。形容練武時身法要靈活,變換自如,而步法則要低穩,使根基牢固。

拳如流星,眼似電

流星,表示快速;閃電,表示明亮而迅速。意思是:習武時出拳要快速,目光要迅捷而靈敏,及時洞察對方的意圖。

槍紮一條線,棍打一大片

即強調了槍、棍技擊特點的差異。槍有尖,殺傷敵人靠的是槍尖刺紮。棍無尖,殺傷敵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槍紮是直線,棍打是橫片,故有此諺。為發揮槍頭的作用,在練習槍術時,身法富於變化,活動範圍廣,氣勢奔放,並且使腰部用力與上下肢動作協調一致,紮槍平直,力點達到槍尖,準確性要求較高,故形容為\"槍紮一條線\"。棍與槍不同,不靠槍頭打擊對方,多以掄、劈、掃、雲等法為主,大多是橫方向用力,動作幅度較大,一打就是一大片,故稱\"棍打一打片\"。意思主要指槍與棍在技術方法上的不同之處。

出手不見手,拳打人不知

強調武術中速度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比武時,不管是出拳還是擊掌,動作都要快如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擊對手打擊對方。

有意莫帶形,帶行必不贏

意思是:出招進攻時,意圖不能顯露出來。假如進招意圖暴露,就會被對方察覺,這樣,進攻招法就會失靈,以至於失敗。

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

這是練習太極拳的要領之一。貓行,喻動作較靈;抽絲,喻連綿不斷。意思是:練太極拳時,腳的起落、進退要輕巧靈活;臂、腿用力要微微使勁,象春蠶吐絲一樣細長連綿。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

比武時,兩手應象兩扇門一樣,根據來招隨時作格、擋、拔、封等防守動作。與此同時,用腿做踢、彈、踹等動作攻擊對方。

刀如猛虎,劍似飛鳳

刀講究威武勇猛,演練起來如虎添翼,凶狠潑辣。劍則講究輕靈,瀟灑,演練起來,突如蜻蜓點水,突如彩蝶穿花、紅纓繡穗,迎風飄東,就象一隻絢麗的飛鳳。

上虛下實中間靈

上虛,指手上的技擊意圖,不讓對手摸清虛實;下實,指底盤要牢固,交手時陣腳不亂;中間靈,指身法要靈活,可隨意應變。即比武時,要虛實結合,靈活多變,兵不厭詐,見招拆招。

一寸長,一寸強

指用器械或徒手實戰,此時,如果有一方能多爭取一寸之長,就可能先於得手,從而取勝。所以練武時應盡量放大動作幅度以加強攻擊力。比如衝拳時,不但要求沉肩,而且還要求順肩,盡量放出去。

未習拳,先學步

拳,即套路;步,指弓、馬、仆、虛步等。泛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等基本功。這句話強調習武者首先必須學好基本功,不要急急忙忙去練套路;否則根基不深,將來技術水平也難提高。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這是武術的基本要求,也是長期習武的必然結果。氣,泛指人體的內在呼吸,它在武術運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練武時力求氣沉丹田,吞吐自如。筋骨皮,製人體的外表部分,包括肌肉、骨骼、韌帶等,都要堅硬、耐抗、耐磨。既要"內"練,又要"外"練,二者兼備,缺一不可。

大刀看頂手

指握刀時靠近刀盤的那隻持刀手,意思是說評價一個大刀手的水平怎樣,可以隻看他頂手的動作,就可以知道他的功夫怎樣。因為大刀有點特別,大刀的變化,主要靠頂手來體現。

“閃賺騰挪”是中國武術一個非常重要的術語,起源甚早,寓義精深,一起碼被許多傳統武術門派所洞沿用。奇怪的是,在當代官辦武術的一係列權威論著中,這個詞被改成“閃展騰挪”,它成了所謂“長拳”的主要特點之一。這一字之改具有典型意義,值得深究其故。

閃賺,本義是誘騙,是運用自己身體和兵器的變化引動對方,然後乘機施以出其不意攻擊。“賺”字,除了通常的“賺錢”的“賺”之外,另有個誑騙的意思,這在元明戲曲、小說詞語中多有所見。被認為是宋元人臨摹唐代王維的名畫《蕭翼賺蘭亭圖》,此處的“賺”就是騙。元人雜劇有一出戲叫《賺蒯通》,第三折雲:“不想差一使去,果然賺得韓信回朝。”這都是比較有名的例證,讀者可以翻翻《辭海》等工具書。把“閃”和“賺”兩字合並起來,則隻出現在武術中,它具有鮮明的武術術語屬性。至少在明代,這個詞就已經在普遍使用了。在河北、天津的口語中,“賺”字在用為“騙”的同義詞時,往往讀作“鑽”,老百姓往往把騙人叫做“賺(鑽)人”,聽上去很生動、很傳神。

尾閭中正

這是練習太極拳的技術要領之一。尾閭,指骶骨和尾骨處。練習時,要求臀部不偏斜,使骶尾骨始終處於中正位置。

虛領頂勁

這是練習太極拳的技術要領之一。練習時,要求頭向上頂,但頸部肌肉不要僵直,頭部動作應與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轉換協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