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前進,故鄉在前進。黨中央三中全會以來的好政策,使魯西大地改變了麵貌,真像人們說的,翻身了,崛起了。我張海迪無論如何也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依依送別了鄉親之後,玲玲握緊拳頭,默默地發出了這樣的誓言。可是,她的病太重了,她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當鄉親們走後不久,就又陷入了半昏迷狀態。
五天之後,姑娘徹底醒過來了。過去,她太疲勞了,太辛苦了,昏迷了五天權當舒舒服服地睡了五天。她總算有了幾天空閑,對於整天忙碌得沒功夫喘氣的她,哪怕在死神的門檻上喘幾口氣,都是可貴的,都是千金難買的休息啊!她仔細地端詳了床邊的媽媽和妹妹,周圍的叔叔、阿姨和夥伴們,她完全意識到自己是又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她又看到了瓶裏的花,案上的書,畫框裏的大海。現在,她完全放心地明白了:死神又一次把自己送了回來。
她掙紮著想坐起來,但感到全身到處都在痛。她讓妹妹把她抱起來,墊一床被子掖在自己身後。她又讓妹妹給她洗了臉,梳了頭,自己要過牙刷,刷了刷牙。頓時,她覺得頭腦清醒多了。她扭頭發現右邊的鋼絲床上放著許多搶救她的藥品,不禁嚇了一跳,因為她知道那裏麵有對大腦起抑製作用的冬眠靈之類。她真怕自己的腦子被這些東西破壞了。如果真的那樣,她就會完了,以後什麼東西也學不會了,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她迫不及待地跟妹妹要來了紙和筆,呀,手有些顫抖,不過字還是寫成了:“生命之樹長青!”
“噢!沒問題!”她舒心地笑了笑。
她還要試驗一下自己的延時記憶力,於是記住了十六個日語單詞。第二天一早,當她醒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想起昨天記下的十六個單詞,她把它們一一地在腦海裏過了一遍,竟然一個沒有忘。
“OK!OK!我勝利了!”玲玲情不自禁地呼出聲來。她想,隻要手和腦,依然如故,這就具備了繼續學習的條件,這就保留了繼續為人民服務的本錢!
玲玲的病體尚未康複,就急切切地坐上了輪椅。“春光一刻千金價”。有多少事等著玲玲去做呀!她知道,在埋葬著她的胎衣的土地上,勞作著辛勤善良的十億人民,他們曾用血、用火、用汗,喂養了曆史,喂養了未來,喂養了文明,喂養了勝利,她即使用千倍萬倍的熱情去工作,也難報答人民的恩情於萬一。病倒的時候,她的工作台上放著兩架收音機待修。應該給師傅寫一封信,讓他趕快轉給別人,不能超過和顧客約定的修畢時間;吳大娘的針灸,中斷了療程,眼下自己不能登門治療了,應寫個紙條給她,讓她孫女推她來自己的住屋裏繼續醫治;小華後天是生日,作為朋友,應該祝賀一番,自己不能去了,得托妹妹快把那盒大白兔奶掂送給她;她正在翻譯的那本英文版的《世界狗類百科全書》,尚有幾章沒譯完,應該盡快地去完成;她要繼續學習世界語、日語和德語;她要有求必應地接待求醫的病人;更重要的,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工人了,請假時間不能過長,應該趕快去上班……
憑著豐富的醫學知識,玲玲認定,她的生命要比一般人短促得多。但她不懼怕死亡,也不想及時行樂,隻盼望能把一天當成兩天用。從早晨六點鍾她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晚上十二點睡覺,算算是十八個小時。她覺得胸中像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燃燒,她認為空過一天是有罪的。
玲玲曾向夥伴們說:“我現在什麼也不歎息,隻歎息時間老人對自己太吝嗇了,對我來說,時間就是成果,時間就是生命的價值。如果時間可以倒退的話,我將不惜重金買回那些白白耗掉的光陰。”
她在此時的日記中寫道:“如果真快要死了,並不可怕,遺憾的是所做的一切太少了。我想起保爾的一段話: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用你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
大病初愈的姑娘張海迪就是這樣工作著,學習著,生活著。有人說,“厄運所產生的德性是堅韌”,奇跡就在堅韌的玲玲身上出現;有人說:“逆境是通往成就的大道”,玲玲正是在逆境中,向著光輝的理想迅跑;有人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玲玲就是在這所特殊的大學裏磨煉成才。我們說。“玲玲是萬綠叢中一朵爭芳鬥豔的花朵”,這花朵隻有開放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沃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