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愛國與守法(1)(3 / 3)

有著強烈愛國心的徐老,耳聞目睹這些"國恥",義憤填膺。一天徐老給修業學校的學生作講演。當講到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洋教士為非作歹,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人慘遭殺害的時候,徐老泣不成聲。他號召青年一代,要"把救國的擔子擔起來",激勵熱血兒女,"義之所在,雖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說完,他立即跑進廚房,取了一把菜刀,當場斷掉自己左手的一節手指,並用斷指書寫了八個大字:"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這一愛國壯舉,使在場的青年學生熱血沸騰,愛國主義烈火熊熊燃起。

九、激情譜國歌

1935年,田漢應邀寫了一個電影劇本,名為《風雲兒女》,並創作了主題歌詞《義勇軍進行曲》。不久,他就被捕了。後由夏衍將故事梗概寫成了電影分場劇本。因聶耳(1912—1935)當時準備去日本,知道了《風雲兒女》有一首主題歌時,就主動來找夏衍搶"任務",說這首歌一定要讓他譜曲,讓他來幹!夏衍和大家都非常高興。聶耳拿到劇本的主題歌後,曾和導演討論過,但沒有譜曲就到日本了。聶耳到日本後,他反複吟誦歌詞,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創作,他把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對敵人的切齒仇恨,全部傾注於跳動的音符和昂揚的旋律之中,使歌曲的基調和諧、高昂,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全曲鏗鏘有力,渾然一體。前奏曲像響亮的軍號,首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音調立即推向高潮,令人振奮。然後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一句,特別是"中華民族"四個字,用了堅定的節奏,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凜然正氣和不可屈服。在"到了"兩個字後又突然用休止符切住,造成十分緊張的感覺,使"最危險的時候"得到了強調和突出。最後,"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音樂斬釘截鐵,充滿力量,猶如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的戰鬥步伐,鐵流滾滾,勢不可擋。

聶耳將歌曲譜好後寄回上海,隨著電影《風雲兒女》的放映,這首歌在抗日救國運動的熱潮中,迅速傳遍祖國的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在人們的心中產生強烈的震撼。它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對內團結一致,奮發拚搏,不屈不撓的堅強決心,成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新中國成立後被定為國歌。

十、獄中繡紅旗

1949年10月1日,當轟隆隆的禮炮聲在天安門前震響的時候,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隨後他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麵國旗。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天空高高飄揚,宣告著中國從此擺脫了被人奴役、侮辱的曆史,開啟了一個新紀元。

就在人們歡呼喜慶的時候,西南重慶還沒有解放,那裏仍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位於歌樂山"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還關押著200多名共產黨人和革命誌士。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身經殘酷的折磨,麵對死亡的威脅,義無反顧,大義凜然,表現了堅貞不屈、鬥爭到底的革命精神。

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獄中,難友們群情激動,歡欣鼓舞"啊,首都北京!啊,五星紅旗!"以江竹筠(1920—1949人們稱她江姐)為首的難友們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我們也做一麵紅旗吧!"江姐也說:"把我們那麵紅旗拿出來,做成五星紅旗!"一床紅綢被麵被找了出來,這是一名難友留下來的,殘留著彈孔,染透斑斑血跡的紅旗,被珍藏在舊棉絮裏,在她臨危時竟沒有來得及交給自己的戰友,而是過了好久以後,人們才從她的遺物中找出來的。大家找來了針線,沒有黃布,就用草紙剪了幾個五角星,製作了一麵紅旗。

紅旗映照著勝利。當江姐和戰友們準備等到重慶解放那天,打著五星紅旗衝出牢門,看望他們為之奮鬥的新中國的時候,他們卻災難降臨。就在勝利的黎明前夜,他們含恨飲彈,用生命的熱血把五星紅旗浸染得格外鮮豔!

十一、舍身為國

戰鬥英雄董存瑞(1929—1948)是河北省懷來縣人,1945年參軍,多次立功受獎。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縣城的戰鬥中,他被選為爆破組長,帶領戰友一連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和5個碉堡,打開了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當連隊逼近學校圍牆時,突然從圍牆外旱河上的敵人橋形暗堡裏噴出了六條火舌,攔住了前進的道路。有幾個戰士前去爆破,述未接近暗堡,就犧牲了。董存瑞看到這些,就向連首長請求爆破暗堡。指導員說:"你已經炸掉幾個碉堡了,這個任務還是派別人去吧。"董存瑞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是隻炸幾個碉堡,是要解放全中國,一定讓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