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為爭鋒節外生枝,使手段氣煞老雷(3)(1 / 3)

周幼軍居然對劉二林沒有一點“表示”。劉二林不高興了。我把招投標這麼肥的差事交給了你,憑什麼?你難道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外星人?多了你害怕,少一點行不行?怎麼就根毛兒不拔呢?

周幼軍還真的根毛兒不拔了。周幼軍大學畢業以後來到旅遊局工作,一直跟在雷金橋身邊,雷金橋的所作所為,讓周幼軍耳濡目染,感覺做人就得這麼做,做事也就得這麼做。在周幼軍眼裏,雷金橋可以和機關的處室進行小小不言的禮尚往來,而對社會,對施工單位就從來沒弄過貓子狗子的事。雷金橋曾經說過要防止對方倒打一耙、反咬一口的話。又因為先送禮後舉報的事屢屢發生,所以,現在周幼軍在接手一係列涉及資金的問題的時候,就釘是釘鉚是鉚,一絲不苟。於是又出現“水清不養魚”的情況。一個月下來,劉二林對周幼軍相當不滿。他在找借口找機會準備隨時整治周幼軍。

在這個時候,雷金橋出院了。醫生讓他回家靜養。本來,他的心態已經漸漸平和,可是當他給處裏打電話詢問工作的時候,周幼軍告訴他,二處已經走馬換將了,劉二林來做處長了,而且工作已經大張旗鼓地展開了。雷金橋就坐不住了。他打車來到局機關,找到了書記,氣哼哼地質問書記為什麼要做這種安排,自己是一時生病住院了,可自己得的並不是要死人的病,是可以好的,出院以後就要繼續工作,怎麼能把自己擱置起來呢?

書記一聽這話,臉上就笑了。說:“天啊,你還非等死了人再讓我們重新安排嗎?我們作為局黨委,既要使用人才還要愛護人才不是?我們能把人才往死裏使喚嗎?給你調換一下工作難道不應該嗎?”

雷金橋臉色非常難看,嘴裏訥訥地說不出話來。也許書記害怕雷金橋會再次發病,便許諾說,局黨委近日再研究一次,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置。雷金橋這才滿意地離開。過了兩天,局黨委真的給雷金橋安排了。局裏成立了一個“狼山開發監督小組”,餘有轍任組長,雷金橋任副組長,還有監察室、審計處的幾個幹部。

過來人都知道,這種小組近似閑職,雷金橋既有了事情做,又不會很累,非常適合他養病。但他天生不會休息,按餘有轍的話說,叫做“不知道死”。他竟然要了車親自跑到狼山去看工地了。八卦村對麵的一排房子,設計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大問題,而山上情況就不一樣了。山上地形地貌非常複雜,現在周幼軍等幾個人設計的方案有很多不盡合理之處,因為周幼軍畢竟年輕,經驗少,而劉二林又是個外行,把不了這個關。於是,雷金橋就對周幼軍的方案提出了批評和諸多急需修改之處。周幼軍對雷金橋曆來是言聽計從的,所以,現在就想按照雷金橋的意見修稿方案。但劉二林得知以後就不高興了。

劉二林對雷金橋說:“已經形成的方案就不要改了,改方案的結果是改預算,改預算的結果是錢不夠用。現在市政府已經把錢數上限卡死了。誰不願意把事情辦得更漂亮一點?可是,資金有限啊!”

雷金橋說:“改方案不一定增加投資,咱們可以釘是釘鉚是鉚地重新磕一遍。”他說的“磕”,就是一筆一筆地算細賬,這和年輕人說的口頭禪“死磕”是一回事。

劉二林怎麼敢死磕,那一磕不是把能夠擠出的“留利”給磕沒了嗎?所以,劉二林趕緊給餘有轍打電話,說雷金橋這個“副組長”在工地亂攪乎,竟想修改方案。這不是要把整個工程都攪乎停了嗎?而且,攪乎的結果必然是增加費用增大投資。本來市政府給的錢就不多,讓雷金橋這麼一攪乎,我們的資金就缺口更大了。您說,這事怎麼辦?

餘有轍對這個工程能不能擠出那“兩個”百分之十是非常關注、謹記在心的,怎麼會容忍別人擅加破壞?但以什麼理由阻止雷金橋的行動呢?餘有轍實在想不出辦法,就問劉二林有什麼招兒。劉二林便想到了堂弟劉一手。世界上還有劉一手幹不了的事嗎?於是,他告訴餘有轍:“您隻要下命令,我就有轍。”

餘有轍是既想整治雷金橋而又不願意落把柄的,便說:“不是我要下什麼命令,是實際工作迫使你們這麼做,對不對?你們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知道這件事便是。”於是,先把自己撇清了。