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不過,我感覺我作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之一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們企業有發展,對社會也做一定的貢獻,我們在扶貧事業上做得是不錯的,特別是在這次四川地震災害過程中,盡管我們公司房子也塌了,也有些人死了,同時我們企業也損失了幾千萬,但我們是第一批捐贈的企業,是第一批把我們的物資送到災區的企業,而我們的幹部,我們的員工自發地組織起來,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他們表現得特別優異,我為有這樣一群員工而感到驕傲。
主持人:我們第二個提問是,大哥劉永言,二哥叫劉永行,三哥是劉永美,你是四弟劉永好,這四個人最後一個字湊在一塊兒是“言、行、美、好”,似乎好象家裏對四個兄弟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我特別費解地是四個普通的大學生,怎麼會同時萌發出創業之路,並且走上創業這條道路的?
劉永好:很多人問我,你們幾兄弟叫言行美好,比較革命化、文革化、現代化。是不是後麵改過來的?我說不是我們自己定的,是父母定的,早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定下來了。我不知道,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妹妹叫紅,叫言行美好紅。可能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比較高,希望我們會說話,會做事,心靈美,做得好。大概是這樣的吧(笑)。
主持人:今年是改革開放的十周年,作為這個偉大時刻的標誌性人物,您和希望集團能夠在風雲變幻的改革大潮中屹立至今原因,使得到很多企業家進行了思考,因為您自己也曾經感歎過,現在回頭看看,80年代曾跟您一起開會的企業家朋友們,到現在剩下的已經是為數不多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您是親曆者,也是參與者,請您回想總結一下,改革開放這30年,您最大的得和失各是什麼?
劉永好:有時候我也在想,這30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們人民生活的水準提高得有多快,我們早期的這些企業人,尤其是早期下海的這些企業人,現在健在的也不是很多了,我經常到北京開會,總會發現隔一段時間少了一兩個人,隔一段時間少一兩個人,說明社會進步了,也有一些非常年輕新人,有一些企業起來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社會進步,這是應該的。但另一方麵也說明了,商場是比較險惡的,稍微走錯了一腳就有可能倒下去,而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這30年來,我感到慶幸的是沒有摔過大的腳,但也摔過跤,摔得不是特別疼,還沒傷筋骨。回顧過去三十年,感慨特別得深,有人問,為什麼人家都倒下去,而且倒下去傷了身骨,爬不起來,你為什麼還要站起來,往前走。
劉永好:我在想,第一,我們從事的產業是農牧業,而農牧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得到社會認同的,是大家都關心的、幫助的一個產業。而這個產業稅收比較低,很多稅收是沒有的,所以就不太可能存在偷稅漏稅方麵的問題。另外,做這個產業比較難,利潤率不太高,所以,必須要求我們紮紮實實地做,認認真真地做,腳踏實地地做,要求我們要去拚,要去博,養成了我們做事嚴謹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對我們的員工久而久之形成了能拚、能博、能腳踏實地做事,我們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
劉永好:另外,國家、社會、政府對我們的農產業挺支持的,特別是這幾年,國家一號文件都提出重點支持“三農”,這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優勢,我們所從事的行業雖然利潤比較低,但風險小,第二,我們比較勤奮,比較實在,比較腳踏實地,很少去冒大的風險。像炒股票,不是炒股票不好,但我們很少去炒股票,不贏大利,也不會承受重大虧損的心理負擔。第三,我認為所有的企業家都一樣,要有很好的心態,我心態很好,我吃飯吃得很香,睡覺睡得也很好。
主持人:看出來了,您現在還顯得特別年輕,不像57歲了。
劉永好:我57歲了嗎?27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