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馬雲商道(15)(3 / 3)

2006年3月,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大型經濟類互動節目《贏在中國》開播,馬雲應邀做評委。

馬雲抓住契機,利用央視這個絕對的高端媒體,掌握了高端話語權。在對選手進行點評時,不同的創業計劃全方位調動了馬雲創業十多年中各個時期和各個方麵的積累。他的那些經曆一旦遇到活生生的創業案例,他在點評時就不由得妙語連珠。當然所謂的“妙語連珠”不僅是指語言上的,更多的是指他的點評對於每一個案例的針對性和切實的指導性。他的言論凸現出非凡的企業觀和價值觀,贏得了觀眾的喝彩。當2006年12月份《贏在中國》第一賽季節目錄製結束時,作為首席評委的馬雲徹底征服了現場選手和場內外觀眾。

馬雲以其在鏡頭麵前的精彩表現,獲得了巨大的人氣。借用央視這個高收視率的平台,馬雲分文不花對自己、對阿裏巴巴品牌進行了大力宣傳。阿裏巴巴再次成為萬人關注的焦點。

看來,有這樣精於運作的出色舵手,阿裏巴巴品牌的影響力想消失都實在很難。

當然,值得說明的是,馬雲和阿裏巴巴有今天的影響力,除了其高明的品牌推廣策略起了重要作用外,還有根本的一點,那就是阿裏巴巴是一個真正做實了的企業。不然,隻管瘋狂做“秀”,不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挖掘,不管產品質量的兌現,到頭來也隻是剩下對永遠消失的品牌的回憶。1998年央視黃金廣告段位標王得主“秦池”,20世紀90年代輝煌一時的“三株”就是很好的例子。

61.乘風破浪的阿裏巴巴

隨著互聯網規模迅速膨脹,人們對互聯網的需求與應用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互聯網在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真實的社會,網民已經從單純的瀏覽上升到了休閑娛樂和交友的水平。而馬雲以及他創立的阿裏巴巴都很好地順應了網絡時代發展的潮流。

中國有一句老話:“順勢者昌,逆勢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不管在任何時候,順勢者,順天應人,便可以獲得最大的發展;逆勢者,背水行舟,付出再大的努力也無濟於事。因此,人若要有所成就,必須“順勢而為”。特別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要懂得一切商機的出現,都與社會潮流有著密切關係,如果不關注時代的發展趨勢,左衝右撞甚至是倒行逆施,最終必將一無所獲。在這裏我們不妨先來讀個故事:

從前,山上有一座寺廟,寺廟裏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覺得自己老了,想讓小和尚早日成熟,於是就給小和尚一隻碗,要他到山下端一碗水來。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為擔心水灑出來,因此小心翼翼地緊盯著水上山,生怕灑出了一點。可水還沒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經灑完了,連續試了好多次都是這樣,因此隻好上山如實稟報老和尚。老和尚聽小和尚細說之後告訴小和尚,你上山的時候不要光盯著碗裏的水,不要指望一點水都不灑出來,而最終忽視了你最應關注的路。你隻要用心看路,將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依老和尚的吩咐去做,果然成功地將大半碗水端了回來。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將眼睛放在碗中,就會忽視路的變化,水灑了自然是難免的,結果是什麼也做不成。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眼盯大的方向,而不能一味專注於眼前的風吹草動。

其實,老和尚的這個道理對於今天的創業者來說也是非常有用的。如今就有很多創業者隻能看清眼前的利弊得失,而看不到社會長遠的發展趨勢,最終隻能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